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有6500支医疗应急队伍,覆盖所有省份紧急医学救援基地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3-7-4
点击次数:1483
来源:国家卫健委
我国人口众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较大,同时也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还有一些事故和社会安全事件等,这些突发事件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健康。在处置这些事件过程中,“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理念贯穿始终。7月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医疗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情况。
我国共有6500支医疗应急队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在医疗应急救治基地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省规划布局基础上,规划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进一步提升大规模收治伤病员的定点救治能力。在医疗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建成了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同时也指导各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应急队伍,共计6500支。队伍类别包括了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伍以及核辐射医疗应急队伍,基地和队伍一同形成了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核心力量”。
在专家力量层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从全国遴选了一批权威专家,成立了“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急诊、重症、呼吸、烧伤、骨科、儿科、心理等22个专业,总计接近540人。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之后,能够更加迅速按类别类型,高效调派国家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已全覆盖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是提升医疗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支撑。“十三五”末,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同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全覆盖,每个省份都依托一家省域内综合实力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高的公立医院作为基地建设单位。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该院是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全球最高级别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救援队,已参与多起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获批成为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后,根据地处西部的地理特点,又有地震高发特点,因此基地定位的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地震救援、二是高原救援、三是雪域救援,以此为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来加强建设。在过去基础上,重点建设四个方面:首先是要建设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体系,实现智能化指挥。二是建立培训演练基地,要建立实时培训基地,做到日常演练。三是建立航空救援体系,形成立体式救援体系。四是批量伤员集中救治基地。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地震、泥石流、山体垮塌等地质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以及高原、山地、雪域等地域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十四五”期间,全国将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
郭燕红介绍,国家医疗应急队伍是为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准备的“移动医院”。每支队伍自成完整的救治体系,拥有门诊、住院、手术、检验检查及相应的信息指挥、后勤保障等单元,能在灾害、灾难现场迅速展开,相当于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无需其他支援便可独立开展救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建成了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其中5支国家队成功通过了世卫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认证,成为世界上国际应急医疗队伍最多的国家之一。
“十四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计划在原有的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基础上,增加队伍类别,依托传染病综合救治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结合重大疫情防治基地建设,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队员包括呼吸、感染、重症、院感、影像、检验等专业医护人员,配备重症救治等单元,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疫情救治需要。
基层能力提升和信息化建设是未来重点
基层的医疗救治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快、准和高质量。未来,如何推动基层医疗应急队伍建设?郭燕红表示,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一共有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有4516支。我们把这些小分队叫做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所谓背囊化,一个是箱子,一个是双肩背,事先准备好了医疗物资、信息通讯以及相应保障设备,医疗应急小分队既可以随着急救车到达一线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对于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也可以不依赖于机械化车辆到达现场。比如,去年泸定地震,在地震发生30分钟内,背囊化医疗小分队已经到达现场,不仅第一时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而且把一线受灾情况第一时间传回,为后虚调集医疗力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信息。
下一步,一方面在全国各省份以市县医疗机构为依托,开展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小分队由紧急医学救援、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各个基本单元组成,根据突发事件类型、级别进行模块化编组,并具备中短途快速反应能力、短途处置能力、野外自我保障能力等。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和演练,结合地方突发事件特点,完善各类突发事件救援预案;加强队伍演练,提升医疗应急队伍应急响应和协同工作的能力,未来依托区域内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大传染防治基地开展全链条、全要素的应急实战演练。
医疗应急救援需要反应快速、力量投放精准。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救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介绍,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数字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在日常医疗救援方面,打造“浙里急救”应用,与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归集急救车辆、人员、机构、任务、AED分布等相关数据,通过重组急救资源、重建服务模式、重构服务流程,打造全省院前急救“一张网”,“120”受理时间平均缩短30秒,指令下达时间平均缩短1分钟,急救反应时间平均缩短2分钟,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提升1.5个百分点,定位准确率提升30%,赢得宝贵的“急救黄金时间”。在重大事件医疗救援方面,建设“浙江省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公安、消防、院前急救、网信舆情监测等应急网络实时数据,推动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业务流数据流“双流合一”,实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感知预警和实时监测,同步做出医疗应急反应。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5大关键信息需了解
