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贵兴:兴中国骨科,贵在坚守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08-2-18
点击次数:8705
来源:本站整理
他从医40载,基本上是“啃”了40年骨头。而且,他跟一般人不一样,“啃”的是最硬、最难啃的骨头??脊柱。 脊柱外科,在骨科领域被公认为是最具风险、最具难度的,手术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导致患者瘫痪,甚至丧命。一些人因承受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选择了中途离开。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摘得沉甸甸的果实。 ■采写/ 本报记者 王雪飞 通讯员 郝新华 ■记者手记 采访邱贵兴教授之前,就听很多人说他低调,不擅“忽悠”。 采访归来,面对薄薄的采访笔记,记者不禁感叹:要想“撬开”这位新科院士的嘴的确不易。然而,在他惜字如金的表象之下,实际上蕴藏着的是自谦、严谨及与人为善的精神内核。 他说:“评上院士,并不说明我比别的专家强,只是机遇可能好些。” 但,机遇从来就是青睐有准备、敢追求的人! “啃”最硬的骨头 在邱贵兴教授的ppt文件里,一幅幅脊柱侧凸患儿的照片让人心惊。其中,有一张13岁患儿的照片,脊柱已经呈大S形,屈曲接近90度。脊柱一旦出问题,轻者影响发育,行动受限,重者危害整个机体的健康。据统计,脊柱侧凸是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在人群中发病率达到1%~3%,我国青少年超过3亿人。依此计算,我国脊柱侧凸的青少年患者已近千万。 由于经济、医疗条件的限制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匮乏,我国脊柱侧弯的病人人数之多和病情之严重都超过国外。但我国至今还没有能力像国外一样进行系统的医疗普查。很多人小的时候脊柱有轻微的畸形,却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以致畸形发展到很严重的时候才去治疗,往往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脊柱外科治疗中最难的,非脊柱畸形矫治莫属。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脊柱侧凸手术矫治基本上属于空白。为求得“真经”,1986年,已经40岁出头的邱贵兴远赴加拿大,师从国际著名脊柱外科专家、世界脊柱侧凸学会前主席Armstrong教授,重点学习脊柱畸形的矫治和脊柱外科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学成回国后,邱贵兴独立承担了大量临床工作,特别是应用Harrington、Luque等新技术治疗了大量脊柱侧凸患者,启动了我国脊柱侧凸的规范化治疗。 然而,Harrington及Luque等技术均只能做一维或二维的平面矫正,但脊柱侧凸是一种立体的三维畸形,有的病人术后侧弯是矫正了,但是驼背加重了,甚至不能走路了。上世纪80年代末,以CD为代表的更为先进的三维矫形技术在国际上刚刚兴起,邱贵兴及时引进,在国内加以推广应用,疗效大大提高,侧弯矫形的理念也不断地更新。 对于一些严重僵硬的脊柱畸形,过去一般采用前、后路分期手术,疗程长、费用高,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为此,邱贵兴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开展了前、后路一期同时手术治疗严重脊柱侧凸,不仅使患者治疗时间由平均33天缩短至18天,而且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明显节省了患者的费用(平均每例节省5150元)。迄今累计治疗已超过100例。 “协和分型”横空出世 国内外专家认为,将形形色色的脊柱畸形划分成不同类型,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术,是脊柱侧凸,尤其是不明原因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占脊柱侧凸总数的80%)治疗成功的关键。 早在100多年前,人类就开始试图揭示脊柱侧凸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分型的研究,然而至今未能完全解决。直到1983年,美国人King才首次对脊柱侧凸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分型。但是这种分型是建立在平面矫形基础上的,且只有5种分型,不全面。依据这种分型进行手术,术后失败病例多,不少失败病例畸形加重。2001年美国人林克提出新的分型,初步体现了三维矫形理念,较为全面,但未包括脊柱的旋转扭曲,且该分型共有42型,十分繁复,可操作性较差。 了解到King分型和林克分型依据的分别只有400余例和300余例脊柱侧凸矫治病例,而自己所在的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已经积累了3000多例脊柱侧凸矫治经验,邱贵兴想,为什么不自己研究创立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新的分型呢? 有了这个想法后,邱贵兴带领同事和学生建立起国内第一个脊柱侧凸数据库,收录了3000余例资料,挑选其中1245例完整病例进行了研究,由此发现了脊柱畸形的三个重要规律:即脊柱弯曲的数量最重要,不同部位弯曲的三维畸形各有特点,弯曲的柔韧性很重要。经过10多年的努力,邱贵兴于2001年在国内提出新的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协和分型”(PUMC分型)。 与国际惯用以侧凸部位分型的思路迥异,“协和分型”首创先以脊柱弯曲的数目进行大的分类,然后根据脊柱不同部位的三维立体畸形特点再分出亚型。“协和分型”共分三大型13亚型,既符合临床特点,又简单实用。按照这个分型方法,不仅可以指导手术入路,而且还可提供手术矫形融合的范围,方便普及推广和实际应用。 经国际同行临床验证证实,“协和分型”与King分型对比,所导致的治疗失败率明显降低,由13.2%降低至2.7%。 2005年,“协和分型”正式亮相于国际舞台。该成果发表在国际骨科领域最权威的《Spine》杂志。邱贵兴由此应邀分赴世界各国“传经送宝”,并先后在日本、韩国骨科年会、亚太骨科年会及美国脊柱外科年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登台演讲。 为更好地促进“协和分型”的临床应用,邱贵兴亲自设计了PUMC分型尺,将分型与脊柱侧凸的测量结合起来,成为脊柱外科医生的常用工具。他还按照PUMC分型进行手术演示,制成光盘,发行到全国。