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行业资讯Industry information

首页>行业资讯>行业新闻
甘肃:三年内铺开护士岗位管理制度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3-4-25 点击次数:1618 来源:甘肃卫健委

  日前,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印发《甘肃省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底前,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完善护士岗位管理制度,构建护士分级、分层培训、按级上岗、优绩优酬、人事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医院管理咨询

  
  甘肃省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推动全省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护理事业发展相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推进完善护理服务体系,持续加强护士队伍建设,丰富护理服务内涵和外延,加快发展老年医疗护理,提升基层护理服务水平,推动护理高质量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护理服务。
  
  二、重点任务
  
  (一)完善护理服务体系
  
  1.优化护理资源布局。各地要组织开展护理资源和护理服务调查,结合人口结构变化、疾病谱特点及群众医疗护理服务需求及供给情况,优化调整护理资源布局结构,切实发挥大型医院优质护理资源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完善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的护理服务体系。
  
  2.增加护理服务供给。各地要根据辖区医疗资源富余情况盘活相对闲置的医疗资源,结合基层护理服务职责定位,增加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护理、安宁疗护等服务的床位数量,有条件的医疗机构结合实际开展家庭病床、居家护理服务,有效扩大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居家护理等服务供给。将医疗资源丰富的市区内有一定规模、床位利用率不高的二级医院进行结构和功能调整,转型为护理院、护理中心等;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等;进一步放宽社会力量准入条件,引导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护理院(站)、护理中心、安宁疗护中心等。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省委、省政府“放管服”“最多跑一次”要求,切实落实“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全力做好老年护理相关医疗机构和床位的设置审批工作。2025年底前,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50%。
  
  3.健全护理联盟体系。各市州依托辖区综合实力强、护理学科水平高的三级甲等医院,通过护理专科联盟等协作方式,建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功能定位明确的护理联盟服务体系。通过省市县各级联盟医院的分工协作,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功能定位提供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三级医院主要提供疑难、急危重症患者护理,加强护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级医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护理院、护理中心、康复医疗中心、安宁疗护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主要提供老年护理、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等服务。健全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转诊机制,畅通转诊流程。
  
  (二)强化护理队伍建设
  
  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各地要根据医疗机构医护比、床护比相关规定及辖区医疗护理需求,重点对老年、急危重症、儿科、麻醉、中医、精神、传染病、安宁疗护等护理需求量大的学科增加护士配比;要将医疗机构床护比指标纳入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及重点专科评审验收内容,确保临床一线护理岗位的护士数量,临床护理岗位护士数量占全院护士数量比力争达到95%。2025年底前,执业(助理)医师与注册护士比逐步达到1:1.35;三级综合医院、肿瘤、妇产等专科医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逐步达到0.41:1;二级综合医院病区护士与实际开放床位比达到0.37:1。
  
  2.开展分级岗位培训。加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提升医疗机构专科护理能力,增设传染病、康复等紧缺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重点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儿科护理、重症监护、传染病护理、康复护理、急诊急救等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岗位培训;依托护理质控中心、护理专科联盟和省护理学会等平台机构,分类、分级、分层开展护理管理、护理技能培训等工作。各市州围绕基层护理服务内涵和要求,制定培训计划大纲和能力提升评价标准,持续开展基层护士能力提升培训考核工作;省级护理专科联盟牵头单位组织开展市县级医疗机构护理能力培训工作;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参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持续开展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
  
  3.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通过护理专科联盟建设,建立健全护理专科联盟对口帮扶机制。通过下沉或输出管理、培训、技术等方式,将护理适宜技术引入基层,切实推动省市级医疗机构优质护理资源下沉,提升县级医院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同质化,积极发挥基层护士在健康管理、母婴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促进、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优化岗位管理策略
  
  1.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医疗机构在设置护理岗位时,应按照“科学管理、按需设岗、岗不虚设、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做到人、事、岗三者匹配。2023年底前,省护理学会要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完成护理单元护理岗位需求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进一步优化护理岗位设置,临床岗位设置要以患者为中心,非临床岗位设置要以临床为中心,重点对急诊急救、危重症护理、老年护理等专科,以及手术室、麻醉科、新生儿室等特殊岗位增加和扩展岗位数。医疗机构要根据临床科室特点、患者病情轻重和临床护理工作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配置数量适宜、结构合理的护士。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护理资源动态调配机制,提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资源的应急调配。
  
  2.推进护士岗位管理。有序推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护士岗位管理,促进全省护士队伍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可持续发展。2025年底前,省护理学会指导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建立完善护士岗位管理制度,落实护士岗位管理,构建护士分级、分层培训、按级上岗、优绩优酬、人事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实施科学的护士评聘考核和绩效考核,实现护士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进一步完善护士队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引导护士立足护理岗位,深耕临床护理实践,切实提升护理服务能力。
  
  3.优化绩效评价体系。推动实施护士定期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与护士岗位聘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个人薪酬挂钩。进一步完善以患者健康为核心的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护士岗位绩效考核突出岗位职责履行、临床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范、医疗质量安全、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等指标,注重临床表现和工作业绩,增加风险系数、技术难度等,逐步细化考核指标维度,并向工作量大、技术性难度高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形成有激励、有约束的内部竞争机制,促进考核的客观公正,实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保障和维护护士合法权益。
  
