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临漳县医院把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提升医院整体工作水平结合起来,把为党分忧、为政府分忧作为工作的历史使命,把抓规范、抓发展、抓特色、抓品牌,转变服务观念,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医院放在工作的首位,秉承“以病人为中心,视患者如亲人”的服务宗旨,强化“以人为本,优质服务,质量第一,奉献社会”的工作理念,将ISO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医院,实施“人性化服务,宾馆式管理”,开创了医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为父老乡亲的健康筑牢了第一道屏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1~10月份门诊门诊量124512人次,同比增长35.65%;住院病人数10929人次同比增长30.17%;完成手术1671例,同比增长46.6%;无菌物品合格率100%;创新医疗项目341项、开展例数8965例,救护车累计出车1162次,下乡义诊1.3万人次,总收入较同期增长32.3%,收到感谢信、锦旗235封(面),患者满意度达98.3%。在获得国家级爱婴医院、省第九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市、县文明单位、先进单位等荣誉之后,今年7月份,又被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人大第十届、十一届代表,院长李志芬同志荣获“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改革开放三十年燕赵风云人物”和“200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时代功勋第六届感动中国十大杰出医院院长”称号。
以病人为中心 转变服务观念
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院的生命线,也是医院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临漳县医院明确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对病房实行“宾馆式管理”,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服务”,把医院创建成了患者的“温馨家园”。努力实现“六个目标”。即:一个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两个提高(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三个品牌(技术品牌,服务品牌,文化品牌);四项承诺(视病人为亲人,视工作为生命,视创新为动力,视程序为责任);五个到位(时间到位,语言到位,微笑到位,行动到位,程序到位);六个满意(让患者满意,让员工满意,让领导满意,让百姓满意,让政府满意,让社会满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建设人性化病房,提供宾馆式服务。医院将宾馆式服务标准融入到各项医疗服务中,对患者提供人性关怀、温馨服务。对病人推出了“五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杯热水、一把椅子、一张连心卡、一份健康教育套餐。产科病房新建了新生儿沐浴室,满足新生儿洗浴、抚触、护理等需求。创办了孕妇学校,定期为孕妇讲课,及时为孕妇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健和咨询服务。在节日里,医院为住院病人开展“送爱心”活动。即在春节,为住院患者免费送水饺;在儿童节,为住院儿童免费送卡通玩具;在中秋节,为每位住院病人送免费月饼;在重阳节,免费为60岁以上老年患者体检、送鲜花。点滴之间见真情。人性化服务使医院树立了全新的品牌形象。
二、对病人实行“七免费”。医院为方便患者和减少患者的负担,对就诊病人全部实行了免费挂号;对打电话联系住院的病人,立即派车去接,免收费用;对住院病人每人免费发放一只茶缸,并定期义务送开水;为病人免费提供门诊病历手册;为来院就诊的病人、病人家属以及探视人员一律免费停、存车辆;为生化抽血检查患者一律免费提供早餐;为所有的住院病人免费提供整洁的床单等。“七免费”服务,受到了患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三、评选先进,典型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干部作风建设年” 活动中,为了进一步激发党员和青年团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创建人民满意医院的先锋模范作用,医院组织开展了 “争创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活动,医生办公桌和服务台上一块块“党员示范岗”和“青年文明岗”成为医院的一道靓丽风景。今年6月份,该院又在医护人员中开展了评选“十佳服务明星”和“十佳先进科室”活动。通过民主推荐、候选人述职、质量考核、院长办公会研究、全院公示等环节,层层挑选,产生了一批服务明星和先进科室。30多年扎根妇科、医疗无差错的左美荣,创新技术、填补医院技术空白的骨科主任周维海,潜心钻研业务、埋头苦干的儿科副主任杨付印,心系群众、服务基层的群工部主任袁艳峰等10名同志和内科、妇科、胸外科、康复科等11个先进科室受到表彰。医院召开表彰大会,请先进典型作报告、谈体会。一时间,“比、学、赶、帮、超,学典型、献爱心、优质服务”的热潮在该院蔚然成风。
