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经营战略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战略目标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7-5-16 点击次数:2904 来源:本站整理

   《礼记•大学》八目中首次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概念,然由于《大学》未在其后作出训诂之意,也无任何先秦古籍可考,遂使「格物致知」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百家争鸣的聚讼之地。广东有名的抗癌之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是全国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基地之一。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徐瑞华继承肿瘤防治中心优秀文化基因,始终坚守着自己「格物穷理」的信念,将科研作为中心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前任曾益新院士开拓的良好基础之上,带领中心向着建成「国内三最、国际一流」,即国内专科布局最全、服务规模最大、诊疗水平最高,综合实力国际一流的肿瘤中心的宏伟目标不懈努力。

 
  东风东路最靓丽风景线
 
  院长徐瑞华介绍,中心前身系华南肿瘤医院及肿瘤研究所,创始人分别是新中国临床放射学奠基人谢志光教授和现代病理学开山鼻祖梁伯强教授。早在1948年,谢志光放弃了在北京工作的优厚条件,来到岭南大学,致力于研究X线诊断和放射治疗技术;很快,他又关注到了当时已经严重影响人们健康,但诊治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肿瘤问题。英雄所见略同,在时任医学院院长柯麟的积极支持下,谢志光、梁伯强于1964年春先后创办院、所。
 
  经过几代人的积累,中心从仅有职工163人、床位80张的小型院、所发展成为有2500多名职工、1500多张床位,集国家级重点学科、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为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防基地,综合实力位居肿瘤专科医院前三甲,科技实力稳居前两位。
 
  一代代的肿瘤防治中心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家园建设中,现代化的医教研综合大楼与放射治疗中心先后落成,如今的肿瘤防治中心,犹如一艘扬帆起航的大船,矗立在东风东与先烈南两条道路交汇的三角地带;两栋双星子座式的现代化医疗科研大楼以空中连廊相接;亚洲一流的放疗中心红色小楼,掩映于花草绿树之间……中心获得了「东风东路最靓丽风景线」的美誉,徐瑞华院长自豪地说。
 
  中心不仅致力于改善就医与工作的环境,医疗设备引进、后勤服务工作同样可圈可点。目前的放疗中心软硬件条件堪称亚洲一流,拥有加速器12台(包括TOMO治疗机1台、VersaHD治疗机1台)、近距离治疗机1台和模拟定位机6台(MR模拟机1台,CT模拟机2台,常规X线模拟机3台),有放疗计划系统医生工作站75台,能够开展各类先进放疗技术,精确放疗比例超过96.67%。中心还率先在国内肿瘤医院中引进手术机器人应用于多个专科的手术,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开展质子治疗技术。
 
  而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上线,实现了通过信息化技术提高患者服务质量、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提高人员工作效率的目标。目前,中心的信息系统在进一步的升级、优化中。后勤保障上,为提升职工的幸福指数,中心将职工饭堂服务外包给专业的管理公司经营,采取自助式取餐形式,菜谱每周更换。徐瑞华院长动情地说道:「职工平时工作非常辛苦,一定要让大家吃好!」
 
  目前,中心正在打造涵盖了安保、运送、保洁等所有物业管理的「一站式后勤服务中心」,致力于为临床一线人员提供更便捷的后勤服务。从管理的种种细节可以窥见,中心注重将人文关怀落到了实处。正是得益于优雅的工作环境、便捷的后勤服务,中心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医疗人才。
 
  人才「金字塔」是如何炼成的?
 
  谈到中心的人才建设成绩,徐瑞华院长如数家珍。目前,中心已拥有10位千人计划人才、5位长江学者,9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以及2位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心在医疗、科研、教学全方位的累累硕果,与其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科研管理制度密切相关。近十年来,中心通过实施「三大计划」、「十大举措」,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形成了「金字塔」梯队。
 
  通过培养与储备青年优秀人才,致力于人才孵化,实现「塔底」储备队伍的「展翅计划」。中心在过去的10年,出台了一系列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包括「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出国境培训管理办法」、「临床医学科学家培养计划暂行办法」等,培养造就了一支优秀青年人才队伍。
 
  同时,为防止中山大学系统定向招生造成人才队伍僵化,中心不断在人才队伍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人才准入门槛,引进外来人才。一系列人才「孵化」计划,让中心的青年人才树立了「人心向学」的理念,走上崇尚科学,崇尚研究,崇尚进步,追求精益求精的轨道,青年人才高地建设初具规模。
 
