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经营战略
第八届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现场报道(一)
提交者:easyide 发表时间:2007-11-9 点击次数:8318 来源:本站整理

从八年前的不足百人的院长论坛到八年后的千名院长大聚会“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已经突破了主办方最初的创意,使这个论坛上的真知灼见通过参会院长们延伸到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这个论坛已经成为全国医院院长聆听高层声音、专家心声和实战心得的品牌

《中国医院院长》杂志作为面向中国医院院长的专业刊物把本次论坛的精彩发言整理成文以便让更多的资讯在医院管理者中传递

[政策篇]    社会效益PK经济效益

唐维新    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江苏省医院协会会长

“医院效益”一直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因为很多人把研究医院效益等同于研究医院经营,等同于研究医院如何赚钱!而且,目前的现状也的确是医院的经济效益取得了伟大胜利,社会效益严重受挫。
   
谈到医院效益,我认为必须强调社会效益优先,这是不容推翻的。在今年中央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中,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强调医院的社会效益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所以,我们的医院院长必须接受这个观点,思考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医院以及医院院长在加强医院社会效益方面应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也完全具备有所作为的条件。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是医院应该遵循的原则。医院作为提供特殊商品的组织,其根源就决定了它不能单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首先,医患关系不同于商品关系,医学知识的不对称决定患者很难成为“买方”,这种不平等的主体双方不可能进行公平交易,只能靠“垄断”方真诚的服务。其次,医学科学的高科技、高风险特征决定着医疗服务的不确定性,疗效好坏并不完全是“产品”是否合格的标准。最后,救死扶伤的服务宗旨也决定了医院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所以,医院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有利于病人的健康,而不能有害于病人健康,这就是医院社会效益的基本标准。
   
如果医院把社会效益优先的工作做得很到位,医院可能就要关门,就会没有饭吃,这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矛盾让很多院长感到头痛。我认为,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医院注重提高经济效益是必要的,因为它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医院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并不是多开药、乱收费,而是加强管理,在管理上出效益。医院要在管理上有所作为,可以在“多、宽、新”上下功夫。所谓多就是通过技术和服务的竞争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所谓宽就是把以单纯治病为主扩展到维护人的健康,拓展新的服务项目;所谓新就是按照健康消费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提供更多的“适宜产品”。
   
其实,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是一致的,社会效益提高了,经济效益就在其中了。毕竟,坚持社会效益优先是创造品牌、塑造良好形象的前提条件,它对医院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无形的支持。因此,只有两个效益同步,医院才能具有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

[声音篇]    医院管理≠医院改革

易利华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

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已经走过了八个年头,参会人数从第一届的几百人上涨到千余人,这也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这个论坛之所以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医院院长以及医院管理者,我想是在于这个论坛更侧重于把医院管理的知识转化为医院管理的能力。我们选择医院管理的策略研究作为本届论坛的主题,就是把医院管理的一般知识,转变为医院管理的方法,最终演化为院长的本领。
   
这八年来,每一年的主题都是一次深化,从最初的医院管理创新到医院现代化建设,到医院的经营管理,到医院的服务,再到这一次的医院策略研究,使我们的参会者回去以后就可以把所听、所看、所感变为自己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每年举办一次论坛,使我们的医院管理者在很多管理领域取得了一些共识,达成了医院管理的同盟。在深化医院改革的今天,有人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改革等同起来,有人认为医院只有公益责任没有经营责任。一时间,“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激化的医患关系,成为医院改革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在社会上的流行语和代名词。
   
事实上,不能简单地把医院管理和医院改革等同起来,也不能把医院改革和医疗体制改革等同起来。现实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我们医院管理的问题,也不是医院改革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体制的问题。比如公共卫生政策的失衡、财政补助的不足、社会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要求,这些都不是医院管理的问题。
   
当我们在评判医疗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时候,首先要对判断的对象有一个界定。对于医院,就要看医院事业有没有发展,医院技术开展得好不好,医院服务开展得好不好。至于公共卫生政策是否到位、是否平衡、财政补助够不够以及医保政策比例等问题,这都不是医院管理的问题,当然也不能把由这些问题引申出来的现象强加在医院身上。
   
