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专科建设
步步为营 福州总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的“花式”密码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18-1-18 点击次数:2915 来源:

从区域医联体,到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再到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福州总医院在区域医联体基础上,是如何剖析专科医联体建设之道的?

翻开我国医联体发展历程,大多数医院在建设医联体时,打造的多为区域医联体,以期加强区域内医院间的交流、合作。这种合作更多地强调全方位的合作,包括管理干部、科室协作互动、医疗诊治转诊,强调整体性。当面对某一专科疾病时,区域医联体往往存在诊治、转诊滞后、不规范等缺陷。

医联体是载体,学科是动力。随之,专科医联体成为医院医联体建设瞄准的又一大方向。其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化的特点,能更好地解决专科疾病诊疗流程的实际困难,因此,在某一学科建设上,专科医联体迅速获得了医院的青睐。

         筑区域医联体基

2015年12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下称福州总医院)与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建立福建省第一家军民融合的中西医结合医联体。“一年半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第三医院在我们的帮扶下门急诊、住院病人各项医疗指标都明显的提升。”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赖国祥说道。

初战告捷后,2016年福州总医院将目光投向了基层地区,与宁德地区11家市县级医院和永泰县医院、闽侯县医院、神康医院等3所福州地区县级医院正式签署医联体协议,对宁德地区进行医疗帮扶。赖国祥坦言,此次帮扶更多地聚焦科技帮扶,主要为提高宁德地区医疗体系的诊治水平和科研能力。“宁德地区的卫生系统有一定的医疗的资源和水平,从科研方面进行帮扶,能较迅速地推动其医疗整体水平。”至此,福州总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达到16家,成为福建省医联体成员单位最多的省级三甲医院之一。

         迈向呼吸专科医联体

不可否认,医联体建设正在为基层地区医疗机构带来一股活力。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遇到复杂疑难性疾病时,区域医联体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及时、科学合理的诊治、转诊,对基层医疗机构相关学科建设也存在动力不足,指导不到位等短板。思路挺进下,福州总医院深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着手聚焦长期居福建省发病率和死亡率前列的呼吸系统疾病。

2017年4月,为大力提高福建省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能力,尤其是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解决呼吸系统疑难危重症的能力,加强如甲流、禽感流、结核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联防联治,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牵头成立“福建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福建省立医院林章树教授任联盟荣誉主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其昌教授任联盟主席,福州总医院赖国祥教授任执行主席。

时隔两个多月后,为统筹、整合、优化呼吸专科医疗资源,在“福建省基层呼吸疾病防治联盟”基础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立医院、福州总医院等医院,依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共同发起成立“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从防治联盟迈向专科医联体,能更好地上下贯通,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真正达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赖国祥坦言,在呼吸专科医联体支撑下,福建省呼吸类疾病基本上能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国家分级诊疗要求。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呼吸学科建设,提升呼吸专科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水平,“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还被纳入“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共同发展。“我们借鉴了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的模式。”赖国祥坦陈,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并入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的目的在于,围绕呼吸疾病的预防、诊疗、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临床研究,通过网络培训和远程会诊等方式开展业务合作,借助国家级呼吸专科力量,积极帮扶福建省内基层医院。

从全省呼吸医联体到搭上国家级呼吸专科医联体快车,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的道路正在不断拓宽。除了医疗机构间的合作外,来自深谙学科建设的第三方力量在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次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也不例外。“心医国际助力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在当地120家医院落地了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能够实行同步的视频学术交流,同步的会诊,同步的病理讨论,同步的诊治和培训,为福建呼吸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支撑,也为学科建设构建了一条高速路。”赖国祥说。他表示,接下来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还将进一步拓展远程查房和工作指导,而心医国际在学科服务上的能力与实力,也是医院选择的重要原因。

         补充区域医联体 下沉专科医疗资源

在区域医联体建设已初具成效后,福州总医院缘何再单独建立呼吸专科医联体?赖国祥指出,区域医联体更多的是强调医院间宏观和整体层面的合作,而专科医联体则根据专科特点不同,进行个性化的尝试,具有诸多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以呼吸疾病为例,其主要特点为慢病的防治,除了诊断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呼吸病的普及教育、宣教,包括患者、医护的教育和互动。“呼吸专科医联体可以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这些。”

在他看来,专科医联体在针对某一专科优质资源进行整合时,具有更大的优势。“专科医联体是对区域医联体和医院集团很好的补充和拓展,更加深入,更加专业化,更能解决实际困难。”福建省专科医联体正是为了联合省内呼吸专科力量,对福建省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防控和诊治。

         扫利益障碍 联结医疗服务助力学科建设

医联体建设如火如荼,但就目前来看,大多数医联体成效并不是很理想。“区域医联体和医院集团式医联体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利益方面的博弈,但是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并没有冲突,不涉及到经济利益方面的问题。”赖国祥告诉健康界。

他何出此言?与传统的医联体不同,福建省专科医联体背靠福建省呼吸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更多地依靠呼吸病学会的力量。因此,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成员单位在进行专科学术上的推广、培训时,多为把平时零散于各医院的学术活动整合起来,通过互联网多点同步进行培训、推广。“这样避免了以往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讲座、培训的人力、物力、精力,大家在自己医院就可以进行学习。”“这样我们就不存在实际利益方面的问题,更注重的是实际的效果,纯粹公益性质。”赖国祥强调。

借助心医国际医联体远程协作体系,福建省呼吸专科医联体正在为呼吸病防治带来显而易见的成效。

“借助医联体远程协作体系,能有效地减轻患者会诊的额外费用,同时又能有效地帮扶不同层次医院的医疗诊疗水平,规范诊疗程序。”赖国祥指出,短期内呼吸专科医联体内的成员单位诊疗水平将得到明显改善。长期看,则更多的是学术层面的水平提高。“在学术层面,能达到统一规范标准和共同的诊疗思路,规范专科临床路径。”在他看来,只有能从学科建设上带来实质改变,这样的医联体才是真正具有成效的。

         “通过远程学术交流,学术病例会诊,病例讨论,远程培训,能够促进医联体内成员同步化、规范化发展。久而久之,医疗诊疗的路径也将更为统一、更为合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