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运营管理
“莆田系”的进化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0-5-7 点击次数:5299 来源:本站整理

    拥有一万亿元之上的中国医疗市场,当下正引得国内外各路资本跃跃欲试。除公立医院占据主导地位之外,在民营医疗市场,以福建莆田系为首的医疗集团,正盘踞着超过80%的地盘,以其动辄砸下数亿于各一、二级城市兴建医院的”手法”,在中国民营医疗市场扮演着“操盘手”的角色。
    眼下中国医疗改革速度正逐步超过其他行业,卫生服务产业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基于人口因素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医疗产业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罗伯特•福格尔日前预测,当下中国医疗市场可能出现与上个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相类似的爆发式增长。2010年,中国的医疗消费市场总值将超过到15000亿元。
    中国民营医院,也就是除公立医院之外的一切医院,正在自导自演一出声势浩大的”舞台剧”。
    从”福建莆田系医院”的发家史说起: 从‘性病游医”到医疗大鳄。“如果你想了解中国民营医院的经营现状和脉胳,你必须要走进莆田人的圈子。”
    当下中国大大小小的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型医院、专科医院及各类门诊部等)有数万家,其中上规模民营医院约有近2000家,而这中间约80%的医院所有权为莆田人所掌控。固定资产达300多亿元,可他们很少得到业界由衷的钦佩与赞许;他们时常处于社会舆论的焦点,但绝大多数都是负面新闻,经常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他们从名声十分不好的游医起家,在发展中不断“变脸”寻求突破,却依然难以得到民众和主管部门的认可……
 “变脸”游医
    据莆田市社科联的《莆商研究》统计,莆田人在全国所办的企业年产值400多亿元:销售额2000多亿,其中投资医疗行业的资本占1/3,常年在外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超过6万人,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杭州等大中城市。但与这些光辉业绩不协调的是,莆田系民营医院很讳忌谈自己的发家史,试图以“英雄不问出处”掩盖过去。事实上,往事不堪回首,进入公众视野20年来,莆田系民营医院发家致富的伤疤时常被人揭起,在网络、报刊,上晾晒一番。


 

     莆田是个缺水、少地、土地盐碱化的滨海小城,迫使莆田人为了生计不断奔波。在奔波中,他们打出了自己的名气,思路宽、脑子活、善经营的莆田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1979年前后莆田人詹某北上行医为家乡树立了榜样,他在游医中第一个打出“专治性病的老军医”广告,80年代中期衣锦还乡,在家乡盖起现代化的别墅“望山阁”。当时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莆田人追求财富的细胞被激活了,而发家致富的门路则与带头人如出一辙一一打“祖传秘方”的旗号,四处开办性病小诊所。于是,莆田人的“性病诊所”没几年就遍布了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厕所、电线杆等地方满是莆田人贴的“包治性病、皮肤病”广告,被人称为“性病诊所大大超过米铺”。后来,有人从深藏于小旅馆、地下室的地下诊所走出来,开始转型,寄生于部队医院、公立小医院等,以承包科室的名义开办“院中院”,挖掘到了莆田系民营医院(当时还只能称为游医)第一桶金,莆田游医完成了约有七八十亿元人民币的原始资本积累。如今,据业内人士保守估算,莆田人至少有50亿元资金在撬动中国的医疗市场。
事实上,莆田游医从事医疗行业的时间比这还要早很多。据莆田县志记载,从明清开始,佛教在莆田日渐盛行,一些游医借寺院挂号行医,并出售民间灭鼠药方。抗日战争期间,莆田商贾云集,时称“小上海”,莆田人的民间灭鼠药方也通过商路广泛地传播开去。解放后,由于全民医疗体系日益完善,莆田游医曾销声匿迹。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旧有的医疗卫生体系被市场经济打破,莆田游医又开始复苏,并迅速壮大。
“变脸”摆脱信誉危机?
    莆田系民营医院深知自己出身不干净,很容易被长久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进而直接影响现有的生意,因此其中的佼佼者一直想洗脱性病小诊所的痕迹,试图在“变脸”中寻求突破,获得社会的认同。
    如今已是莆田系民营医院领头羊的詹国团,当小性病诊所十分盛行十分赚钱的时候就明白,这些小诊所不但可信度不高,还容易成为打击、取缔的目标。当别的同行老乡还在厕所、电线杆上贴小广告时,詹国团于1988年承包了吉林长春某部队医院皮肤科,成为:正规医院的“院中院”,与小诊所在形式上划开界限,莆田游医成功实现第一次“变脸”,初现民营医院的苗头。1998年,在舆论的声讨下,詹国团多家诊所被查处,旗下医疗器械公司被吊销执照,詹国团开始淡出公众视线,再次出现时,他的身份已是上海中屿集团董事长,涉足投资和管理医院,旗下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等地30余家医院。1998年后医疗市场国退民进,国家对于医院的准入逐渐放宽,莆田游医从之前的散兵游勇转变为集团化投资,抱团发展.可视为莆田系民营医院第二次“变脸”。之后,莆田系民营医院又数次“变脸”,竭力甩开压在身上的沉重的历史包袱。如2005年1月,上海中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国际医疗产业管理集团联手,被认为是国内民营资本联袂国外医管集团的典范;今年3月底,香港上市公司华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宣布收购詹国团中屿集团投资的重庆爱德华医院的控股股权,开香港上市公司收购国内私营医院的先河。
英雄不问出处?
    在1998年、1999年“打假英雄”王海、学者郎咸平及山西《都市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媒体对莆田游医的劣行穷追猛打后,随着医患冲突的加剧,莆田系民营医院的诸多问题又走上了舆论前台。如莆田系上海长江医院2005年、2006年连续上演“孕妇不孕”丑闻,在孕妇已经怀孕的隋况下仍论断为“原发不孕、免疫性不孕、宫颈炎”等,并要求住院治疗,花光身上所有的钱后才允许出院。去年7月下旬湖南郴州福康医院纠集大伙歹徒棒打患方亲属,该医院董事长林世强据说也是莆田人,这对声誉本来不佳的莆田系民营医院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事实上,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历次“变脸”都是为了正名。为了在市场环境中更好地生存下去,但每次“变脸”都饱受争议。实际效果并没有预想中的好。另据媒体披露,上海中屿集团与新加坡国际医疗产业管理集团的合作名义上是内资与外资的联手,实际上是—次家族内联姻——这两家公司的董事长都是詹国团自己,而收购詹国团旗下民营医院的香港上市公司,老板也是莆田人。言外之意是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变脸”是新瓶装旧洒,换汤不换药。
莆田系民营医院发展之惑?
    20年过去了,莆田当年很多治性病、皮肤病的旮旯小诊所,今天已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发展成为大医院、大集团,而家族经营者从1979年的詹某算起,如今已传至第四代,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走上民营医院的舞台。可以说,与刚起步时的游医相比,今天莆田系民营医院在内容、方式及经营者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但经常令莆田人及社会各界感到迷惑的是:与游医相比,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实质真的变了吗?