从医院管理者的角度看,我们对医院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医疗环境、医疗特色是非常注重的,我们和广大的患者一样,都在努力把医疗工作做好。我敢肯定地说,几乎90 %以上的医务工作者都不希望自己不是在治疗病人而是在损害病人。现在之所以在社会上出现一些医患不和谐的问题,这和社会各领域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关,需要我们有更好的渠道来处理。
   
与其他区域的医疗体制改革不同,无锡的医疗体制改革更多地是在医院管理的框架和如何提高卫生资源利用上下功夫。首先,不能把医院管理和医院经营完全分离,因为管理更多是一种内部的控制,经营是一种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它本身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一是内部的组织控制,一是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医院管理者谈医院经营问题,并不是谈医院经济,也不是谈医院的盈利,而是谈医院外部环境的适应性,经营不能等同于经济。另外,医院的公益责任和医院的经营责任都是院长应当考虑的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属性,一是自然属性。这是医院的责任,也是管理者的责任。医院的经营和赚钱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因为医院的赢利是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前提的。
   
所以,作为一个院长,如果不能把自己的医院管理好,不能把自己的医院经营好,就不能说是称职的,同样也就无法承担医院的公益责任。

无限制的医院扩张应该终结

易学明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长

中国的公立医院在这二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公立医院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令人深思的问题,比如以床位多少论高低,以收人高低论英雄,尤其是愈演愈烈的医院扩张。
   
由于市场的需求,医院规模扩张已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扩张的形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医院自身的扩展,其扩展的动力来自于病人的需求和分科的细化。大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各个专科的划分越来越细,医院势必通过扩张来扩大空间以便容纳更多的患者以及更细化的专业。另外一种形式是医院通过合作、兼并、联合、集团化等方式打造联合团队,这种联合团队确实扩大了医院规模,而且盘活了存量、优化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

从一些方面来说,扩张能带给医院不少益处。但是,扩张到什么程度是医院需要思考的问题。扩张以后,是不是能够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扩张以后对医院的管理将带来什么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医院的规模应该适度,在适度的规模下通过增加服务功能,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因为,无限制的扩展并不能给医院的发展带来动力,反而会带来阻力。首先,无度的扩张会加重医疗的不公平性。如果大医院继续扩张,让原本应该在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处理的医疗问题都被大医院包揽下来,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让更多的患者在大医院看不上病,大医院的很多床位都被原本在一级、二级医院就能解决问题的病人占用着,使得该住进三级医院的病人住不进来。
   
其次,医院的扩张必然带来投人增加,容易导致医院债台高筑,“一届领导政绩,几届班子还债”在很多医院上演过,或者正在上演。贷款是能看到的借贷行为,还有很多无形的借贷很容易形成新的借贷关系,拖欠医药公司的费用就是一个例证。
   
第三,兼并后的扩张,会给医院的管理加大难度。因为兼并后的医院档次差别过大,信息又不对称,给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管理难度加大的直接后果就是医疗质量的下降,病人安全无法保障。所以,兼并应该慎重。那对医院来说,到底多大的规模是比较合适的?目前,对中国多大规模的医院投人产出效益最合适,还没有更深人的研究,我今天也说不上来。可我个人认为,三级医院普遍都在1500 张左右的床位已经是比较偏大的规模了。从国外研究显示,尤其是美国来看,他们的医院基本保持在300 500 800 张床位,很少超过800 张。当然,并不是说美国800 张床位就是标准,我们医院的1000 2000 张床位就不是标准,毕竟人口多、医院少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但是,到底多大规模对医院来说是比较适宜的?我看还是要因地而异。
   
医院是否应该扩大规模实质上是医院发展的战略问题。各医院应科学合理地确立医院规模,因地而异,因院而异,不要盲目扩大规模,盲目攀比,注重医院的改革效益,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