国家医保局:年底前初步实现智能监控“一张网”
国家医疗保障局曝光台2023年第四期曝光典型案件(十例)
四川:中医“沃土”变身综合改革“示范田”
我国共有6500支医疗应急队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在医疗应急救治基地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省规划布局基础上,规划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及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进一步提升大规模收治伤病员的定点救治能力。在医疗应急队伍建设方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财政部建成了40支国家级医疗应急队伍,同时也指导各省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医疗应急队伍,共计6500支。队伍类别包括了紧急医学救援、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伍以及核辐射医疗应急队伍,基地和队伍一同形成了国家突发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核心力量”。
在专家力量层面,国家卫生健康委从全国遴选了一批权威专家,成立了“国家医疗应急专家组”,涵盖急诊、重症、呼吸、烧伤、骨科、儿科、心理等22个专业,总计接近540人。重大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之后,能够更加迅速按类别类型,高效调派国家专家赶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工作。
对于下一步如何补齐短板,郭燕红表示,一是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将建设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扩充中毒救治基地。到“十四五”末,计划将国家医疗应急队伍由目前的40支增加至60~70支。在扩容的同时提升能力和水平,比如,配备必要的移动化设备和治疗单元,满足紧急医学救援的工作任务。为了应对重大疫情的医疗救治工作,计划组建重大疫情救治队伍,提升重大疫情发生之后的重症救治能力。除了国家层面的基地和队伍建设,同时要求各省要形成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二是建设国家省、市、县立体化医疗救援的指挥调度体系和信息系统,集中力量开展一些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强化日常培训和演练,推动我国医疗应急能力向着高质量、科学化、专业化、精准化方向发展。三是加强信息监测和应急值守。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已全覆盖
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是提升医疗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支撑。“十三五”末,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一同推进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实现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项目全覆盖,每个省份都依托一家省域内综合实力强、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和技术水平高的公立医院作为基地建设单位。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为例,该院是世界卫生组织认证的全球最高级别非军方国际应急医疗救援队,已参与多起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介绍,获批成为国际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后,根据地处西部的地理特点,又有地震高发特点,因此基地定位的重点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地震救援、二是高原救援、三是雪域救援,以此为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来加强建设。在过去基础上,重点建设四个方面:首先是要建设紧急医学救援指挥体系,实现智能化指挥。二是建立培训演练基地,要建立实时培训基地,做到日常演练。三是建立航空救援体系,形成立体式救援体系。四是批量伤员集中救治基地。通过这四个方面来进一步提升地震、泥石流、山体垮塌等地质灾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以及高原、山地、雪域等地域的紧急医学救援能力。
“十四五”期间,全国将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
郭燕红介绍,国家医疗应急队伍是为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准备的“移动医院”。每支队伍自成完整的救治体系,拥有门诊、住院、手术、检验检查及相应的信息指挥、后勤保障等单元,能在灾害、灾难现场迅速展开,相当于一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无需其他支援便可独立开展救治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建成了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其中5支国家队成功通过了世卫组织国际应急医疗队认证,成为世界上国际应急医疗队伍最多的国家之一。
“十四五”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计划在原有的40支国家医疗应急队伍基础上,增加队伍类别,依托传染病综合救治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结合重大疫情防治基地建设,在全国布局20支左右重大疫情医疗应急队伍,队员包括呼吸、感染、重症、院感、影像、检验等专业医护人员,配备重症救治等单元,满足国家和区域重大疫情救治需要。
基层能力提升和信息化建设是未来重点
基层的医疗救治工作直接影响到整个事件医疗应急工作的快、准和高质量。未来,如何推动基层医疗应急队伍建设?郭燕红表示,现在国家、省、市、县各级医疗应急队伍一共有6500多支,其中县区级有4516支。我们把这些小分队叫做背囊化医疗应急小分队,所谓背囊化,一个是箱子,一个是双肩背,事先准备好了医疗物资、信息通讯以及相应保障设备,医疗应急小分队既可以随着急救车到达一线进行医疗救治,同时对于一些地形比较复杂的,也可以不依赖于机械化车辆到达现场。比如,去年泸定地震,在地震发生30分钟内,背囊化医疗小分队已经到达现场,不仅第一时间开展医疗救治工作,而且把一线受灾情况第一时间传回,为后虚调集医疗力量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信息。
下一步,一方面在全国各省份以市县医疗机构为依托,开展背囊化基层医疗应急小分队建设,小分队由紧急医学救援、中毒处置、心理救援等各个基本单元组成,根据突发事件类型、级别进行模块化编组,并具备中短途快速反应能力、短途处置能力、野外自我保障能力等。另一方面加强培训和演练,结合地方突发事件特点,完善各类突发事件救援预案;加强队伍演练,提升医疗应急队伍应急响应和协同工作的能力,未来依托区域内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重大传染防治基地开展全链条、全要素的应急实战演练。
医疗应急救援需要反应快速、力量投放精准。信息化技术在医疗救援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俞新乐介绍,近年来,浙江充分发挥数字化建设方面的优势,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在日常医疗救援方面,打造“浙里急救”应用,与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协同,归集急救车辆、人员、机构、任务、AED分布等相关数据,通过重组急救资源、重建服务模式、重构服务流程,打造全省院前急救“一张网”,“120”受理时间平均缩短30秒,指令下达时间平均缩短1分钟,急救反应时间平均缩短2分钟,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提升1.5个百分点,定位准确率提升30%,赢得宝贵的“急救黄金时间”。在重大事件医疗救援方面,建设“浙江省卫生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公安、消防、院前急救、网信舆情监测等应急网络实时数据,推动全省卫生应急工作业务流数据流“双流合一”,实现突发事件第一时间感知预警和实时监测,同步做出医疗应急反应。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2023年医保目录调整工作正式启动!5大关键信息需了解
国家医保局:年底前初步实现智能监控“一张网”
国家医疗保障局曝光台2023年第四期曝光典型案件(十例)
四川:中医“沃土”变身综合改革“示范田”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