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经营战略
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6-12-21 点击次数:2123 来源:本站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昭示全世界:“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研究型医院的创立,重要初衷就是通过对先进理念、技术、管理和文化等一系列优质资源的集约创新、互补共享,带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迈向国际先进水平,这个创建的高起点、大思路、新视野,与建设“一带一路”的决策和路径是相符合的。因此,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发挥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构建区域型医联体,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个探讨。

 
  一、站在把握国内国外两个大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清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使命担当
 
  当今时代,生命科学成为世界科技革命的优先领域和战略重点,牵引和推动着医学进步。科学家们已成功破解人类基因密码,并开始再造生命。中国学者的科学研究在世界上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我国科技创新已从跟跑向并跑领跑递进,科技论文位居世界第2位,高被引论文居世界第4位。近14亿的第一人口大国,正在为破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世界性难题探索创新,全面推行“三医”联动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践,有助于造福人口占全球63%的“一带一路”。我国近邻的中亚,地处欧亚交通咽喉,是推进“一带一路”的优先战略方向,也是我们走出去服务的重点地区。延续历史的传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凸显我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现代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提升我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地位和良好形象,是研究型医院责无旁贷的使命担当,更是大有作为的历史机遇。
 
  在“一带一路”构建区域型医疗卫生辐射平台,研究型医院具有深厚历史传承的积淀。可概括为“三个具有”:一是具有新中国全方位开展50多年援外医疗服务、遍布60余个国家的实践探索。2015年,中国在50个国家派有援外医疗队,1200余名医疗队员分布在100多个医疗点,全国27个省(区、市)综合性或研究型医院承担着派遣援外医疗队任务。二是具有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医学应急救援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中,我派出的以10余家研究型医院为主的专家队伍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彰显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责任感,赢得了国际广泛赞誉。三是具有古丝绸之路医药贸易的深厚历史渊源。中医药作为我国国粹,也是研究型医院的骨干学科体系,早在秦汉时期就随丝绸之路延伸,维医、蒙医、藏医与印度医学、波斯医学等也逐渐交汇融合。
 
  在“一带一路”构建区域型医疗卫生辐射平台,研究型医院理应彰显走在前列的担当。可概括为“四个事关”:
 
  一是事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带一路”是打造各国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发展战略,健康中国建设是服务“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和有力保障。研究型医院是维护终身健康的核心主体、全民健康的龙头力量、公共健康的重要支柱,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服务,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
 
  二是事关维护国家利益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具有丰富的天然原材料和广阔的医药市场,通过开展合作交流,可在增进互信同时,吸收各国优势资源更好地用于自身发展。
 
  三是事关增进沿线人民福祉。通过加强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在艾滋病、疟疾、登革热、鼠疫、禽流感、流感和结核病等防控合作,加强与中亚国家在包虫病、鼠疫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合作,与西亚国家开展脊髓灰质炎消除的合作,可以构建起沿线人民健康的坚强护盾。
 
  四是事关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截至2015年,我国先后有千余名援外医疗队员获得所在国颁发的各种荣誉,50多名优秀医疗队员牺牲在援外医疗岗位上,他们为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无私付出,生动阐释了研究型医院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文化。
 
  在“一带一路”构建区域型医疗卫生辐射平台,研究型医院必将凸显无可替代的作为。“一带一路”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44亿,不发达国家占多数,健康需求巨大。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势将造就一体两利、强带拓路新格局。可概括为“三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打造丝路国家医学共同体,助力一带一路“走得快”;二是有利于打造沿线国家普惠健康链,助力一带一路“走得远”;三是有利于打造中医药产业文化园,助力一带一路“走得好”。
 
  二、探索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方法路径,着力实施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五大工程”
 
  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突破口,重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以区域型辐射平台带动全域性卫生合作的推进,以双向双赢、互学互鉴打造“健康丝路”新模式。重点打造五大工程。
 
