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明:关注医疗卫生人才短缺 加快合格医生同质化培养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18-4-9
点击次数:2149
来源:
最近一项统计表明,2005年至2015年十年间,中国25-34岁医生比例从31.3%降至22.6%,60岁以上医生比例从2.5%增加至11.6%。这意味着一些青年骨干力量正在因为各种原因离开医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医生工作强度大,然而薪酬待遇与付出不匹配,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
2. 医患关系紧张,缺乏安全感和职业荣誉感。
3. 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高。
由此,造成许多医院医疗力量严重不足,尤其是基层医院。再加上我国医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医师不同质化,更加剧了医院之间医疗服务的差异很大,基层医生更感前途渺茫。
因此,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侯建明建议:
一、 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
目前,我国存在供与需不相适应,医学生培养与医师需求严重不匹配的现象,对于医生的需求,缺乏一个精细化的计划。例如我国全科、产科、儿科、精神科等专科的医疗人才严重紧缺,也已呼吁多年,但目前现状仍然如此。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加强对紧缺医疗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特别是为基层医师提供一体化职业培训。
二、 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管理
为规培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职业道德环境,以利于对住培医师进行系统、全面、规范、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管理部门应当通过检查台账查阅、带教老师及学员访谈、经费管理、教学设施实地查看等多个方面,对各地住培基地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筛选合格的住培基地,并加强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动态管理,提高基地管理水平。
三、 健全严格的医生再教育制度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医疗理念和技术的日新月异。要制定严格的再教育考核制度,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定期培训,才能强制性地使临床医师对于日新月异的诊疗知识不断更新。从而保障各级医院的医疗质量,保证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师水平同质化。
四、 要给规培医生合理的收入,体现其劳动价值
医学生毕业之后还需要进入规范化培训阶段,这段时间与其他专业毕业生的薪酬差距是多数医学生对继续从医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给规培医生过低工资,不仅是不尊重他们的劳动,也是不尊重病人,其结果势必导致优秀医疗人才的逐渐流失。因此,国家和医院要提高规培生薪酬标准,解除其生活的后顾之忧,让他们真正沉下心学习,更好的解决我国医疗人才日渐短缺、优秀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
五、 坚定不移地保持医院公益性,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
目前承担规范化培训教育工作的主要是三甲医院的专科医生。这些医生每日承担门诊、病房、科研等等工作已经不堪重负,还需要分出时间来进行教学。因此,如何保证教学质量,使规范化培训的医学毕业生真正在1-3年内成长为合格的临床医师,是医师同质化培养的重要环节。而这一关键,除了要有很强的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发挥带教医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带教工作不像临床工作,无法进行绩效管理、量化考核,单靠教学补贴很难调动其积极性。应当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形成成熟完整的教学体系作为支撑。医院可以通过提高教学经费、将教学工作纳入科室和个人绩效并与职称晋升挂钩等方式,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激励机制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