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精细化管理理念在医务界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实践,今年9月,由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将举办,届时,来自全国的医院管理精英将围绕精细化管理进行探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易利华告诉记者,无锡二院的精细化探索已走过7年历程,取得的成效显而易见。
■不惧“出丑”抓质量
医疗质量和安全因为难以量化和控制,成为医院管理中的难点。在无锡二院,每季度一次的针对典型死亡病例讨论的“季读课”,成为攻克这一难点的有效一招。
“2007年,医院开了第一堂‘季读课’,讨论的是一起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病人死亡案例。课前,许多人都认为该病人的死因是常见的低排综合征,但经点评,最后认为还应当与并行循环时间、术前准备、手术配合等相关,最后提出了5条整改措施。”无锡二院胸外科主任助理华军告诉记者,“季读课”刚开始最让大家不好接受的一点是,如此敏感的讨论并不避讳“外人”参加。每次开课,医院会从省内外其他医院邀请知名专家参与点评,课前5天,医院把死亡病例资料复印给专家,讨论时,主管医生描述诊疗过程,医务科陈述病人意见,然后由专家对诊疗过程、书写规范、管理环节等进行点评,所有的专业细节都摊开来谈,以便于准确发现问题症结所在,确保今后改进。
6年过去,医务人员已经对这一制度产生了“依赖”,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中受益。
“以前,我们在接诊年轻病人时,更多的会关注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状况,有时不量血压,而‘季读课’上的一些案例提示我们要关注病人血压值。我曾经收治过一个患胃肠炎的年轻病人。病人平时是低血压,而入院后的血压一直保持高值,留观后,病人在晚间突然血压降低,经过检查显示脾破裂,由于发现及时,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发生。”无锡二院急诊室主任助理屠苏说,繁重的压力难免会令工作出现疏漏,但“季读课”则让她们从别人的疏漏中总结经验,从而避免自己再犯,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为了将医疗质量管理推向深入,2008年,无锡二院又成立了由院领导、医务处、责任科室和部分专家组成的医疗纠纷责任评判委员会,对医疗纠纷进行评判认定,截至去年,共评判了38次,其中有技术责任3起,差错10起,医患沟通存在问题17起,无责任(并发症或疾病转归原因)8起,共处理了6名责任人。今年,该院的医疗纠纷投诉率比2007年同比下降了50%。
■“扁平”管理提升效能
易利华认为,在传统的公立医院诊疗模式中,床位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构成三级医师负责制,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三级医师逐级负责,逐级请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疗活动的及时、精确及有效性,导致非管理层的高年资、高职称医务人员及业务骨干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此外,在行政管理上,医院职能科室设置过多、分工过细,因职能交叉或多头管理造成的协调困难、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不强等,都大大拖累了医院的运转效率。
无锡二院重塑内部管理的第一步是借鉴国外成熟经验,实行“主诊医师负责制”。主诊医师需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个别可为高年资主治医师)并参与竞聘,名单确定后即进行双向选择,由主诊医师选择下级医师,下级医师选择主诊医师。每位下级医师只能选择一名主诊医师,主诊医师可选择3名~4名下级医师,通过双向选择成立主诊组,绩效考核与每个主诊组、每位工作人员的收入直接挂钩。这项制度2009年在全院推开。目前,该院共有51个主诊组,平均每个科室有4个~5个主诊组。(下转第3版)(上接第1版)
“制度建立后,带来的变化很大。以前,医生带组是个模糊概念,现在我们科有5个组,每个组在手术量、手术难度、病人数、药占比、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上都有比较,这种比较在奖金上体现得很明显,受患者欢迎的组和差点的组之间,奖金能相差好几倍。”无锡二院普外科副主任夏加增说,这让大家都有了工作主动性和良性竞争意识,在技术上、服务上比以前明显用心了。
无锡二院医务部部长张永敏介绍,在“主诊医师负责制”推行过程中,医院也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比如说,针对科主任管理有所削弱的情况,要求科主任只能作为自由主诊医师出现,一般不单独带主诊组,同时赋予科主任对各诊疗组的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督查、管理和考核的权力,对主诊医师具有推荐和罢免建议权。此外,医院还出台二次分配指导原则,在月度绩效分配过程中从各主诊组的绩效工资中提出一定比例,作为一级科主任的考核调控基金,由科主任在全面考核后发放,主诊、副主诊、住院医生按不同比例分配,使得责、权、利更加统一。
