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人文服务
有时候,更让患者不安的是医生的话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17-11-28 点击次数:1898 来源:健康报

  医生为患者解除疾苦,除了药片、手术刀外,还需要掌握一个更重要的手段——语言,即“话聊”。可惜,今天的医疗现状缺的就是“话疗”。患者找医生看病,连症状都没说完,药方就打印出来了。大医院人满为患,很多医生看一个病人就只花几分钟时间,根本没时间和患者沟通,有的医生和患者能说上几句话,也往往说的是吓人的话,让患者听了惴惴不安,徒增恐惧。医生不给患者讲光明、讲希望,不是因为病患没有光明、没有希望,而是很少有医生去想什么对患者来说是光明与希望。

  以我所经治的患者为例,很多情况下,他们的病情并没有严重到危及生命的程度,但诊治医生的话,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有一位中年女性,是很有成就的企业家,近期出现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失败,电击后很快病情复发,用胺碘酮治疗后出现症状明显的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因此陷入绝望,以为自己的病无法医治。她越紧张,心房颤动就犯得越频繁,以至于到了“只要一想到该犯了,马上就犯病”的地步。她在一些医院就诊时,听医生讲心房颤动如果不消除的话,很快会导致心力衰竭。超声报告显示,她左心房大,左心室舒张功能不良。听了医生的话后,患者整日卧床想病,以致生活不能自理,连走路都很困难。

  还有一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了梗死相关血管,还有两支分别狭窄为50%和80%的病变,他不想再做支架了,又担心不做会出事。而且,医生跟他讲的都是“不做支架,随时都有犯病的风险”。患者与家属左右为难,痛苦不堪。

  我在门诊中,经常遇到类似情况的患者——让他们不安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医生说出的话。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充分的“话疗”,才可能让他们对自身疾病和防控措施做到心里有数,并最终走出困境,在此基础上,再对症下药。对那位心房颤动的患者所出现的紧张、焦虑等,我们进行抗焦虑治疗。之后的两周多时间里,她的心房颤动未再发作。那位开通了梗死相关血管后还剩下两支血管病变的患者,经运动心电图评估,无心肌缺血,我们不建议也没有给他再做支架。在了解到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后,他又能安心自己驾车了。

  医生职业最需要同情心与责任心,尤其是对于心内科、心外科医生而言,我们既要关注患者的心脏,也要重视患者的心理,还要重视随访,多传递给患者面对慢病的信心与能力,才能让患者的身心得到疗愈。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