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中心唯一一家百年“老字号”医院,无锡二院高擎公益旗帜,矢志精细管理,凭借在管理、技术、服务和人才等方面扎实的“内功”,领航医界发展,构筑行业标杆。今年以来,医院先后获得无锡市人民政府最高科技奖———腾飞奖、“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无锡市卫生系统十佳医疗机构”、“无锡市人民满意基层站所(单位)”等荣誉称号,向社会和患者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是什么让无锡二院努力在奋进中前行?让我们一同去寻根究底。
关键词 人才“软着陆”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脊梁。医院通过内引外联,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加快建立有利于高精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机制。
联强结对,推进“医联体”改革。近年来,医院通过积极引进、自我开发,开展了诸多高难度的新技术,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国内先进、眼科无缝线玻璃体手术省内领先、神经外科内镜微创治疗国内先进、皮肤科光动力疗法省内先进等品牌技术,造福广大患者。为了增强重点学科的竞争力,发挥“龙头”效应,医院与上海仁济医院联强结对,签订对口联强结对意向书,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交流、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心内科、脑科、医务处、护理部等科室成为第一批结对科室,下半年将正式启动“手拉手、结对子”活动。医院在继续保持与崇安区六个社区服务中心对口支援的基础上,与江海社区、崇安寺社区签订了双向合作协议书,加强重点合作,努力打造医联体新模式,拉起居民健康的安全网。
筑巢引凤,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医院不拘一格降人才,主动“走出去”挖掘和吸引人才,并通过人才引进带动重大项目的开展。上半年聘任3名国内外知名学者担任转化医学平台兼职专家,同时先后引进高层次医学人才3名,有效拓宽了引进智力、吸纳人才的路子。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医学院吕永杰博士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专门从事前列腺癌的转化医学研究,在肿瘤染色体和基因研究方面进行多项技术创新,在分子细胞遗传学领域颇有造诣,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七十多篇高水平科学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5000次。目前已启动合作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新引进原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冯宁翰为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博士后,擅长泌尿外科各种疑难复杂手术,熟练开展各类腹腔镜下手术,其个人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13篇,参编国外专业书籍1部。本人为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国际交流委员等,为医院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搭建国际科研平台的同时,医院还与上海、苏州等知名医学院校建立合作意向,为医院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打破壁垒,构建T型学科建设。医院打破学科和病区壁垒,继续推进“中心化诊疗”发展模式,以脑科中心、心脏中心为重点和示范单元,通过跨业务单元的合作来创造横向价值。上半年王陇德院士一行专程到医院进行脑卒中防控工作实地督查和指导,对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肯定,脑科中心成功摘取无锡市唯一一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牌子,“无锡脑胶质瘤诊疗中心”也落户医院。“临床检验中心”、“眼耳鼻喉科诊疗中心”等十大诊疗中心,在满足群众就医需求的同时,增强了学科的竞争力,加快了学科之间促进、带动、合作发展的步伐。
浇灌“人才树”,培养新一代名医雏形。
医院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创新性推行树冠、树干、树根三个层次梯式发展的“人才树”管理模式,将员工整个执业生涯的职业教育按年限系统化、明晰化。
“人才树”形象的把医院员工分为三个部分,最顶端的树冠是指学科带头人精英群体,以加强能力业绩考核、拓展学术辐射力为主,采取年薪制、结对培养、出国研修等方式,着力提升专业学术地位和业内辐射力。4人入围医管中心首席医师,遴选院级“临床首席专家”4名、“无锡二院名医”11名、年薪制人员40名。如今,医院已经汇聚了以无锡市名医杨承健、鲁晓杰、杨莉佳等为首的一大批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技精英和学科带头人。