“此外,公立医院在管理上没有简单有效的管理脉络,这也是改革需解决的问题。有一位国外的院长跟我讲,他平时只需要管4个人,一个医长、一个护长、一个财长、一个办公室主任。而我国的公立医院基本上有二三十个行政管理部门,院长和副院长之间、副院长之间、行政部门之间、临床科室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下面的人不知道该听谁的。”易利华介绍,2010年,医院将原有的20多个职能部门和临时机构整合重组为7个部,比如将医务处、科教科、信息科、教学办合并为医疗部,将原有人员和部门实行职能归并,由部主任统一协调管理,让原本来自临床的富余人员全部回归到临床一线,做到了精简高效、一举两得。
■“平衡”考核调动积极性
“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分配原则应当是引导医务人员行为的‘指挥棒’。但在探索科学的绩效考核模式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与医院长期战略关联度差,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与工作量,忽视对病人负担、满意度的关注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发展。此外,传统的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全面,几十项甚至上百项考核指标‘大而全’,不能突出重点,绩效考核指标设计无差异,‘德、能、勤、绩’式的个人考核标准几乎适用于每个个体。”易利华认为,医院应当建立一套以岗位要素为主导的激励体系,对此,他们的选择是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
自2005年起,无锡二院实行要素式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在考核指标的权重设计中相对弱化了财务指标的考核,而将考核体系划分为财务、顾客满意、内部运作、学习创新4个维度,在这4个大的方面设置考核指标,赋予系数,并在细化指标时考虑到不同类别科室间的差异。
记者看到,该院手术科室、非手术科室的普遍性考核指标是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等,而在特殊性考核指标的选择上,手术科室选择的是四级手术率、手术占比、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等;非手术科室则考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危重病人占比、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标等。
无锡二院护理部主任苏纯音介绍,2009年,无锡二院在绩效改革的大背景下推行护理垂直化管理。该院将全院护士分为临床一线和非临床一线两大类,其中临床一线护士根据实际工作、“三基”考核、科研论文、同事测评等进行打分,按得分由高到低设1级~5级5个级别,一级护士由全院竞岗择优录用,实行动态管理和积分制滚动管理。非临床一线护士设分诊护士、辅助护士等多个岗位。两类护士在绩效分配上的级数差异达到0.4倍,综合分配差异达到0.5倍。
“护士的等级系数占了70%的权重,这大大提高了护士往临床流动,并通过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能级积极性。同样是上夜班,等级高的护士会享受更高的奖金系数,这对以前老护士不爱上夜班的情形是个改善,即使是年轻护士,如果努力工作,多完成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技术含量、医疗安全和顾客满意度等关键工作指标,一个月的收入也能达到6000元左右,这样的收入在当地处于较高水平,大大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苏纯音说,运行平衡计分卡进行测量,使管理更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和不断创新。
对话院长易利华——
内涵式发展是公立医院正途
记者:您怎么看待医院扩张热?
易利华:对于医院来讲,“大”并不等于“好”。最近5年,我国公立医院向前走得很快,许多医院往3000张、4000张床以上发展。但从管理上讲,规模是有边际的,超过了规模限度,就会产生“边际效应”, 包括医疗效果和质量、管理效能、服务满意度等目标就会实现不了。我认为,公立医院的床位数一般不应突破2000张。医院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就必须做精、做准、做细、做严,这才是让医院良性运转的正途。
记者:怎么评价本院精细化管理进程?
易利华:我们医院的精细化改革仍然存在困难。一是认识上还有差距,不是所有人都会产生统一的认识;二是量比上还有问题,要精细化地度量工作成效;三是改革的动因要充足,上级部门对医院的评价也要注重精细化。这需要一个实践与探索的过程。我想,医疗事业服务的对象是宝贵的生命,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提供尽量精细化的照顾,这个过程是永无止境的。不管接下来怎么走,继续对医院内部机制进行改革的思路是不会变的。
记者:无锡二院的精细化管理经验能够被复制吗?
易利华:无锡二院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三甲综合医院的标本。我们没有什么别人特有的人才、资金、投入等优势,管理的创新是完全可以移植和再创新的。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