  第一个工程:医疗卫生合作基础工程。卫生合作以差异化和互补性为前提,涵盖卫生援助及先进经验和优势技术的借鉴引进。
 
  一是注重供需两侧精准对接。这是医疗卫生“走出去”、“引进来”的关键。“一带一路”沿线国卫生发展很不均衡,各自又有技术特色和独特经验。以每万人口中医务人员数量和医院床位数比较,2005—2010年,南亚的阿富汗、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的越南、中东欧的捷克差别很大。同时,各国卫生体制和政策有共性也有特性。以中亚5国为例,管理体制均由中央政府统一组织、管理和运作,有等级分明、分工明确的二级或三级卫生服务提供体系,预防免疫机制较为完善,床位数量和医护比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各国具体情况和改革措施却不同。医疗卫生合作首先要对接需求,因国施策。包虫病是中亚各国面临的难题,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依托“新疆20年十大科技成果”包虫病防治的技术优势,向该地区拓展,防诊治范围已延伸到了哈萨克斯坦。丝路沿线国塞尔维亚心脏诊疗技术在欧洲处于领先水平,2015年,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与塞尔维亚专家团队合作创建心脏医疗平台,开启中国与塞尔维亚的高端卫生合作,合作平台辐射带动了与宁夏医科大学的合作,并将合作领域拓展到更大空间。
 
  二是注重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这是决定合作质量的着重点,卫生援助的发力点,提升自我的机遇点。通过“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研究型医院的先进理念、模式、技术和成果将与沿线国得以交流融合。同时,有助于研究型医院集各国所长,融合不同的防诊治手段和策略,在学习互鉴中进一步提升服务“一带一路”的技术水准。研究型医院应紧盯沿线国的卫生需求和技术优势,分析自身的特色领域和技术短板,拟定需求清单和技术清单,形成技术双向流动、互补互助的发展模式。比如,学会理事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联合中国电信和华为公司,建立了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远程会诊中心,集成优质专家资源、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疗联合体模式,开展远程专家会诊、查房、手术指导、互动式远程教育、学科合作等服务,带动中亚国家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
 
  三是注重培养骨干人才队伍。这是合作可持续的基础,是“一带一路”长期性战略任务。研究型医院已经具有的学科和人才培养模式,及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验,将惠及沿线国,形成学科、人才、技术同步发展的良好格局。新疆正在建设的“一带一路”医疗服务中心,以专业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为重点任务,每年招收来自中亚、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取得的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已获得巴基斯坦、阿联酋等28个国家的认证。广西医科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与东盟国家医学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培训活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变“输血”为“造血”,形成“扎下根”的医疗援助与合作能力。
 
  第二个工程: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程。世界疾病防控的重难点,是重大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
 
  一是立足重大传染疾病防治。人类发展史即是与疾病抗争的历史,阿兹特克文明的毁灭源于来自欧洲的传染病;中世纪起源于中亚暴发于欧洲的黑死病影响了欧洲文明的发展方向。WHO统计显示,全球约25亿人面临感染登革热的危险;世界49个鼠疫自然疫源地国家中,东南亚地区占比最高;中亚地区的布鲁氏菌病、包虫病高发。研究型医院在病原体综合监测能力、传染病传播环节的控制能力和重症、疑难病例的诊治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我国艾滋病治疗覆盖率已经达到85%以上,结核的患病率10年来下降超过60%。研究型医院应根据沿线国重大传染病防控需求,确定主攻方向和目标,发挥攻克疑难重症的技术优势、转化医学的机制优势、学科人才的资源优势、疾病防控的经验优势,构建起面向沿线国重大传染病防控的综合网络。
 