  实施「课题负责人制度」和「主诊教授负责制」,凝聚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及在本学科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学术骨干,完成「塔中」力量的「腾飞」。为了解决原有科研体制中存在的人员、资源上的分配不均问题,促进科研工作开展,2002年,中心在时任中心主任曾益新院士的带领下,正式组建基础和临床研究课题组,实行课题负责人制度,也即是以科研课题为基础的PI科研组织管理模式。近年来,课题负责人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宽松和公平竞争的科研工作环境进一步加强,打造出了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高效率的研究平台,不断扩大了中心的国内国际影响力。
 
  徐瑞华院长谈到医疗资源整合时表示,2010年,中心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对资源进行统筹管理,打造了以病种为单位集合而成强有力的诊疗与科研团队,正式实施主诊教授负责制,每两年一届,由医院组织公开竞聘。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中心进一步细化了主诊教授岗位竞聘程序,把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个方面的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主诊教授组中,从而整合信息及医疗资源,实现工作效率与学科综合实力的提高。
 
  支持与培育一批肿瘤医学领域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组建大团队、筹建大平台、冲击大项目,形成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引领「塔尖」杰出人才的「领航」。中心从1997年起实施引进人才计划,曾益新院士作为引进的第一批人才,大力推动人才引进工作,并得到中山大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人才引进打破了学科的封闭性和壁垒性,中心吸引和聚集了一批国际化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如今,中心已通过中组部「千人计划」引进9名精英人才,并通过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38名中青年专家,更首次引进外籍临床医师及外籍行政管理人员。徐瑞华院长充满希冀地说道,我们希望更多地引进与培育院士级的大师,将中心建设成国内综合实力最强,国际一流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乃至成为不朽的传奇,更好地履行使命,造福社会。
 
  在人才队伍的培养模式上,中心一直致力于实现临床工作科研化、科研工作全员化、临床科研目标化的目标,最终通过打造精英力量,以科研推动学科发展,让创新提高医疗水平。正像徐瑞华院长在接受采访时讲到的,故事都是靠人传下去的,如果没有杰出的人物,就成不了传奇佳话。
 
  优秀成果背后的科研管理常态
 
  随着「课题负责人制度」和「主诊教授负责制」的实施,作为高效的科研管理新机制,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了学科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心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数量及金额逐年增多,论文发表数量、质量逐年提升,历年稳居全国肿瘤医院前列。尤其从2008年开始,论文质量明显提升,到2015年,中心影响因子大于5以上的文章达到了145篇。而在临床科研成果方面,中心已有22项科研成果被国际肿瘤诊疗指南收纳。
 
  细数这些成绩,徐瑞华院长认为这与中心科技设施的完善、奖励政策及对项目申报的重视等配套措施是分不开的。如中心和学校分别开展的「308」和「5010」科研计划均着力促使临床医生开展科研。目前,临床医生发表的高影响力的论文所占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从开始的50%上升到现在的85%以上。
 
  科研工作不是单个人的孤军奋战。各团队间需互通有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中心各个课题组每周开一次例会,实验研究部每月开一次课题负责人会议,目的是为了总结课题组当下的工作和讨论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充分发挥每一位成员的聪明才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科研处积极帮助大家调试压力,比如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的问题,每次科研处都会请专家从各个角度为大家讲解,包括评审流程、申请书规范、摘要模板等每个申报环节。中心还会每年组织针对性的学术讲座,让大家逐渐去了解、适应。对于一些重大、重点项目的申报,科研处几乎是从项目入围第一轮以后,就请各个领域专家为项目负责人评估、点评、整理思路,而对于每个项目的辅导频率都超过了5次,跟进每一个项目几乎是科研背后的管理常态。徐瑞华院长自豪地称,在中山大学医科范畴内,我们拿出去的申报书和PPT都可以作为模板。
 
  岁月荏苒,斗转星移。徐瑞华院长携肿瘤防治中心秉承先辈精神,代代薪火相传,励志笃学,不断进取创新,在肿瘤科研之路上不断格物穷理、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中大肿瘤中心人无疑用科研人的精神给了这场千古聚讼之案一个最精准的注解。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