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的祈祷室,我开始了一次医院文化建设之旅。该院从建立祈福文化、感恩文化、志愿文化三个维度,加强医院特色文化建设,打造“有温度的医院”。
祈福文化
手术室和ICU旁的祈祷室及祈福堂里都有患者家属。他们的脸上没有焦虑与迫切,只有宁静与希望。考虑到病人家属要承受很多,心理压力很大,医院设立了祈祷室和祈福堂。这在全省乃至全国开了先河。需要申明的是,这不是迷信,而是一份寄托,更是一份心灵沉重压力的释放。医院的工作人员介绍时说:“一次一位画家在运城写生时突发脑溢血,家属赶来后在我们的祈祷室里度过了‘漫长’的手术时间。后来这些家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祈祷室,他们也要急出病来。”
祈福文化实际上是医患之间心灵层面沟通的一种文化。从医生的角度说,如果能形成一个祝愿病人早日康复、祝愿病人得到更好救治的心态,就能从根本上改变医疗行为,从而减少医患间的不信任,缓和紧张的医患关系。
感恩文化
“我们每一位医生、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都有过自己的第一次——第一次扎针、第一次看门诊、第一次手术等。我们手法的娴熟、经验的积累,有哪个不是在病人身上实践获得的?其中不是也给病人带来了一些不适或痛苦吗?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患者。正是因为他们的信任和支持,才使我们不断成长,成为专家。”这就是医院倡导感恩文化的重要前提。
这种感恩文化使得医务人员摒弃了那种“患者感谢医生天经地义”的思维,以感恩的心去对待患者,不仅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这种文化让医院的管理者也真正贴心地替患者和家属着想,医院为CCU和ICU患者家属专门设置了休息室,里面有排列整齐的50多张双层床和物品柜以及3台电脑,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方便了家属就近照顾,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温暖。
志愿文化
医院的院长说:“我院曾经有过无数次的志愿服务活动:非典期间,我们医护人员踊跃报名,志愿服务深入到隔离病房;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来临时,我院的志愿者及时赶到灾区第一线进行支援;在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发生后,我们也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参加到营救的队伍中……”院长还给我们介绍了他去年利用假期在医院做3天志愿者后的感受:“当我放弃施舍的心态,不为回报,更不是为作秀时,我提供的帮助和服务便成为一种真诚、主动和自然的行动,一种从未有过的愉悦便油然而生。”
医院通过开展“学会帮助,志愿服务”文化月、“志愿服务在医院”等活动,形成了充满温暖、激情和关爱的志愿文化。这种文化体现的不仅是一种爱心服务,更是一种“收获快乐、享受愉悦的‘回报服务’”。
打造“有温度的医院”与医院社会工作的功能不谋而合。从医患双方的需求和感受两方面看:一是患者在接受治疗身体疾病的同时,希望得到心理上的疏导和心灵上的抚慰,渴望获得医疗服务过程中温馨、和谐、舒适等人性化的“有温度”的综合感受。二是医务工作者不愿遭受不公平的对待,甚至人格的污辱,需要的是温馨的职业环境、宽广的发展平台和崇高的职业尊重,从而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温度文化的目标是实现“环境温馨、服务温情、管理温和、感受温暖”。这种“温度文化”的自觉,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成为医院社会工作者,这种“不知不觉”的医院社会工作模式,能够提供富有人文色彩的医疗服务,能够“帮助病人及其家人处理与疾病或残疾相关的社会、情绪和环境问题”,能够增强医患互信,提高医疗质量。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