  二是立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尤其是新发传染病的威胁不断增大。《国际卫生条例》颁布以来,WHO已经发布4次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频率越来越高。“一带一路”线长、国家多、贸易往来频繁,突发卫生事件暴发可能性更大。研究型医院在应对SARS疫情、甲型H1N1流感、人感染H7N9病毒等突发疫情中得到实战检验;在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中,监测检验、科研攻关、医疗救护、传染源隔离、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能力赢得了国际同行认可,经验、能力和技术成为研究型医院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最大优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型医院应将思路从“基于威胁”向“基于能力”的方向转变,建强综合学科,瞄准技术前沿,加强技术、装备和人才储备,形成“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能力体系。
 
  三是立足联防联控联训抓手。这是我国在应对血吸虫、SARS等重大传染病疫情取得的宝贵经验。我们要按国家卫计委关于推进“一带一路”《实施方案》,逐步建立与周边及沿线国家的常见和突发急性传染病信息沟通机制,强化与周边国家的传染病跨境联防联控机制。目前,中亚地区传染病联防联控机制合作等项目已经成功开展,研究型医院应当继续发挥其中坚作用。
 
  第三个工程:常态合作机制枢纽工程。常态合作要有顺畅可靠机制作为前提。
 
  一是借力高层平台合作机制。借力高层平台唱好卫生合作的大戏是基本思路,研究型医院是卫生合作大戏的主角。“一带一路”已形成成熟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及论坛,卫生交流合作已经借力与沿线国家签署多个卫生合作协议,“丝绸之路卫生合作论坛”“中阿卫生合作论坛”“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中国—东盟卫生合作论坛”已持续产生广泛影响。研究型医院学会已成立了50个分会、专委会,有300多家三甲医院加盟。学会应在“一带一路”高层合作机制中积极建言献策,在卫生合作政策制定中发挥智囊的作用,争取话语权,提升影响力。
 
  二是构建以我为主融合机制。研究型医院“走出去”重在融合,融合的关键是要形成以我为主、主动适应的机制,才能“走进去”。研究型医院要立足技术优势主动适应需求,立足学科和人才特色彰显作用。学会和会员单位通过加强“一带一路”的理论探索和研究,将服务“一带一路”的理念和认识纳入研究型医院的理论体系,丰富研究型医院的理论内涵,以指导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实践。通过在实践探索中拓展创新方向、扩大成果转化路径、调整评价标准体系、深化创建模式,契合“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研究型医院学会和理论创新分会,正在展开的“一带一路”系列研究和论坛,就是探索以我为主融合机制的举措。
 
  三是拓宽合作论坛互动机制。合作论坛是互动交流的坚实支点。研究型医院通过充分利用国家卫计委及地方政府创建的论坛,拓宽与沿线国的互动合作,形成“双向车道”的平等、互利合作态势。在今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卫生部长论坛”上,由理论创新分会副会长单位,浙大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的我国34家医院与中东欧13家医院组成医院合作联盟,在学术交流、技术合作、质量评估和医疗旅游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深化了互动机制,奠定了深度持久合作的基础。
 
  第四个工程:传统民族医药特色工程。
 
  一是主动融入中医中药发展规划。中医药是服务“一带一路”的一大特色。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让中医拔罐蹿红里约的菲尔普斯等名星身上的“紫印”,都扩大了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为中医药面向“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提供难得机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中医药“一带一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签订的近百个合作协议中绝大多数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研究型医院应借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平台构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标准建设、健康旅游、政策咨询等方面融入规划,成为不可或缺的依靠。
 
  二是强力推进传统特色医药融合。我国传统民族医药是凝聚不同医药技术和文化的完整体系。研究型医院通过积极推动中医药与维医药、回医药、藏医药、蒙医药之间的合作,开展多层次学术、技术交流,合力推进传统特色医药造福沿线国。2015年中阿博览会期间,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牵头的近20家大型医疗机构,与阿盟相关国家医疗机构组建“中阿医疗健康合作发展联盟”,旨在实现中医药与阿拉伯医学在健康丝路上一体融合。
 
