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多张床位,年门诊量380万,国内首家通过3次JCI评审的医院。从学科上讲,华山医院的特点是大专科、小综合。 与上海其他三甲医院动辄2000+床位相比,只有1200多张床位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下称华山医院)只能算是一家"小"医院。如此小的规模,年门诊量却达380万,并高居全国医院第八位(2016复旦最佳医院排行榜),其背后一定蕴藏着"大"智慧。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告诉健康界,华山医院的秘诀是,避开竞争激烈的热门专科,做大"小"专科。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众所周知,上海医科大学在历史上是知名大学,而作为其附属医院,华山医院占据着天时、地利,就像华山医院副院长马昕所讲的那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种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优势上。华山医院每年的生源不断。大批实习、进修的医生来到华山医院学习,并且大部分人最后都留在了华山医院工作。俗话说,好刀用到刀刃上。华山医院人尽其才,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发挥最大价值。在采访中,马昕多次强调,华山医院是一家注重文化传承的医院,前辈给华山医院打下了夯实人才基础,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华山医院才有今天的地位。除了好的传承、优秀的人才,华山医院对自身学科发展有着精准定位,在追求医疗质量安全的同时也将员工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不走寻常路:做强"小"学科
从学科上讲,华山医院的特点是大专科、小综合。华山医院的强学科往往是其他医院比较小的学科,如传染科、皮肤科、神经内科。学科虽小,但做得风生水起。在复旦大学专科排行榜上,华山医院传染科、皮肤科位居第一,神经内科位居第二。华山医院为何要独辟蹊径?"这与历史传承分不开。"马昕说,"每一个学科都做大做强,是很难的,华山医院就要发展一些独特的学科,做其他医院不愿做或发展不强的学科,拾遗补缺。未来医院的发展,就应该每家医院各有特色,方便病人看病。"
一花独放,不如百花齐放。华山医院管理者认为,人应该集中精力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医院发展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专注一个领域,做深做透,只有这样,才利于医院的发展。木桶原理告诉人们,只有补上最短的一块木板,才能盛更多的水。华山医院的学科发展却择其相反之路,把最长的一块木板变得更长。
借JCI评审提升医院整体水平
作为一家拥有109年历史的老院,将JCI理念成功引进、着陆是华山医院管理者一直追求的一个梦想。当时华山医院面临着医疗场所狭小、专业人才匮乏的危机,而参加JCI认证正是进行医院流程全面再造,构建科学目标体系,摆脱危机的绝佳契机。2007年,一场改革开启,JCI认证的过程也是华山医院院长丁强务实风格的最佳诠释。为转变医护人员的观念和行为,医院在每个科室设置一名JCI联络员,要求他们必须接受培训,培训完后反哺科室其他人员。院周会上也加入了对每个科室的变革成效梳理,对改进不利的科室进行点名。作为JCI的亲历者,马昕谈到,"刚开始做JCI时,我们不愿意暴露不好的问题,但慢慢发现这样不对,评审员的目的不是扣分,而是帮助你发现问题。"上至管理者下至医务工作者,有了这样的觉悟后,对JCI不再抵触。
"病人安全第一"、"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证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连贯性和同质性"是JCI的定位,华山医院将其践行到实践中,细化成14个章节、329条标准、1159项测量要素。4000多份员工档案、259项医院制度、所有的诊疗常规,140余项"知情同意书"格式,20多个领域的质量控制指标。三年的付出和艰辛努力,2010年,华山医院通过了JCI评审,并成为国内首家通过JCI评审的大型公立医院。
管理不强势未必是坏事
医疗安全是基石,在安全的前提下,追求高质量和技术,是医院努力的方向。此外,医院还应有更高的情怀,营造安全的氛围,提升病人满意度,让医生拥有获得感。这也是华山医院管理者一直秉承的管理理念。"近来,医患关系紧张,很多地方出现了伤医事件,医生的安全没有得到保障。如果一个医生没有安全感,他是不可能给病人看好病的,最终还是病人倒霉。"马昕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营造安全文化,做一家温情的医院,是华山医院管理者一直努力追求的。
在医院,护士、医生难免会受到委屈,当受到委屈时,特别是挨骂、挨打时,华山医院医务处工作人员会第一时间赶过去,安抚他们。在改善员工满意度上,医务处处长王惠英说,华山医院现在每一项医疗服务的改进,都以不增加员工工作量为前提。这需要管理者的智慧。而对于一些必须要增加的工作量,则简单直接,增加人力。每个人都会犯错,医生也不例外。当犯错时,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医生至关重要。马昕坦言,自己是临床出身,也犯过错,知道犯错的滋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管理者,是要批评医生,但不要雪上加霜,也要反思为何出现这样的问题,看能否通过系统改进,让这类错误不再发生。"
践行红十字会使命
每一位进入华山医院的员工都会接受这样的一个培训--华山医院是中国红十字会的总院。"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大家心里清楚自己的使命。"马昕说,"每一位进入华山医院的人,都要时刻准备着。"在华山医院,一个电话打来,收拾行囊马上出发,奔赴救灾现场,是常有的事。6月23日,盐城龙卷风席卷而来,接到命令后,华山医院2小时整装完毕。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仅两天,华山医院的第一支医疗救援队即进入灾区,成为上海市首支进入灾区的医疗队伍。震后10天,由华山医院与德国医疗专家组建的拥有120张床位的中德野战医院成立。而地震发生时华山医院院长丁强上任仅4天。5月14日到8月7日,华山医院共输送了14支医疗救援队。丁强则多次奔走于上海和四川两地现场办公,统筹协调。
王惠英说,就在前不久华山医院组织医疗队进行了一次体能拉练。"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马昕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埃博拉病毒爆发时,华山医院接到任务后,分给了各科室,医生们踊跃报名,尤其是感染科医生。虽然有生命危险,但他们毫无畏惧。他们觉得,作为一名感染科医生,参与到埃博拉病毒的防护和救治,是一种至高荣誉。他们甚至力劝其他科室医生把机会让给他们,说自己是专业人士,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医生有这样的境界,与医院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