四、改善服务设施,方便患者就医。为了全方位给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县医院多方筹措资金,改善了医院的服务设施。1、首先拓宽了医院大门,方便了患者及车辆进出。2、在门诊大厅设立了一个导诊服务区,设置导诊台、导诊图,安排导诊人员,为患者解惑释疑,引导患者合理就诊; 3、把择医权还给病人,在大厅和各医疗、医技科室外公开医生信息,便于患者选择医生就诊。4、设置了轮椅,以方便行走不便的患者就医。5、增加饮水机和条椅,改建了门诊收费窗口,增设了临时收费处,给患者提供方便。6、增设了电子屏,在屏幕上公开、公示医务信息,宣传健康科普知识。7、规范了医院食堂的管理,为患者提供了昼夜24小时的餐饮服务。8、建立了局域网,为各科室配备了电脑,提高了科室之间的工作效率,缩短了患者取药和手续办理的时间。9、贯通附楼的20间仓库,改建为病房,配备先进的病床、电视系统和直拨电话等,为老年患者营造了一个舒适的医疗环境。10、新换了锅炉,增设了自动供水系统,24小时保证洗浴、饮水供应。11、为85%的病房安装了空调。12、聘请邯郸市一家保洁公司为医院提供全面的卫生保洁和病房用品的保洁服务。13、新建了花园走廊,给患者提供了小憩的场所。以此营造了温馨的就医环境。
实施惠民工程 真诚回报社会
在医生和患者的关系上,院长李志芬说得好:“患者靠医院保健康,医院靠患者而生存、而发展。两者的关系是相应相称的。医院要发展就必须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真正让患者满意。”鉴于这种思想,临漳县医院采取了一系列真情回报社会的措施。
——加强了药品、材料、设备等物品的管理,严格实行成本核算,堵塞漏洞,降低了医疗成本和药品、器材消耗。
——加强了财务监督分析,严格执行国家和医疗服务价格,严禁擅自设立收费项目;以大厅电子屏幕、公示板向患者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建立患者医药费用控制指标,严格执行住院患者费用每日清制度,出院时给病人提供详细的费用清单,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对于药品采购、购买器械这些群众最为关注、最易滋生腐败的关键问题,医院采取集中招标采购,阳光操作。从质量到价格,货比三家、优中选优,并将药品进价和销售进行公示,杜绝商业贿赂。今年上半年,医院将98%以上的药品进行了公开集中招标,有效降低了药品成本,平均降价幅度达到6%,为群众让利60多万元,医院每门诊人次费用和每住院床日费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和11%。
——建立了军人医疗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已为全县4258名军烈属、复退军人、伤残军人、民兵预备役等人员提供了优惠的医疗服务,受到省、市军分区首长和县委的高度评价。
——坚持送医下乡。配备了先进的医疗服务车,组织了“下乡义诊小分队”,坚持常年的下乡巡回义诊,把防病知识送给农民朋友,把医疗技术送到田间炕头,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今年以来,已开展义诊服务200余次,发放卫生知识宣传材料20多万份,受惠群众达15万人。
去年元月份,县医院下乡义诊小分队到柳园镇西街,一位年近七十的老大娘拖着体弱多病的身子接受了义诊。在诊治询问过程中,医院群工部长袁艳峰、儿科副主任王保柱等医生发现老太太家里还有老伴和一个傻儿子、两个正在上学的孙女,条件十分困难,根本没钱看病。义诊医生给她拿了药后又捐资160元买了营养品送她回家,老大娘感动得直说医生好……
——开展免费体检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开展“送健康、送温暖、促创业”活动,免费为女干部、女职工、女企业家进行体检。七一前夕,免费为全县3000余名乡村干部进行了全身体检。
——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为了让参合患者较少跑趟,在专项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情况下,每月拿出80多万元对参合患者免费复印证件,垫付报销资金,实现了出院即报。
推行两大管理体系
激发职工的工作活力
为了提高医疗质量,控制医疗事故,进一步调动全院职工,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全员工作效率,近两年来,临漳县医院把自己推向了改革的最前沿,大胆进行改革尝试,探索出了一条成功的县级医院管理模式,重点推行了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和职工劳动报酬分配体系两大体系。这两大体系相应相成,相互促进。质控体系促进了分配体系的成熟;分配体系又保证了质控体系的实施。
一、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县医院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医疗管理质量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创建一个让老百姓放心、满意的医院,必须建立一套层次分明、职责清晰、功能到位的质量管理制度。
2008年初,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和全院上下的深入讨论,县医院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将ISO质量管理体系融进了医院管理制度。制定了《临漳县医院质量控制考核方案》。将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检验科、药剂科和医务科、护理部、防保科质控办、优服办、医务科、护理部、防保科等科室的职责细化为八大类36项586条质量控制考核细则。从院长、副院长、科室主任到一般医护人员、形管科室的职工,医院的每一个岗位、每一项工作都纳入了考核范围。核定每项指标的具体分值,明确考核办法,严格兑现奖惩。
在考核形式上,由原来的医院一级考核管理,变成目前的院、科两级考核管理。医院成立了质量控制办公室,由院长任组长,负责全院的质控考核。各科室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在医院质控办的领导下工作,负责本科室的质控考核。院质控办组织各质控小组不定期对各科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防范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督查情况半月一次通报,在院周会上公布。院质控办每月底对全院各科室进行质控考核,在全院科室主任会上,通报考核结果,并与奖金挂钩。除院科两级质控考核外,院长还亲自带队每月进行两次服务质量检查和行政查房,以作为对质控考核的督查和补充。
