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人力资源
成都公立医院打破"铁饭碗" 工资按岗位绩效分配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1-1-4 点击次数:2798 来源:本站整理

  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半年的数据显示:门诊和急诊病人较去年同期增加25万多人次,出院例均费用下降300余元,医院职工人均收入增加14.7%,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得到缓解,“患者满意、职工满意、医院满意”的格局已初步形成。

  尽管市民已经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诸多实惠,但这仅仅是改革的预热。昨天是国庆大假的最后一天,记者从市医管局获悉,本月起,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将正式涉入深水区,一系列“触及灵魂”的改革将陆续推出,这些改革包括:彻底去掉医院实际存在的行政化倾向;打破人事管理上的铁交椅和传统的铁饭碗;破除所有制束缚,引进社会资本联合办医;打破“城区意识”、“小富即安思想”,优质医疗资源向全域成都覆盖等。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改革的推进,将让公立医院更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使患者的看病问题和医院的发展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去行政化

  医院将打破“铁交椅”

  行政级别将成为历史,院长组阁将是改革一大亮点

  公立医院如今仍在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运行机制。对此,市三医院院长赵聪深有感触,“部门繁多,岗位职责不明确,分配上论资排辈,一个科长或者处长,只要‘官衔’在那里放着,哪怕不干事或者少干事,工资就得按照行政级别来发,非常不公平。”这种管理模式直接导致医院运行效率低下、管理成本居高不下,与现代化管理格格不入,“拿钱的时候一堆人,干事的时候却是少数人,他们拿的钱一部分来自于患者,如果人员管理模式不改变,患者看病费用下降就困难。”

  去行政化,正是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行政化,就是要彻底消除医院内部各种行政级别,按需设岗、按岗定酬。推行去行政化改革,将包括3个方面内容:全员岗位聘用制、中层管理岗位聘任制和院长组阁。目前,去行政化改革已经在市三医院启动。

  市三医院院长赵聪告诉记者,在去行政化的3个内容当中,该院已经完成了中层管理岗位聘任制,“一个科室需要多少人,每个岗位做什么,职能职责是什么、工作量是否饱和等等,我们让中层管理者去设计,他们需要提交岗位说明书,但前提必须科学。”他说,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中层管理岗位聘任制后,以前所有人的行政级别将全部放入档案,而薪酬的核算和发放完全按照岗位的职责大小、风险系数大小、工作量的多少等来进行,“以前那种忙的忙死、闲的闲死等状况将被有效解决。现在哪怕你的级别是个处长,如果工作含金量不高,也有可能拿的是低工资。”

  在去行政化当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院长组阁制,这将彻底改变副院长由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任命的传统,而由院长自己来挑选提名跟自己配合默契的、且有共同发展目标的人来担任副职。市医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去行政化改革,就是要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而市三医院作为试点单位,将建立以院长组阁为标志的法人治理机制,以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也许有人会问:院长组阁,会不会让院长的权力被无限放大?市医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院长组阁并不意味着院长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届时,医管局将采取委派纪委书记和财务总监的方式进驻医院,以达到权力制衡的目的。”其实,院长组阁只是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部分,属于执行层面,法人治理结构还包括决策和监督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据了解,目前,院长组阁试点工作已经进入倒计时,市三医院有望在年底以前完成组阁,这种改革方式将成为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大亮点。

  打破铁饭碗

  工资按岗位绩效分配

  大锅饭时代将逐步终结,医生多劳多得,病人也从中受益

  医院里的医生护士,他们的工资奖金和患者有什么关系?市一医院胸外科主任蒋清向记者讲述了一些发生在他们科室的故事。他说,在去年8月以前,由于医生之间、护士之间同吃一口“大锅饭”,工资奖金都是按照职称或年限发放,差别不是很大,“我们科原本人员比较少,大锅饭式的分配让大家没有干事的积极性,对待病人也比较马虎,如果到了下班时间,即便有病人来,都没有人愿意主动去接待,患者意见非常大,更不要说节假日加班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胸外科病人少,“这样的环境谁愿意来看病?”他发现大锅饭已经对科室发展造成了障碍,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因此,他尝试着采用绩效来管理的办法。

  蒋清告诉记者,胸外科当时采用的办法其实还比较简单,确定一个薪酬的基本系数,然后制定工作量系数,每个系数又分别确定了更加详细的考核目标,看病人多的、工作量大的以及医疗质量好的薪酬系数就高,收入也就高,“实际上就是鼓励医生护士多看病人、多在病人身上付出、多将时间用在业务上。”他说,新的分配方式一出来,不想干事或偷懒现象迅速改观,“原来准时下班的现象消失了,都想多看点病人、多为病人做点事,周末大家还争相到医院加班,另外,他们对待病人的态度变好了,药品比例一直在下降,去年是35%,今年初是32%,现在是30%,因为这些都与工资绩效挂钩。”科室在绩效考核上的改革,使病人迅猛增长,“原来科室空床多,现在是加不下床。”

  在今年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后,胸外科的改革被市一医院提升为医院的改革,目前,在医院的支持下,该院除了胸外科,泌尿科、呼吸科等等科室都采用全新的绩效考核方式,“大锅饭时代”由此在该院逐步走向终结。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如今涉入深水区,市医管局将分配制度改革作为改革重点之一,并将市一医院作为试点单位,拟在最短时间试点成功并在成都市14家市管公立医院中推广。

  市一医院院长顾兴平告诉记者,医院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德、能、勤、绩”,在考核时就像做选择题一样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几项中打勾,考核虽然是民主的,但无法量化,加上不愿得罪人,人人都是“优”,结果导致考核与实际出入很大,而且考核后“大家工资差不多,打击了大家做事的积极性,因此出现都不愿意多干事、干好事的情况,遭殃的还是病人。”他告诉记者,目前该院已建立了一套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分配体系,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科学公平的考核机制,不仅刺激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病人也从中受益,大大促进了医院发展。”