  (四)提升护理服务能力
  
  1.夯实责任制护理。医疗机构要以切实解决患者需求、促进患者康复为目的,细化完善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标准和内涵。要引导护士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服务,增强主动服务和人文关怀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尊重和保护患者隐私,关注患者的不适和诉求,并及时提供帮助,夯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提升患者满意度。
  
  2.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拓宽护理服务模式,深化护理服务内涵,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护一体化、多学科合作护理模式。三级医院结合实际在门诊设立专门区域,为造口、压疮、腹膜透析患者及实施PICC等特殊群体提供护理技术支持和“一站式”护理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根据自身专科特点开设护理专科门诊、专病、慢病管理等护理服务,满足非住院患者或出院患者的居家康复和延续照护等护理服务。
  
  3.持续提升护理质量。建立健全护理质控组织体系,发挥质控组织作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护理质量,2023年底前,所有县成立县级护理质控中心;健全护理风险防范体系,严格落实护理核心制度;制定各级各类护理质控标准,持续改进质量指标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护理质量监控信息系统,规范质控管理程序,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细化、标准化、同质化护理质量管理。组织开展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护理敏感指标培训及护理质量数据信息采集工作,挖掘数据内涵质量,形成分析报告,指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五)加强护理学科建设
  
  以国家护理重点学科为引导,以满足重大疾病、重点人群的临床护理需求为导向,推进省级护理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围绕强基层、广辐射的服务宗旨,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加速提升基层护理学科水平;积极引导护理工作者探索护理工作中的客观规律和内在机制,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利用3年时间,逐步打造一批整体实力较强,专科特色突出、专业水平较高的优秀护理专科团队,示范带动促进我省护理学科发展。
  
  (六)拓宽护理服务范围
  
  1.落实老年护理服务。加快落实老年护理服务,强化老年护理服务护士的培训,增加老年护理人力资源,积极适应老龄社会需求;制定老年护理服务目标任务和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服务及技术标准,加大老年护理服务行为规范管理和质控力度,提升老年护理专业技术水平。医疗机构按照分级诊疗要求和功能定位,根据老年患者疾病特点、自理能力情况以及多元化护理新需求等,增加老年护理服务供给。积极开展老年护理服务需求评估工作,根据评估情况,按需分类为老年患者提供专业、适宜、便捷的护理服务。
  
  2.开展居家护理服务。开展老年护理服务试点,推动老年居家护理发展,加快发展老年居家护理服务和长期照护。鼓励符合条件的试点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护理”、家庭病床、上门护理等方式率先开展居家医疗护理服务,及时向社会公布试点医疗机构名单并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行为。有条件的试点医疗机构在为慢性病老年患者开具出院医嘱和康复指导建议时,明确其出院后常用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项目和频次等,并协助老年人对接所在区域的居家医疗护理服务机构,为老年患者提供方便。
  
  3.推进安宁疗护工作。各地按照《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结合分级诊疗要求和辖区内群众需求,增加安宁疗护中心和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数量。支持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开设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在肿瘤科、疼痛科、老年医学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设立安宁疗护床位。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或设立安宁疗护病区,满足老年肿瘤晚期等患者的需求。落实《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及相关技术标准,完善安宁疗护相关护理流程、工作制度等,规范从业人员实践行为。加强安宁疗护专业人员岗位培训及继续教育,开展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切实提高生命终末期患者的安宁疗护质量。支持将安宁疗护纳入居家医疗服务项目,开展居家上门安宁疗护服务。2025年底前,所有市州全部开展安宁疗护工作。
  
  4.推进中医护理发展。加大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力度,依托中医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等平台,有序推进中医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中医辩证思维的护理骨干人才及中医护理学科带头人。推进中医护理门诊建设,推广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健全完善中医护理常规、方案和技术操作标准。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持续提升中医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促进中医护理进一步向基层和家庭拓展,向老年护理、慢病护理领域延伸,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健康服务需求。
  
  5.创新护理服务模式。鼓励医疗机构积极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延续护理、上门护理等。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可借助远程医疗等形式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居家。2025年底前,三级综合医院全部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
  
  (七)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
  
  各地各医疗机构充分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结合发展智慧医院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等要求,着力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探索建设具备护士人力调配、岗位培训、绩效考核、质量改进、学科建设等功能的护理管理系统,逐步实现护理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护理工作纳入本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安排部署,同步推动实施。要夯实工作责任,加强调度督导,及时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有关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二)加强监测评估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做好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中期评估工作,定期监测评估工作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省卫生健康委将每年对各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监测评估,2025年组织开展终期评估,视情适时对各地推进实施情况进行通报。
  
  (三)及时总结推广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实际贯彻落实重点工作任务,在推动实施过程中,注重总结经验,分步推广实施。省卫生健康委将对地方创新典型经验进行交流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全省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实效。
  
  (四)注重宣传引导
  
  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和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平台,做好全省落实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的舆论引导。要注重宣传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护理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管理咨询  http://www.yyjg.net



  相关推荐:
  
  上海市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加快推进国家中医药综改示范区建设

  2022年1-10月全国医疗服务及费用情况公布,二三级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均上涨
  
  医保基金监管“组合拳”,让“欺诈骗保”无处遁形
  
  2023年医疗应急工作要点明确!
医院管理咨询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