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运营管理
“爱尔”PK“莆田系” 谁能主宰中国民营医疗资本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0-9-17 点击次数:2844 来源:转载

  对已被诟病良久的民营医疗资本来说,爱尔眼科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IPO上市的医疗机构,无疑是政府和资本市场释放的“善意”信号。即使是此前一直低调并小心翼翼接近资本市场的福建莆田医疗资本,众多医院负责人对此也众口一词:“这同样是一个机会,将引发新一轮投资热潮”。在业内人士眼中,“莆田系”留给人们的印象通常是家族式管理,所有信息不对外公开……在即将掀起的新一轮民营医疗行业投资和整合过程中,爱尔模式和莆田模式孰优孰劣,哪种模式最有可能最终问鼎民营医疗行业宝座?

  【爱尔】

  摆脱“以药养医”模式

  爱尔眼科2008年4.39亿元的营收中,医疗服务收入占据了71.34%。医疗服务收入占据其收入的绝大部分,很明显,爱尔眼科摆脱了多数国内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痼疾,药品已经不是医院的主要收入。

  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最“得意”的是建立了三级连锁的发展模式:通过分级设立医院,针对收入不同、病情不同的患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在株洲、常德等二、三级城市设立常见眼科疾病的诊疗点;在长沙、武汉等省会城市设立全眼科服务、更高一级会诊中心;在上海设立最高级技术中心和疑难病症会诊中心。三层结构中间相通,上层医院对下层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下层医院治不了的向上层转移。

  连锁模式成功地打破了普通医院重复建设、投资巨大且面面俱到的常规,内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不仅是资本市场,政府也对爱尔模式投了“赞成票”。省卫生厅厅长张健表示,“爱尔眼科的上市代表了民营医院的未来前景,也表明国家新医改政策对民营医疗资本的认同”。

  【莆田系】

  架构缺陷阻挠上市路

  不过,在民营医疗资本领域,一个无法跳过的问题是:为何资金实力并非顶尖的爱尔眼科拔得IPO上市医疗机构头筹,掌控全国上规模民营医院80%的福建莆田医疗资本反而落后。

  一位在莆田系民营医院工作多年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莆田资本的经营不仅隐秘,而且彼此参股非常复杂,不是圈子里的人谁也搞不清他们的资本如何联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

  此外,莆田资本的投资此前一向笃行“分品牌运作”,比如,深圳博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号称是世界百强医疗集团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医疗集团,旗下有多家医院。

  “这是为了规避单一品牌所带来的医疗风险”,上述负责人表示:但这也导致了企业品牌分散、参股复杂,造成上市审查很难通过。

  莆田系很多已在讨论上市事宜

  事实上,福建医疗资本对资本市场同样眼热。

  “莆田系”中有名的博生集团,早在3年前就筹备上市工作。另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透露:爱尔上市之后,对福建一些医疗集团的刺激较大,很多已在讨论上市事宜。

  “因为股份和财务问题,并不是所有股东都同意上市”,上述知情人士表示,福建医疗集团在国内上市,“近两年的可能性不大”。

  相比上市的争论,爱尔的连锁模式更得到业内认同。

  长沙肛泰肛肠医院负责人彭小妹认为,爱尔眼科的高盈利能力、高市场空间的专科定位,专一集中品牌运作,相对清晰的股本结构,这三点保证了爱尔上市“先手”。

  彭小妹说,配合医改大潮和中国经济的提升,福建医疗资本正借力雄厚的资本登堂入室,如果成功,将完成一次成功变身,再次拉开和市场追随者的距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医疗品牌。

  相关链接

  华夏医疗:首家在境外上市的疑似莆田系民营医院华夏医疗的董事局主席翁国亮是福建莆田人,2005年,翁国亮收购了香港泓迪有限公司(华夏医疗的前身),2006年7月12日,泓迪正式更名为华夏医疗,并把原来泓迪的环保业务剥离掉,转入医院管理业务。翁国亮通过借壳上市的办法把其在国内的一系列医院装进香港的这家上市公司。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