中间的枝干部分是指技术骨干群体,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推助成长计划为主,采取临床导师制目标培养,选送到外国进行三个月短期进修学习等,上半年选送8名技术骨干赴意大利研修,12人攻读博士学位,加快人才成长步伐。
底部的树根部分是指普通医务人员和新职工群体,以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实施全员职业养成教育为主,进行新职工规范化管理,开设早、晚读课等制度,提高专业技能。新职工规范化培训通过率多年保持100%,为医院可持续发展积蓄了雄厚的人才资源。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硕果压枝的背后,激荡着二院人坚实的脚步声。无锡二院的管理团队在医院管理的舞台上,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内部管理机制的新路径,受到海内外医院管理界的瞩目和好评。
探索医护管理新模式。医院继续借鉴国际医疗模式并进行创新,对全院各主诊组进行了重新调整,对平均住院天数、药占比、抢救成功率、治愈好转率等一系列指标加强考核,评选出“明星主诊组”,对排名靠后不能胜任主诊医生工作的予以重新调整,产生新一轮69个主诊组。同时,借鉴医疗Attend-ing主诊组实施的成功经验,在全院范围内建立70个护理责任组,配备了责任组组长,建立起基于优质护理责任包干理念上完善和创新的工作新模式。
创新护理临床路径管理。医院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从细微处着手,围绕专科护理特色积极开展护理管理创新,创建精品护理,今年创新地推行12个病种的护理临床路径管理,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内容相结合,实施以高年资护士和专科护士为组长的护理组长负责制工作模式,为病人提供“全程精细化护理”,进一步拓展专业内涵,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化发展。
狠抓医疗严管制度。
医院继续深化“五个不放过”医疗质量内部严管制度,上半年针对2起典型病例组织“季读课”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全院医师大会和科主任会议对医疗重大医患纠纷进行通报和点评,组织11次学术委员会讨论,客观分析了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妥善解决纠纷提供了依据,积极落实整改措施。对责任科室、当事人和科室管理者给予不同程度的行政和经济处罚。
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在全省率先推行“24小时预约挂号”服务,在门诊安放24台自助服务机,提供24小时自助挂号和收费服务,可预挂7天内各类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号,支持银联卡支付。同时,与工商银行合作,推出“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有效缩短病人等候时间。目前日均有300余人次通过自助服务机进行挂号、交费或预授权,门诊预约就诊率达到95%以上。医院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病人,医务人员加班加点,实施“早上提一提、中午连一连、下午延一延”服务举措,进一步缩短患者看病、候检时间。一些繁忙的检查科室如CT、B超、内镜、心超等科室,早晨提前开诊。
规范病区探视管理。
为给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环境,医院继续推进探视管理制度,将执行情况与各主诊组、护理责任组考核挂钩,并落实22名专职探视管理员,重点加强“查房、午休、夜间”三个时段的管理,开展专项督查行动。目前全院各病区噪音由原来的75分贝降至45分贝,陪客率控制在20%左右。
关键词 新二院建设
2011年1月,二院新病房综合大楼的启用,书写了医院百年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现代化、人性化的建设不仅问鼎国家建筑最高奖———国家优质工程奖,更重要的是使得医院的规模和服务条件发生了质的飞跃。
面对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医院不待扬鞭奋自蹄,想方设法加快基础建设,多措并举优化诊疗环境。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对原外科楼改造方案进行了设计和完善,全力加速建设全新的妇儿中心、血透中心和腔镜中心。
据了解,新设立的妇儿中心包括妇科、产科门急诊、妇科计划生育手术室、产科分娩室、产科手术室、家庭产房、产科母婴同室病区、儿科门急诊、儿科输液室、儿科病区、新生儿病区等,新增床位近100张,配置了先进的婴儿暖箱、产床等一批现代化的先进医疗设备,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新的消化内镜中心布局合理,设施先进,拥有四间胃镜检查室、四间肠镜检查室以及先进的ERCP室、胶囊胃镜室、内镜清洗消毒中心、麻醉复苏室等,购进成套消毒设备,增加了各种内镜的数量并引进胶囊胃镜、电子胃镜、超声胃镜等先进设备,打造国内一流内镜中心,为各类消化系统疾病者提供更优质的诊疗环境。
新设立的血透中心将开设50张床位规模,引进先进的进口水处理系统等设备,一次增加30台血液透析机,使更多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重获新生。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