  三是持续加强传统医药标准建设。传统医药标准规范决定了推广应用的影响力。为推动传统医药在“一带一路”国家的传播和发展,研究型医院学会应主动作为,组织力量拟制特色医药标准规范,研究拟制“一带一路”传统医药发展的实用性标准,整合标准资源,提高可及性。
 
  第五个工程:研究型医院文化传播工程。
 
  “一带一路”沿线多种文明、上百种语言并存,文化交流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通心工程。
 
  一是凝练研究型医院理念文化内核。研究型医院理念是医学与文化融合的结晶,其核心是引领精神和普惠理念。引领精神体现在以科学研究为动力,持续产生、应用和传播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在自主创新中形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于一体的发展模式。普惠理念与以人为本的医学思想相统一,与打造“健康丝路”相契合。通过与时俱进地凝练研究型医院理念的文化内核,建设自身的逻辑,并形成双向互动、双向沟通的格局,传播我研究型医院的特色文化,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二是绘制研究型医院文化传播蓝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注重顶层设计,绘制研究型医院文化传播的总体目标、原则和任务,形成路线图、实施方案,使研究型医院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落地生根、发展壮大。
 
  三是畅通研究型医院理念传播渠道。利用已经形成的双边和多边机制、卫生合作论坛、各种合作项目,通过学会、分会、理事单位和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把行动作为传播研究型医院理念最好的方式,把服务“一带一路”、造福广大民众作为研究型医院理念最有效的传播途径。
 
  三、着眼构建区域型医疗卫生辐射平台,做实用好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四个支点”
 
  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要在习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指导下,联合国内外同行,发挥各方社会团体的力量和资源优势,加速构建区域型医疗卫生辐射平台,确保有序展开、有力推进、有效落实。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理论支点。“五大发展理念”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更是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战略指针。刚才,秦银河名誉会长的讲话特别强调,要率先把创建活动向“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发力,创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医院发展模式。在服务“一带一路”中,首先以创新理念强化服务组织,可考虑设立由国家部委主导主责、军队和地方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协调沟通、各分会和专委会参与服务,官民并举的领导机制,统筹抓好服务“一带一路”工作。同时,以协调理念完善服务政策,绿色理念改善服务环境,开放理念拓展服务合作,共享理念盘活服务资源。
 
  以“互联网+医疗”为技术支点。信息技术与医学科技的强强联合,是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常态化、高效化的快速通道。重点是搭建“三个平台”:一是政务信息综合平台,联通“一带一路”沿线国主管部门,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供在线政策解读、高层对接、项目咨询、招投标等适时服务。二是医疗卫生服务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提供医疗器械、医药物资、专业技术等方面全方位服务。三是文化宣传交流平台,通过借助国际互联网及各种媒体,开通文化、政策、知识等专栏,利用国际合作论坛、学术交流、高层互访等契机进行宣传造势,让更多人了解中医药文化、了解研究型医院。
 
  以“区位优势+典型示范”为拓展支点。新疆是古丝绸之路交汇地,也是亚欧经济圈的关节点,周边有8个国家和17个陆路开放口岸,建设新疆医疗服务中心是先行范式。2003年以来,咨询诊疗的外籍人数保持30%的年均增速,外籍患者就医逐年增加。充分依托新疆特有区位优势,借力克拉玛依论坛,按照国家卫计委和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以这次高峰论坛为新起点,从8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实践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模式路径,努力打造健康丝路的品牌医疗服务中心。
 
  以“资源整合+融资共享”为保障支点。资源的获取、融资的途径,是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的基础条件。习总书记承诺,“2020年前我支持发展中国家建100所医院和诊所”。学会应协调整合力量,主动承接任务,争取专项资助,并联合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设立相关基金,为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提供财力支撑。
 
  依托“一带一路”的自然点线面,实施“五大工程”,筑牢“四个支点”,必将产生覆盖效应、拉动效应、拓展效应表明,研究型医院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就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过程,就是构建区域型医疗卫生辐射平台的过程,就是实现习总书记打造健康丝路的过程。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