医院赋予各科室质控小组一定的分值和自主权,院质控考核分值为82%,科室自身考核分值为18%。
为了增强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医院采取多种形式接受群众监督和评价。一是邀请了纪检检察、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干部监督医生护士的医德医风执行情况;二是医院在大厅树立了“把满意告诉亲人,把不满意告诉院长”的宣传牌,公开院领导的照片、职责分工、承诺事项及手机号码。如果患者有什么不满意,随时可以找院领导或科室主任反映情况;三是医院规定每一位住院患者在办完出院手续之后,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填写一份不记名的“意见打分卡”,直接交到医院质控办公室。这些办法的实行有力地促进了医疗质量的提高,医院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明显降低。
目前,质量控制考核这一制度已成为全院上下共同遵守的工作规范、行为规范,成为广大医护人员勇挑重担、奋力工作的强大动力。2006年门诊量不足3万人次,病床使用仅有50余张。然而,今年1~10月份,门诊量已达到9.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两万人,是2006年全年的3倍还要多;医院腾出办公室、宿舍甚至是仓库加床至260张还不够用。
二、劳动报酬分配体系。劳动分配办法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敏感度较大,是推动医院各项工作的杠杆,因此,要慎之又慎。医院根据行管和各业务科室的实际工作情况,对职工的劳动分配方案进行了大胆改革。将工作量、出勤情况、服务态度、技术含量、风险系数等要素作为分配依据,确定各岗位的分配系数,加大向临床一线、技术骨干和关键岗位的倾斜力度。实行“基本工作量+贡献率”的分配方法。即:基本工作量(所在岗位应完成的基本工作量)占80%的分值,贡献率(主动性工作的超额指标;开创性工作的创新成果)占20%的分值。这样做的特点是,体现了重实绩、重贡献,绩效优先,多劳多得;兼顾了公平。它的实行从根本上打破了干多与干少一个样、干好与干差一个样、医护与行管一个样的分配格局。
该院分配制度的改革符合广大职工的利益,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们的积极性,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医院职工对记者说:“改革了分配制度后,大家都很满意,从心里都觉得医院定的制度合理,既鼓励了多做贡献的骨干医生,又照顾到了一般医护人员,还有行管后勤的职工。”
推进科技进步
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医院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医疗技术水平的竞争,是医疗人才和医疗设备的竞争。只有占领医疗技术制高点,才能使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该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人才兴院”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来抓,按照学习实践活动提出的“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将2009年确定为“技术创新年”,在全院上下大兴学习之风,大兴创新之风,积极培养人才,创新技术,创建特色专科,引进先进设备。
一是培训技术人员。医院将每周四下午确定为集中学习时间,由主管院长、各科室主任和业务骨干担任主讲,学习科技理论,学习前沿技术。医院还与国内多家知名医院建立了专家会诊、技术合作等关系,多次邀请专家来医院坐诊、诊治疑难,现场培训,手把手地传授新技术。5月份,医院邀请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柳立军专家到医院开展学术讲座活动,针对一些疑难杂症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医院胸外科综合诊疗水平。今年以来,先后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22次,培训168余人次,举办学术讲座33期,培训2416人次。
二是派业务骨干外出学习。医院每年都选派20余名医疗骨干到省、市乃至国家级医院进修学习。今年春天,医院分批选派66名科主任、护士长及部分技术骨干到市一院跟班学习,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工作流程、先进技术和服务技巧等。使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准、服务水准上了一个新水平。同时,医院还积极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全院17名护士长到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邯郸市中心医院、邯郸市第一医院学习。今年3月初,组织60余名医护人员到市中心医院与50余名专家共同举行“医疗技术交流协作会”,学习先进经验。为鼓励医护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医院免费为199名医师建立了继续教育档案,订阅教育杂志48份。目前,医院192名医护人员中,中高级职称的达68人。
三是引进先进技术,创办特色专科。院长李志芬带领有关人员到北京、石家庄等地参加招聘会,成功引进了无张力疝修补、髋关节置换。增设了康复、体检、营养等特色科室。8月份,成功地为一附件源性囊肿患者切除了重达10公斤的巨大腹部肿囊,标志着临漳县医院的治疗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技术催生了一批新的治疗项目。今年以来,临漳县医院引进人才26人,引进新技术11项,技技术创新35次。
