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6月底前,这些医院应基本实现该门诊全覆盖!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5-4-14
点击次数:64
来源:国家卫健委
肥胖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据分析,预计到2050年,全球25岁以上超重/肥胖人数将增至38.0亿,中国、印度和美国将是超重/肥胖人数最多的三个国家,分别为6.27亿、4.50亿和2.14亿。
体重健康管理刻不容缓。4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设立体重管理门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省(区、市)属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
这是国家卫健委加强体重健康管理最新的一剂「强心针」。早在2024年,卫健委就联合16个部门印发了《「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今年3月,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随后,多家医院积极响应,纷纷设立体重管理门诊。
如何为超重人群提供诊疗方案?
「有些同志体重管理得不太好,腰围大了,体重也超了,有的还患上了慢性病。」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喊话减肥」,他用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并介绍了「体重管理年」行动,称会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
随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喊你减肥」的号召。从大三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重管理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级医院相继开设。
3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开诊。该门诊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将提供营养干预、运动处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服务,为有减重需求的人群提供精准化体重管理方案。
同日,湘雅医院门诊体重管理MDT开出首张处方,标志着该院完成体重管理相关专病门诊、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MDT)布局。据了解,该院此次成立体重管理多学科会诊团队,由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科、营养科等11个学科专家组成。
在山东,同样已有多家医院开设有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比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减重多学科门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肥胖症门诊和肥胖脂代谢专病门诊等,这些门诊不仅包括内分泌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营养科,还整合了中医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等多个科室,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结合基因检测、体成分分析等技术,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诊疗方案。截至目前,已接待超300位超重肥胖患者。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也联合了多学科专家,成立了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依据BMI指数等指标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例如针对BMI指数为24-28的超重人群,可通过定制膳食方案和运动康复指导进行干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设立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该门诊整合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营养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资源,组建MDT团队。针对存在不同体重问题的人群提供「评估-干预-管理」全流程服务体系,制定包含个性化运动处方、精准营养膳食指导、中医体质调理方案及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实现体重问题的系统化、精准化管理。
儿童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者也适用于体重门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减重门诊,营养师通过科学方法指导小胖墩们瘦身。
今年6月底
这些医院基本实现体重门诊全覆盖
现阶段,体重门诊正在各级医院逐步推开,多家医院已率先实现落地。但是体重门诊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学科联合、多科室协调、更多的规范和专业化指导。在这过程中,切勿人云亦云、赶潮流,不顾实际情况一窝蜂去卷体重门诊。
如何推进正在、已落地以及计划更大范围建设体重门诊的工作?怎样指导各级医院做好体重门诊服务?建设好体重门诊必须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最新的《通知》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全面指导。
文件提到,开展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服务的医院要强化工作统筹和全院专业资源调配,集中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配备相对固定的儿科、全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医师接诊,并合理安排门诊频次。鼓励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设置肥胖防治中心,提供住院健康体重管理相关服务。
文件提出九项具体要求:
一是完善预约诊疗、预检分诊和转诊转介机制,引导有需求的体重异常群众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就诊;
二是坚持分类服务管理,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提供个性化健康体重管理服务;
三是强化多学科综合干预,围绕群众健康体重管理和诊疗服务需求配置相关专业力量,为患者提供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等服务;
四是围绕健康体重管理构建诊疗协作网络,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宣教、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优化上下转诊流程,推动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五是加强健康体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
六是制定完善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指导医务人员提供适宜的生活方式干预和治疗措施;
七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从事健康体重管理相关诊疗服务的积极性;
八是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管理体重的健康素养,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九是坚持数字赋能,有条件的医院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开展随访、监测、健康指导等服务。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体重健康管理刻不容缓。4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体重管理门诊设置与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鼓励有条件的三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少数民族医医院)设立体重管理门诊。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属(管)、省(区、市)属综合医院、儿童医院、中医医院在2025年6月底前基本实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设置全覆盖。
这是国家卫健委加强体重健康管理最新的一剂「强心针」。早在2024年,卫健委就联合16个部门印发了《「健康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中心。今年3月,两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雷海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随后,多家医院积极响应,纷纷设立体重管理门诊。
如今,各类型医院的体重门诊建设有哪些新进展?最新的政策文件又提出了哪些要求?
