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人力资源
上海创新医院培训模式 获“四证”方成合格医师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2-8-18 点击次数:2068 来源:新华网

  “两年来,我既是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又是正在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已经轮转了10多个科室,大考小考无数次。”正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接受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李娅玲告诉记者,“只有经历了这段‘摸爬滚打’,我才能说自己在临床上真正具备了从医资格。”
  李娅玲2010年毕业于宁夏医科大学,“本科最后一年也安排了实习,但是忙于找工作或考研,真正用心在临床的很少。现在我很幸运得到了一流的培训和锻炼,将来无论到哪个医院工作,都有了一份底气。”她说。
  记者从上海市教委和卫生局了解到,上海在国内率先推出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临床医学人才“5+3”培养模式,即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作为最早开展的国家教育体制综合改革项目之一,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和上海中医药大学等试点高校迄今已经招录了3届共计1112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李娅玲就是其中之一。
  如今在上海,未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不能在临床工作。2010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层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全市挑选出39家优秀医疗机构作为培训基地,开展以临床实践为主的规范化、高标准培训,作为推动医改、为未来培养合格医生的重要举措。
  除了对培训对象和基地给予一系列保障、扶持外,上海紧接着启动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改革试验”。有关高校和培训医院共同组织研究生招生及住院医师招录。在培训期间,培训对象与培训医院签订培训暨劳动合同,被高校录取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定向”身份获得研究生学籍。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苦但是能学到本领”已成为1112名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住院医师研究生的普遍感受。学员们得到了培训基地和有关医学院校的双重培养,毕业时合格者可以获得“四证”,即研究生毕业证书、硕士学位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执业医师执照。
  “过去我们培养的医学硕士生、博士生会‘养小白鼠’,但不会开方开刀。”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告诉记者,“上海的这项改革为配合医改适时推出,在推进中又促进了教改,有利于推动我国硕士生教育由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并重的战略转变。”
  “一个合格医生的培养,必然是以在临床磨炼的时间为代价的。”上海瑞金医院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邵洁表示,“过去哪怕是硕士、博士,毕业后到了临床,也可能不胜任岗位需要,很多医生做插管时要请麻醉科医生会诊,骨穿时要请血液科会诊。现在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生动手的能力都大大增强,而这正是做一个好医生的基础。”
  今年5月,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全国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业内人士表示,这将有利于改变我国医学人才培养学制和水平参差不齐、重科研轻临床等弊端,从而更契合临床医生成长规律和医学教育规律。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