四是更新设备。在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上,医院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千方百计购买新设备。先后引进放射成像系统CR、全自动分立式生化分析仪、全身CT、无痛胃镜、四维彩超等国内最新设备,并为手术室配备了两台心电监护仪,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诊断的准确性。3月12日,该院引进尖端设备——“C”形臂X光机,填补了临漳县的一项空白。“C”形臂X光机可以方便灵活地转动,从不同方向透视、摄片,为医院开展微创手术提供了保障。《健康大视野》河北记者站的同志在了解到该院的发展情况后,将国内最新研发的价值58万元的QS8005型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捐赠了该院。近两年来,医院共筹资1200多万元引进新设备23台,更新旧设备20次,大大提高了医疗质量,夯实了发展基础。
以项目为突破口
提升医院战略品位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责任。在现有良好的发展态势下,如何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如何更好地为全县人民提供健康服务,是县医院领导班子几年来一直深入思考的问题。
该院是全县唯一一家“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县人民群众医疗急救、保健和疾病防控任务,占地仅有20亩,设计床位130张,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现在医院将办公室、仓库、走廊等能用房间都用上,增加床位到260张还不够用。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在广泛调查、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利用3年时间完成县医院整体迁建工程,并列入2009年“民心工程”。
今年1月份,县医院成立了以院长李志芬为组长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与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等部门通力合作,多次往返省、市,开展了紧锣密鼓地争跑。
1月24日,市发改委批复了项目立项建议书。
3月2日,市卫生局下发了增加床位编制文件。
3月5日,市发改委批复了项目立项可研报告。
4月17日,县规划委通过了整体设计方案。
5月5日,市发改委批复了项目选址报告。
5月27日,省地震委下发了迁建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6月5日,市发改委确定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1780万元资金。
6月23日,省财政厅下拨临漳县医院迁建资金1780万元。
6月30日,河北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了重点建设项目计划通知。
7月27日,8月17日,8月24日,……
从争跑到批复仅10个月时间,临漳县医院迁建项目取得了省市县有关部门的21份批文。如此之神速,创造了临漳县大项目争跑史上的“临漳速度“,凝结了县医院一班人的几多汗水,几多辛劳。
新医院占地116亩,总投资1.5亿元,总建筑面积4.52万平方米,床位490张。列入了全省重点项目。目前,各项前期工作已完成,11月下旬将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竣工投用。
搞好组织建设
强化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县医院这列火车之所以跑的轰轰烈烈,各项工作都跑到了前头,这与领导班子的团结战斗是分不开的。党支部书记、院长李志芬十分重视整个班子的团结,坚持集体领导,以身作则。班子内部分工合作,团结进取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带头遵纪守法。工作中,班子成员模范遵守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积极主动,大胆工作,形成了团结向上、奋发进取的领导核心。在生活中,班子成员十分注重沟通,经常谈心交换意见,给每个过生日的职工送蛋糕,关心职工家庭的大事情。互相敬重,互相支持,互相谅解。领导与职工、科室与科室、职工与职工之间心情舒畅。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业务工作上,呈现出一派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景象。
新中国60华诞之际,在临漳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院长李志芬为首的领导班子正在带领全院上下励精图治,锐意改革,奋发进取,靠自己的勇气和智慧开创着欣欣向荣的临漳县医院新局面。
链接:
谈到临漳县医院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党支部书记、院长、省人大代表李志芬从繁忙工作中挤出时间,对记者深有感触地说道:“临漳县医院能取得这些成绩,一是靠临漳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二是靠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三是靠医院领导集体的通力合作;四是靠医院这支奋发向上的职工队伍的辛勤工作。有了这些条件,我们取得了昨天的成绩,有了这些条件,我们还将创造明天的辉煌!”谈着、谈着,她的电话13831003596再次响起……。我们相信:临漳县医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