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逸仙纪念医院已有百年历史(177年历史),执掌这样的名院压力大吗?
沈慧勇院长:压力大。一个是生存,另外一个是发展。生存,因为现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很激烈。从行业内部来看,各医院都在发展,以广州市为例,大的医院较集中,常规的医学诊疗技术在各医院都能开展,彼此之间相差不大,如果没有一些独到的具备竞争力的技术,在市场面前也难上位。从社会需求来看,医疗服务成为一个综合体,患者就医不仅看技术还要重服务,没有好的就医环境,没有好的医疗服务,患者不愿意来,医院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记者:孙逸仙纪念医院这么资深的品牌医院也会受到影响吗?
沈慧勇院长:会的。尤其在广州,现在有很多民营医院靠广告招来大量外地病源,这些患者对名医院的品牌不太熟悉,再加上名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让他们望而生畏,所以很多人选择广告响服务好的民营医院。这就给我们这样的大医院带来潜在的压力。
记者:“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品牌背后有太多的第一,第一例眼疾手术、第一例卵巢切除术、第一例膀胱取石术、第一例乙醚麻醉术、第一例氯仿麻醉术、第一例病理解剖术……,这么多的“第一”代表着辉煌的历史,在当下,孙逸仙纪念医院在学科建设上有哪些规划?
沈慧勇院长:学科建设是医院,尤其是教学医院永恒的话题。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才队伍的建设。学科建设无外乎有标志性的科研基金,大的科研项目,高质量的学术文章,还有标志性的手术,这些都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记者:科研基金的应用如何提高产出,保证运行效果?
沈慧勇院长:前些年拿到国家自然基金的数量少,也很难拿,拿到以后医院像宝贝一样,百分百配套下发。我们这届班子上来以后,反思了一下这几年我们医院拿到国家自然基金的重大课题,最后产出怎么样?很多课题最初基金申请得很多,但过程监管不到位,最后的成果不理想。所以我们决定改革,对于国家自然基金的管理实行“过程管理”,首先是给付30%,一年之后请一些院外的专家评审课题运行的效果,评审通过再给付50%。如果发现没做什么,就不会再给接下来的配套了。如果发现执行得好,有高质量的研究文章产出,钱不够医院还会追加经费。
沈慧勇院长:我在想,医院像一架飞机,医生是驾驶员,院领导是机长,护士就是空姐,行政后勤就是地勤人员。我们可以想一下,正常的飞机运行看不出来地勤保障多重要,但是一旦出了问题,连跑道都没法上别说上天飞行了。医院也同样,如果突然停电,整个医院都要瘫痪,所以医院的后勤保障很重要。
机长是整个飞机的核心,负责处理大事。医生是驾驶员,他直接驾驭操控着飞机,往哪个方向飞,飞快还是飞慢。
地勤、空姐、驾驶员、机长,你说哪一个最重要?我认为是驾驶员。试想,如果在飞行过程中,突然哪一个空姐晕倒了,乘客可能观望一下,看电视的继续看电视,打嗑睡的继续打嗑睡。如果机长晕倒了,我估计大家会乱一下,但也许还有人继续睡觉。但如果说驾驶员晕倒了,我估计全体乘客都不敢睡觉了。
我这个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我对医院的理解就是这样。医院的核心是医生,是一些品牌医生、知名教授。医院首先是医疗工作,它是医院生存的基础,让医院生存下去,最重要的就是拥有高超飞行技术、水平过硬的驾驶员。
记者:以您这个比喻分析一下,地勤人员会抱怨:你们机长、驾驶员都拿着高薪,享受高待遇,坐在受人敬仰的位置上,多风光,我们做地勤的多辛苦,风里来雨里去的。而驾驶员有时也有抱怨,你们做地勤的老是服务不好,老是不能及时保养,耽误飞机准时起飞,害得我们被乘客投诉。您怎么处理这两方面的关系?
沈慧勇院长:我觉得首先是一个定位,医院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这个小社会里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光是行政后勤与临床一线有矛盾,科室正职跟副职也有矛盾。关于这点,我们有位副院长讲得很好:工作要做得“到位不越位”,因为定位不同,做的工作就不同。你的岗位就是这个,首要的就是把这个岗位的事干到位。干好这份工之外,你还有其他的才能,才可以做其他的工作。
记者:您给自己的定位是什么?
沈慧勇院长:我现在被推到管理岗位上,首先是医院管理者,要管好这家医院。然后才是一个医生,给病人服务,给患者做手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做好一个手术、看好一个病人与管理好医院,带给社会的贡献是不一样的。我现在主要精力是投入到医院管理上,首先是院长,然后才是医生。我也是这样要求院领导班子的,如果这两个定位反倒了,那干脆不要坐这个位置。
记者:对于孙逸仙纪念医院来说,这个品牌背后有哪些具体的内涵?
沈慧勇院长: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内涵,一个是历史最老的、中国第一家西医院。1853年建院至今177年。除了医学上、教育上的诸多第一之外,还有着很好的历史文化沉淀,很多的名人,包括老一代的革命家,跟医院都有一些联系,孙中山先生也在我们医院学过医。所以我们医院不光拥有百年历史,同时有一个光荣的革命传统——爱国。
记者:博济楼前“博爱、崇德、求精、奋进”这八个大字还是我们的院训吗?
沈慧勇院长:对,还是院训。因为原来孙中山先生说过一句话:救人、救世、救国,医病、医身、医心。这也是对我们医院很好的写照,我们医院秉承着这种中山精神,并把它贯穿到医教研的工作中。以教学为例,我们有两个特色,一个是我们的网络教学,得到教育部专家肯定。另外一个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记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您对医务人员也有这样的要求吗?还是说他们自己在精神上已经有这样一股力量?
沈慧勇院长:我们医院在人文关怀方面一直有非常好的传统,我们不张扬,但却能把人文关怀做得很到位,很谈定,很内敛,很大气。当下,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及复杂紧张的医患关系,我们更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人文理念。一是不断改善医疗环境,方便患者就医。另外一个是改善服务态度,让患者舒心放心就医。
记者:有一个报道说,您的手机号不一定给每个人,但是只要患者需要您都给?
沈慧勇院长:对,病人如果需要我的手机号,以便询问病情,我会给的。
记者:我们医生做到仁爱之心的付出,应该是能够得到回报的?
沈慧勇院长:这个不一定。 但你不能因为吃口饭有被噎到的风险,就选择不吃饭了。大部分的病人都是理性的,有一个共性的善良,会知恩图报。当然,作为医生不能说施恩图报,但是医生付出了、尽力了,绝大部分患者是心存感激的,人性闪亮、光辉的一面都有。
没有哪个医生敢说自己没遇到过医疗纠纷的,但作为医生应该主动去防范、减少这种医疗事件的发生。首先要学会尊重病人,不能只爱病,不爱病人。看了哪个病自己感兴趣,跟自己的研究方向一致就接,不感兴趣不出成果的病就不接。患者首先是一个“人”,你要尊重他,反过来患者也会更尊重医生,大家互相尊重,沟通良好,医患关系就能向好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