  引进社会资本

  市六医院率先“试水”

  将借鉴国企改革模式,如联办、租赁、股份制、集团化等多种形式进行改革

  市医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市管公立医院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办院,将成为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而市六医院成为首个试点单位。

  为什么要引进社会资本?市医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发展资金短缺、发展场地受限以及管理体制障碍,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和发展的瓶颈,结果是公立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引进社会资本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医院发展规模、资金、技术、品牌、人才等问题,让百姓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市六医院院长林琦远说,该院编制床位有512张,但由于病人太多,平均每天住院病人都保持在750人左右,大大超出了医院的承受能力,由于空间环境受限,使医疗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管理难度加大,“单单依靠医院自身实力,要解决患者住院难、服务不够的问题非常困难,因而必须寻找新的出路来满足百姓看病需求、增加医院的发展后劲。”他说,吸纳社会资本,通过这部分资金参与进来改善医院现有条件,并促进医院跨越式发展,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林琦远对记者说,“引进社会资本”,通俗的说法就是医院所有制改革,“医院的改制要借鉴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但与国企改革又有所不同。以前国企改革更多的是对不良资产进行改革,是被动的,而医院改革是对良性资产进行改革,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可以说是相当于将汽车换成高速列车。”市医管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引进社会资本办医,其实是多元化办医的一种方式,“从市场规律上看,多元化办医可以增加供应、促进竞争、消除垄断、提高效率,同时可以解决医院筹资发展等难题。”该负责人还表示,医院所有制改革绝不是卖医院,医院所有制改革要尊重医护人员的首创精神,调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变“要我改”为“我要改”,真正让医护人员成为改革的主人。

  市六医院将进行的体制改革将如何进行?林琦远告诉记者,该院将借鉴国企的改革模式,如联办、租赁、股份制、集团化等多种形式,“目前的具体细节尚在商议之中,待进展到一定阶段,相关事宜将初见端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们这次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前瞻性、创新性、可复制性,我们希望市六医院的工作在成都市的医改方面闯出一条路子,通过运行机制改革,让所有者、经营者、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多方受益。”

  主要改革举措

  去行政化

  在市三医院建立以“院长组阁”为标志的法人治理机制

  核心竞争力打造

  即将开始推选“蓉城名科”、“蓉城名医”,打造和培育优势学科、特色专科

  优质资源进农村社区

  把市级优质资源实质性引入农村和社区,让全域成都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

  打破铁饭碗

  完善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市一医院、三医院和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分别承担不同的改革任务

  多元化办医

  市六医院将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医院,通过运营机制改革,让所有者、经营者、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多方受益

  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改革进入深水区啃的都是硬骨头

  成都市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众人关注的诸如院长组阁、打破铁饭碗、医院改制等被有些人认为很敏感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成都市为什么要这么改?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有哪些主要表现?本报昨天专访了市医管局相关负责人。

  公立医院还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负责人告诉记者,根据成都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度安排,第一步是着力提升医院效率,第二步是着力体制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营体制、投融资体制和内部人事、分配制度等。今年是效率提升年,通过8个月的运行,医院的运行效率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看病负担却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为第二步改革奠定了基础。以8月份为例,市管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次和出院人次分别同比增加4.55%和16.19%,门诊人次费用同比下降6.9%,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4.37%,医护人员收入同比增加20.67%。各项主要指标再次实现了“三增一降”,人民群众在市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得到缓解,人民群众满意度、医护人员幸福度得到有效提升,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了一定基础。效率提升工作超出预期,为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虽然效率提升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在改革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深层次问题,主要是三大瓶颈和一个压力:三大瓶颈主要是跟自身比的,一是潜力挖掘遇到规模瓶颈,质量和安全隐患较大;二是深入推进体制改革遇到思想瓶颈,一些观念性障碍还没有完全清除;三是可持续发展遇到软件瓶颈,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吸引力还有待加强。三大瓶颈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立医院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改革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

  负责人说,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自主推进:各个医院确立的改革项目都是医院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具有相当的民意基础。

  齐头并进:由效率提升、单点突破向点面结合、全面改革,实现一个华丽转身,把主要是单一的内部机制改革变为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同步双拳出击。

  成果共享:此次改革,基本上每个市级医院都有改革任务,各个医院在各自的改革领域创造好的经验,成熟后在其他医院推广,这样避免了每个医院都要从头探索改革路径,节约了改革时间和成本。

  各医院改革任务各有不同

  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打的是攻坚战,啃的是硬骨头。

  一是去行政化改革,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在市三医院建立以“院长组阁”为标志的法人治理机制,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改革。

  二是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打破铁饭碗。完善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核心的分配机制,打破“铁饭碗、铁交椅”。市一医院、三医院和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将分别承担不同的改革任务。

  三是股份制办医改革。市六医院将在多元办医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通过引进社会资本进入医院,推动医院跨越式发展;通过运营机制改革,让所有者、经营者、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多方受益。

  四是优质资源进农村社区。通过市医管局与有关区(市)县政府的合作,把市级优质资源实质性引入农村和社区,让全域成都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资源。市一医院、二医院、三医院、六医院已经与有关区(市)县开始了合作,市五医院也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和辐射半径。

  五是核心竞争力打造,变“千院一面”到“专病专治”。即将开始推选“蓉城名科”、“蓉城名医”,打造和培育优势学科、特色专科,积极选拔领军人才并给予人、财、物、平台等的保障。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