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探索:民办养老为何如此艰难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2-3-16
点击次数:2496
来源:南国都市报
今年1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的《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服务机构若干政策》,共出台了7大政策、16条具体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到我省养老事业中来。而且“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也写入了今年海南省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我省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那么海南省民营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的前景如何?目前,民办养老机构的困境是什么?
2月8日-11日,记者通过对多家民营养老机构进行了调查走访发现,大部分民营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纷纷表示,希望《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服务机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彻底解决当前“场地不固定,后续投资难”的问题。
政策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养老机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我省养老服务市场。
在今年两会陵水黎族自治县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省民政厅厅长苗建中说,今年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全省民政工作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民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续建省托老院,建设4所乡镇养老院,改扩建10所农村敬老院。将在陵水县召开现场会,促进全省养老服务设施加快发展。并加强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和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和灾害应急救援机制,不断提高民政社会服务水平。
根据《若干政策》规定,对社会力量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在7个方面予以政策支持,从前期的规划、土地,到建设的补助、税收,再到运营中的收费、医疗,进行全程扶持。
对已经投入运营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财政将按照实际收住人数(本省户籍)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运营补贴,对收住本地户籍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三无”人员和孤老优抚对象、贫困残疾人及低收入高龄、独居、失去行动能力等养老困难老年人的,财政每月给予100元寄养补助。
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养老市场
现状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2月8日,在海口某民办老年公寓过冬的北京大学教授毛德行接受记者采访时,引用苏轼《定风波》序中柔奴的话来表达其在海南度假养老的心情。他说,在海南住着心情舒畅,环境优美,这里便是我的故乡,春节也是在养老院过的。
在海南,像毛教授这样度假养老的候鸟老人的数量在逐年增多,而海南的民办养老机构少,而且多家面临亏损、资金困难等难题。
在养老事业社会化的趋势下,民办养老院的“民办公助”之路让一些企业家跃跃欲试,但仍处于观望状态。据了解,2010年海南省仅有6家民办养老机构,占全省养老机构数量的2.4%。在现有的6家民办养老机构中,有3家还面临亏损。据中改院调查结果显示,民办养老机构面临场地不固定,资金周转困难,医护设备及设施落后,服务人员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民办养老院经营情况如何?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海说,“我做养老院只是慈善行为,从2007年进入养老行业,3年后前期资金才全部回收,不靠其盈利,也不靠其养家糊口。”现在很多企业家也想投资养老行业,但目前的市场并不稳定,还存在很多变数,政府的扶持政策出台后,可能会有更多的人投资。
民办养老机构全省仅6家企业家仍在观望
困境1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民办养老院最担心出现医疗纠纷,那样会增加经营风险。李海表示,“老年人易发各种疾病,虽然在入院前,养老院会与家属签订相关协议,并对双方责任进行约定;但是老人出现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时,还是最头疼的事。”
大部分民办养老机构中,都曾遇到医疗纠纷,而因此产生医疗补偿。没有相关的法规规定双方的责权利划分,因此只能按照普通民事程序进行。而且大部分民办养老院没有能力成立医保定点医院,遇到医疗纠纷时往往无所适从。海口市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在政府大力推行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民办养老机构要存活,必须开展其他养老服务,本来公司规模就小,要是遇到医疗纠纷,很难正常运转。
医疗纠纷最头疼 经营风险大
困境2:场地不固定 后续投资难
一位准备投资民营养老市场的企业家表示,海南目前的民办养老院规模较小,且以租赁房屋为主,虽然启动快、投资成本低,但是没有固定性、保障性,更没有可持续发展性。他说,“如果政府从土地划拨、到银行信贷等环节都进行扶持,那么今年将是投资民营养老市场的好时机。”
“场地租金负担重,而且还不稳定,别人要求你搬走,你也得走,所以一直不敢做后续投资,没有土地使用权,一切都充满变数。”海口椰岛之家老年公寓负责人李海说,成立7年以来,租金每月1.45万元,在护理人员方面,高素质人才难求,且流动性较大。护理人员工作压力也很大,因为面临的是深夜或凌晨无法预知的死亡。
在记者走访中,有一些养老机构反映,未享受到应有的政策优惠,水电费依然按照商业标准缴纳,在银行信贷方面条件限制多,贷款基数受限。
困境3:候鸟老人季节性强经营不稳定
海南优良的生态环境,舒适的天气,成为大量候鸟老人避寒度假的圣地。但是,海南专门服务候鸟老人的服务产业发展缓慢。据省民政厅老龄办的数据显示,全省真正服务“候鸟老人”的养老机构只有3家,分别为三亚大茅山庄老干部休闲公寓,床位150张;三亚老年人活动中心,床位95张;海南(文昌)金太阳长者服务中心,床位220张。
3家养老机构中,旺季老人入住率都是100%,但是淡季的入住率不足5%,由于候鸟老人的季节性强,经营状况也不稳定。经营小型老年公寓8年的林先生说,“北方冬季延续长一点,老人最多住5个月,那剩下的7个月不可能闲置。所以大多数老年公寓,依然是以本地老人为主,外地为辅,这样才能维持经营,但是这样也很难做出特色。有很多老人今年来了,明年也许就不再来,也不可能将床位空着等。”
对此,曾在三亚开办老年大学的符先生表示,对于专门针对候鸟老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应在淡季时开拓其他服务产业,找准与养老结合相对紧密的行业,才能很好的对接。比如,在养老服务机构开办老年大学或者老年人保健中心。
潜力:特色养老服务产业前景广阔
在政府倡导“民办公助”的过程中,部分业内人士指出,海南应重视发展特色养老服务,将一些社会公益岗引入民办养老机构,并在员工培训和人才招聘方面给予扶持。
目前,大部分候鸟老人还是以居住在普通公寓和小区为主,候鸟老人大多为退休老人,家里经济条件好,就应该提高养老服务标准,发展定位上,要以中高端休闲度假为主,在解决老人住的同时,也安排老人参加一些文娱活动,或举行旅游活动。据海南省酒店与餐饮协会人士预测,特色养老服务产业将仅次于度假酒店的标准,政策扶持力度大,将会吸引更多的酒店企业家投资。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