如何为超重人群提供诊疗方案?
「有些同志体重管理得不太好,腰围大了,体重也超了,有的还患上了慢性病。」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民生主题记者会上「喊话减肥」,他用了7分钟谈「体重管理」,并介绍了「体重管理年」行动,称会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
随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喊你减肥」的号召。从大三甲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体重管理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在各级医院相继开设。
3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开诊。该门诊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将提供营养干预、运动处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服务,为有减重需求的人群提供精准化体重管理方案。
同日,湘雅医院门诊体重管理MDT开出首张处方,标志着该院完成体重管理相关专病门诊、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MDT)布局。据了解,该院此次成立体重管理多学科会诊团队,由内科、外科、康复医学科、营养科等11个学科专家组成。
在山东,同样已有多家医院开设有体重管理的相关门诊,比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医学减重多学科门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肥胖症门诊和肥胖脂代谢专病门诊等,这些门诊不仅包括内分泌科、减重与代谢外科、营养科,还整合了中医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心理科等多个科室,为肥胖症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重管理门诊、体重管理多学科联合门诊,结合基因检测、体成分分析等技术,针对不同人群提供诊疗方案。截至目前,已接待超300位超重肥胖患者。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也联合了多学科专家,成立了医学体重管理中心,依据BMI指数等指标为患者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例如针对BMI指数为24-28的超重人群,可通过定制膳食方案和运动康复指导进行干预。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设立体重管理联合门诊,该门诊整合内分泌代谢科、临床营养科、胃肠外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资源,组建MDT团队。针对存在不同体重问题的人群提供「评估-干预-管理」全流程服务体系,制定包含个性化运动处方、精准营养膳食指导、中医体质调理方案及心理健康干预策略的个体化诊疗方案,实现体重问题的系统化、精准化管理。
儿童青少年中的超重肥胖者也适用于体重门诊。在湖南省儿童医院体重管理中心减重门诊,营养师通过科学方法指导小胖墩们瘦身。
今年6月底
这些医院基本实现体重门诊全覆盖
现阶段,体重门诊正在各级医院逐步推开,多家医院已率先实现落地。但是体重门诊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多学科联合、多科室协调、更多的规范和专业化指导。在这过程中,切勿人云亦云、赶潮流,不顾实际情况一窝蜂去卷体重门诊。
如何推进正在、已落地以及计划更大范围建设体重门诊的工作?怎样指导各级医院做好体重门诊服务?建设好体重门诊必须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最新的《通知》针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全面指导。
文件提到,开展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服务的医院要强化工作统筹和全院专业资源调配,集中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配备相对固定的儿科、全科、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精神心理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普通外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等科室医师接诊,并合理安排门诊频次。鼓励综合实力较强的医院设置肥胖防治中心,提供住院健康体重管理相关服务。
文件提出九项具体要求:
一是完善预约诊疗、预检分诊和转诊转介机制,引导有需求的体重异常群众到健康体重管理门诊就诊;
二是坚持分类服务管理,针对不同人群特点提供个性化健康体重管理服务;
三是强化多学科综合干预,围绕群众健康体重管理和诊疗服务需求配置相关专业力量,为患者提供联合门诊、多学科会诊等服务;
四是围绕健康体重管理构建诊疗协作网络,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宣教、随访、健康管理等服务,优化上下转诊流程,推动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
五是加强健康体重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专业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
六是制定完善健康体重管理门诊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程,指导医务人员提供适宜的生活方式干预和治疗措施;
七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从事健康体重管理相关诊疗服务的积极性;
八是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公众科学管理体重的健康素养,为健康体重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九是坚持数字赋能,有条件的医院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开展随访、监测、健康指导等服务。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