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人力资源
第四军医大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白大褂里是绿军装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4-5-20 点击次数:1960 来源:本站整理

   1 这导向那导向,选人用人是最大导向。之前,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的副教授刘军叶荣膺总后“科技新星”,让很多人没想到。因为她的竞争对手中,有在全球顶级实验室做访问学者的,有医疗技术创新填补领域空白的……

  该校人才评鉴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委戴旭光在校内推荐时投了刘军叶一票:“四医大的人,虽然是穿白大褂的,但时刻不能忘记里面穿的是绿军装。评价人才的第一依据,必须看是否有利于提升战斗力。刘军叶之所以胜出,是因为她的研究课题对战伤救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让搞军事科研的人才多出彩、有奔头!”校党委机关推出一揽子推进军事科研发展的计划,加大军事科研人才引进与培养力度,并在校园橱窗和校园网上大力宣传军事科研人员的风采。
  2 “只有经历了废墟中抢救生命、野战方舱中救治伤员的惊心动魄,才会真正明白军医这个职业的意义。”参加过抗击非典、汶川抗震救灾的西京医院院长熊利泽认为,实践历练是军事医学人才成长的必经阶段和必要条件。
  该校近年来组织博士参加万里边关行、边防海岛行、健康军营行等活动,抽调中青年骨干参加汶川、雅安、定西抗震救灾,组织百余名骨干苗子到基层部队代职。他们还与军兵种部队开展深度合作,在飞行场站、舰艇港口、发射阵地建立军事医学人才实践基地。此外,还选派数十名科研人员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派出百余名优秀人才赴国外院校和研究机构深造,在世界军事医学的大舞台上锻造和检验卫勤战斗力。
  3 “分类考核” “百人计划”等等,是副教授易蔚参加学校人才工作会议记下的人才培养新机制关键词。
  该校一改过于倚重SCI论文和基金课题等标志性成果的人才评价体系,重新修订人才分类评价机制,给教学、科研、医疗、技术保障4类人才设定不同跑道,实行综合打分、科学评价。30岁出头、从事基础教学的易蔚就是分类评价新机制的受益者。
  该校还建立了百名人才库,从研究方向、发展目标、助推举措等方面,分别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在经费资助、骨干补充、研究生招收等方面实行优先政策。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心理系教授苗丹民入选该计划后,学校全力支持他与空军部队联合攻关,保证了心理研究成果与部队战斗力提升的深层次需求有效对接。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