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人文服务
把床位资源从小口袋里拿出来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4-10-9 点击次数:2058 来源:本站整理

   2013年,浙医二院门急诊量350万人次,出院量9万人次,总手术量近9万台次。同时,浙医二院共占地40.2亩,核定床位2000张,可以说是国内同等规模、相同级别医院中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之一,需求和空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从有限条件中寻找效率?二院有几点做法值得关注。

  把床位放入医院大口袋
  为了缓解住院难问题,提高医院住院床位的利用率,二院从2010年5月开始探索全院床位统一管理,并推出术前检查服务。这意味着要击破传统“床位属于医生”的理念痼疾,把床位从医生的小口袋里拿出,放到医院的大口袋,统一调配。为此,医院做了诸多的配套措施,包括医护奖金分开、设立床位协调中心等。
  在多部门的努力下,至2013年2月,除监护室外,全院所有床位都由床位协调中心统一管理,不但确保了急危重症病人的收治,而且确保了医疗资源的公平利用。床位协调中心通过提供术前检查服务,为外科择期手术病人节约1天住院日。同时,床位协调中心通过全院的跨科安排,充分提高医院床位的利用率。以普胸外科为例,实现床位协调以后,平均降低待手术天数两天多。
  严准入 精服务 勤随访
  日间手术(Day Surgery)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一方面能让患者最大限度地缩短住院时间、降低院内感染风险、降低药物不合理使用、降低病人的各类负担,另一方面帮助医院降低平均住院日,加快床位周转,提高服务效率,节约资源和费用,实现患者、医院和政府共赢的目标。
  自2010年起,二院率先在心内科开展日间手术服务。医院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制订适应证筛选标准、准入标准、出院标准、病历质量控制和检查制度。到目前为止,已有20%的介入手术患者经过严格的筛选,做造影、放支架、射频消融等,当天就可以回家。
  2011年,医院通过多部门协作,开始在全院推行日间手术服务;2012年,在国内率先设立最大规模之一的日间服务病区,共有床位42张。并在实施过程中严抓质量关,关注“三个准入制度”,包括病种、病人和医生的准入。实践“三个评估标准”,包括术前评估、离复苏室前评估、离院评估。做到“三个随访”,包括术前随访、术后24小时随访、计划随访。
  目前,医院已纳入60个病种,各学科代表性的治疗与技术得到了充分展示,如外科腹腔镜单纯胆囊切除术、疝修补、胆道镜取石等。
  日间手术好处在哪里?有没有推广的可能性?据统计,日间手术与普通住院的平均住院日对比:声带息肉手术从原来平均住院的5.15天降到1天;关节镜半月板修补手术从5.34天降为1天;老年人易发的腹股沟疝从原来的6.21天也降为1天。对患者来说,减少患者费用,这确实是个好举措,每位患者少住一天院,包括医药费和生活费在内,起码可节省下近百元费用。
  让患者及时获得有效信息
  医患双方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常常诱发医患冲突。为了避免这类事情的发展,快速切入救治主题,二院首先做的是明确患者权利与义务,尊重患者,让患者得到充分有效的信息,并站在患者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在患者权利方面,二院规定患者有权在安全及隐私的医疗环境中接受诊疗;有权获得院内或院外其他专业人士的建议,并参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决定选择的治疗方式;有权复印病历、取得医疗费用明细清单;有权表达减轻疼痛、拒绝或终止治疗计划或在治疗开始后终止治疗,决定病危时是否心肺复苏等等。
  在信息公开上,医院开设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积极做到准确、及时传递医院信息。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