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收治患者的常见制度有医生负责床位制、科室床位协调制和全院统筹收治患者制。全院统筹收治患者制度是由医生开具住院证明,床位安排不由医师自己负责,而是由住院床位调配处统筹安排。现有文献报道认为,该制度可有效利用医院床位,加快床位周转,提高床位使用率。但随着我国各种疾病发病率的提高及老龄化加剧,各大、中城市三甲医院床位使用率已基本饱和,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并呈现出诸多弊端。
患者分散,医患之间交流困难。在全院统筹收治患者制度下,诊治医师事先不清楚自己的患者将收治在哪个病区、哪张病床,晨间交接班医护又完全分开,使每个患者和医生接触机会少,缺乏有效沟通,造成医患交流障碍。
收治不当,急诊患者收治不畅。该制度床位归属不固定,为争夺床位医生常采用等到自己有新患者入院时,才让老患者出院,以保证自己所需病床,造成患者长期滞留,急救床位紧缺。同时,床位调配处人员主要依据就诊及预约先后来收治患者,违背了按病情轻重缓急收治的原则,也是导致急诊患者收治不畅的主要原因。
管理无序,医疗安全隐患凸显。该制度由于床位流动性大,患者分散在各病区,医生不得不长距离地来回奔走在各个病区、楼层找患者,无法记住患者特征及病情,常出现病历写错患者、换药找错病床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医生的工作效率,且容易出现医疗差错。
带教困难,临床教学质量下滑。该制度下各治疗组穿梭在各病区、病房之间,造成查房的无序,使得患者病情动态获取困难,下级医师无法从上级医师查房中学习积累临床实践经验,不利于临床教学的开展及下级医师学习成长。
利益冲突,导致科间科内出现矛盾。各病区为了能有序收治本病区病种患者,常常会延报或不报空床情况,甚至拒绝其他科室患者入住本科室,从而引发矛盾冲突。由于医护绩效考核差异,也易造成医疗和护理间的不和谐。
病种杂乱,人才学科发展受阻。疾病的诊治需要专科化、系统化,临床研究也需要在固定床位上连续进行,而全院统筹收治患者彻底转变了科室观念,床位动态分散,造成各学科临床及科研发展受阻。同时,由于绩效的诱导,医生往往不顾病种、病情,收治多种专科疾病患者,从而影响到医师专科专病诊治的专业化水平发展。
成本增加,医疗资源浪费严重。该制度由于患者分散且床位不固定,造成一个病区内收治多科室的患者,无形中增加医护的工作量,给病区管理、医疗护理工作带来了压力,不仅需要增加病区护士配置,增加专科培训,而且还需增加信息化和管理上的投入。
对于全院统筹收治患者制度,管理者应审慎行之。医院要想在有限的床位内,提高效率,可以从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入手,加快床位周转率。通过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检查及检验,加强科室间床位协调,定期对医师负责固定床位数进行考核,定期灵活调整分配给医师的床位数,以有效避免医院空床现象。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