 
从经营内容上来讲,莆田人除了经营医院外,还广泛涉猎产业链上游的医药、医疗器械等相关产业,且莆田系民营医院也已经摆脱了性病、皮肤病的局限,向外拓展了诸如肝病、不孕不育、整形美容等领域,但这些领域实质上都是属于专科,且难以治愈,可以拖延疗程带来暴利,由于涉及患者隐私,即使出了问题病人一般也不会张扬;从经营方式上来看,游医大多是往厕所、电线杆上贴小广告,而莆田系民营医院在尚未建立良好口碑的情况下,大量依赖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虚假广告,比如把主治医生说成是北京某个大医院的教授专家,对信息不通畅的患者进行狂轰滥炸;从经营者来看,除了老一辈开拓者外,莆田又有一批三四十岁的青年企业家开始在中国民营医疗界崭露头角,即使是那些才20多岁的年轻人也不甘落后,竞相进入医疗领域,但与前辈相比,这群年轻人依旧少有科班出身的,大部分人都把医院看成一家纯粹的企业来经营,对广告、顾问、明星的注重明显高过对医疗技术的追求。
    不可否认,与游医前辈相比,莆田系民营医院的确发生了很多变化,但这些变化并没有让他们走出与生俱来的“金钱与名誉不可兼得”的困境,也没有令莆田系民营医院真正走出生存、发展之惑。
    民营医院由于不规范,自律意识较差,人员流动较快,造成医疗质量不稳定。在医疗广告管理上,卫生部门只负责资格的审验,工商部门只审查证照是否齐全,最后在广告内容上却放任自流,使得中国民营医院大打擦边球,以至公然欺骗患者。这些行为均直接影响了民营医院在公众中的形象,最终导致社会对民营医院产生了「信任危机」。
    纵观中国民营医疗市场,不论是处于"风头浪尖"的莆田系医院,还是众志成城的台资系,彼此间不变的是追求投资利润的最大化和对投资产业的常青期盼,而彼此间瞬息万变的是各家投资者的资本运做和对医院整体包装及推广的运筹帷幄。
    有专家估计,在市场未开放的情况下,中国医疗市场利润已高达4000亿,且每年正以10%的速度递增,未来更将达到15%,由此可见中国医疗市场充满无限商机。
    而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境外资本及台资医院正在抢占中国各地的医疗市场,多家来自台湾的医疗机构投资的医院均已陆续在各地开门执业,其中包括拥有多年医院管理经验的厦门长庚医院,南京明基医院以及在上海深耕多年的联新集团。伴随台资医院陆续在中国开业,台籍医生登陆执业的趋势当下也正逐渐形成,一位上海台资医疗咨询业者指出,目前约有400位港、台籍医生取得中国执业执照,近期询问登陆执业细节的港、台籍医生人数更是大增。
    台湾医院进入中国,表面上是跟着台商的脚步前进,但实际上瞄准的也是中国医疗市场庞大的潜力。只是当下台资医院对中国医疗市场的冲击似乎还没有发生,远没有像“莆田系医院”那样影响深远。而据业内人士推断,目前至少有60亿美元规模的外资在觊觎着中国医疗市场。
    中国医疗市场这块大饼,仍有众多外资看好。当全球经济走缓出口加工行业不好时,外资需要找出新兴的投资行业弥补亏损。来自三九健康网的调查显示:当前高达79.3%的中国民众对民营医院抱不信任心理,并认为欺诈、价格不真实和急功近利是当下民营医院的通病。
    失去了民心的莆田系资本已经开始向房地产、基金等行业转入,也有部分大鳄开始进军东南亚市场,开始从国内向国际打响了游击战,谁能将中国民营医疗市场主宰到底,这个答案还应有中国民众来决定,得民心者的天下,这是市场的根本。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