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荒”加速编制备案管理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5-10-23
点击次数:2373
来源:本站整理
在近日召开的国家卫生计生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指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将是下一步公立医院改革的必答题,其核心就是要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真正能够建立起定岗定编不定人,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让医院的用人自主权能够落实。然而,落实用人自主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将用人自主权落到实处,考量着管理者的智慧和实践探索者的魄力。不过,如果真的将用人自主权还给了医疗机构,就真的能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来吗?其实也不然,这还需要医院管理者有一套留人的好机制。本期就让我们看看大家在实践探索中是如何落实用人自主权,并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的。
在备案编制总额内自主招聘
湖北省孝昌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医务人员总体待遇不高,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难,人才梯队断层,核心技术相对滞后。“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和“招聘人才身份难解决问题”成为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首要难题。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郑君安告诉笔者,前些年,医院引进了一批技术人才,但身份不明确、机制不活,导致专业人才结构失调、后备力量不足,人才流失严重,年流失中高级人才达4人以上。
在迈入改革的深水区后,2014年12月,成立了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孝昌县中医医院理事会、监事会。创新编制备案制管理,在备案编制总额内(原有编制人员按原编制制度管理),按标准分批次自主聘用具有从业资格的医师、护士、药师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必要的后勤人员,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实行“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以合同考核结果续聘晋聘,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医院可自行调剂备案编制
明确两家医院院长是编制备案管理和编制规模确定、实有人员规模控制的第一责任。根据工作需要,在不超出备案编制总数前提下,由县卫计局负责审核并报县编办备案同意后,可自行调剂备案编制。明确纳入编制备案制管理和实名制管理范围的人员必须是两家公立医院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属正式在编人员,不包括劳务派遣、政府购买服务和临时聘用人员。对超出县核定编制、编制规模聘用人员的,由县机构编制部门责令整改,视情节轻重向理事会提出处理建议,并按规定程序办理,情节特别严重、影响特别恶劣的,可直接提出解聘建议。落实用人自主权,以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为主体,预留一定比例岗位根据需要自行聘用人才,因岗设编、人岗分离,实行定编定岗不固定人。
备案制人员不在财政供养范畴
去年2月,县编办对两家改革医院人员编制数重新进行了核定,新增编制259名,其中县人民医院编制从680名扩增到900名、县中医院编制从30名扩增到69名,确定两家医院备案制管理编制290名,其中县人民医院280名、县中医院10名。2014年,孝昌县人民医院新门诊外科楼整体投入使用后,对全院干部实行竞聘上岗,聘任中层干部142名,引进高学历(研究生)人才2名。
今年3月,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自主推行急需人才公开招考和公开招聘,重新聘任中层干部164人,解决长期无正式身份骨干人才编制48人。
自从医院实行备案制管理后,对所有纳入备案制管理的人员与医院正式编制人员享受同工同酬,对纳入备案制管理的人员,明确界定不在国家财政供养范畴之内,县级财政不承担供养义务,工资发放一律由医院自己统筹安排。(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昌县卫生计生局)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