截至目前,“协和分型”已在南京鼓楼医院等20余家大陆医院以及台湾、澳门地区多家医院推广应用,指导治疗了2000余位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006年初,特发性脊柱侧凸系列研究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让世界知晓中国 针对骨与关节疾病普遍不为政府、媒体和公众重视的现状,瑞典骨科专家1999年倡议在全球实施“骨与关节十年”行动计划,先后得到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支持。 1999年11月,安南签署文件,支持把2000~2010年定为“骨与关节十年”。2000年1月13日,WHO在瑞士日内瓦正式启动全球“骨与关节十年”,目的在于提高全世界因骨、关节、骨髓等疾病所累的人们在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全世界70多个国家、750多个组织宣布支持“骨与关节十年”。 WHO希望中国也加入这次行动。邱贵兴代表中国骨科学界表示,我们非常愿意参加,但先要妥善解决相关的台湾问题。通过艰苦的谈判和解说工作,直到“骨与关节十年”的所有官方文件均删除台湾作为国家的字样后,中国于2002年正式加入国际“骨与关节十年”。经邱贵兴倡议,我国把2002~2012年确定为中国的“骨与关节十年”。 2003年,世界“骨与关节十年”代表大会在德国柏林召开。邱贵兴代表中国所做的工作总结,在参会的54个国家中名列第五,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在国际、国内“骨与关节十年”的大框架下,邱贵兴夙兴夜寐,力推两件大事:一是促进中国骨科的规范化进程;二是扩大中国骨科学界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他的倡导与主持下,《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骨关节炎诊疗指南》、《骨科常见疼痛处理专家建议》等经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最终于2007年发表。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指南》也正在筹划之中。这些重要文件,对于规范我国骨科疾病的诊治、规范骨科围手术期处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邱贵兴组织协调骨科、呼吸、麻醉、血液、血管外科等学科专家共同努力,推出《预防骨科大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并不遗余力地在全国进行推广,使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通过临床检查、围手术期处理等,预防了病人术后血栓的发生。 让世界知晓中国,这是中国骨科学界几代人的共同夙愿。 在经济、科学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搭建一个以中国内地为核心、覆盖港澳台、辐射全世界的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显得日益重要。以邱贵兴为首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果断决策,将每四年召开一次的全国骨科学术会议改为每年一次的“国际中国骨科年会(COA)学术大会”。“中国骨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独立自主创新的能力,我们不能总是参加别人的会,跟着国外走。”邱贵兴的深刻反思得到了同行的赞许和认同。 2006年11月,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大会规模空前,共有4000多名骨科医务人员参加,其中国际同行超过200人,显示了与国际接轨的鲜明特征,首次实现与香港骨科年会完美整合。 为促进中国骨科学界与国际的互通有无,邱贵兴教授还与美国权威的《JBJS》杂志(《骨与关节手术杂志》)合作,联合创办了该杂志的中文版,以此扩大中国骨科在国际上的影响。 在他的领导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除加入了“国际骨关节十年”行动外,还加入了亚太骨科学会(APOA)等其他一些国际组织,并积极参加美国骨科年会、日本骨科年会、澳大利亚骨科年会等国际学术交流。 2004年12月底,印度洋发生大海啸。印尼的一些医疗中心被完全破坏,重建非常困难。马来西亚骨科协会主席Saw Ali向邱贵兴发来求援信,希望给予他们物资援助,帮助印尼重建医疗中心。接到此信后,邱贵兴立即以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的名义,向国内医药企业发出“海啸医疗救助”呼吁,倡导各企业伸出援手帮助受灾地区重建医院。不到半个月,骨科学分会就筹集到价值人民币250万元的骨科手术器械及其他医疗用品,派专人护送到马来西亚,受到马来西亚和印尼政府的赞誉和表彰。这次国际援助行动大大提升了我国骨科学界的国际形象。 鉴于邱贵兴为骨科学分会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中华医学会授予他优秀学会工作者称号。2005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被评为先进分会。 “邱老”是严师也是益友 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上到下对邱贵兴教授有一个习惯性的称呼“邱老”。这一称呼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流行。为此,邱贵兴的老师吴之康教授“不满”道:“你们叫他邱老,那叫我什么?” 1985年,大学学俄语的邱贵兴出国前在第二外语学院强化学习英语半年。在班上年龄最大的他,学习成绩也拔尖,期末考试时,听力全班第一。由此,“邱老”的称呼就在班上给叫开了。 其实,被叫了20多年“邱老”的邱贵兴,到现在仍看不出一点老态。65岁的他,依然思维敏捷,走路带风。 邱贵兴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认为,出生于江苏无锡的邱老师身上,融合了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优点:做事仔细、计划性强、效率高;为人豪爽、真诚,不计较个人得失。就拿“协和分型”的命名来说,按照国际惯例,国外学者多以个人的名字命名疾病的分型,但是邱贵兴却将这个分型命名为“协和”,一方面体现了他对协和这个品牌的深厚感情,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他的人生价值取向。 现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的翁习生用一句话对“邱老”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工作时,他是严师;生活中,他是益友”。 翁习生自1993年开始跟随邱贵兴一路走来,深深体会到老师的“严”。他说,邱老治学极严谨,为人极认真。无论是谁写论文,或者做PPT讲稿,多一个字,少一个标点到他那儿都通不过。在协和骨科,有一项延续多年的、出自“邱老”的规矩:大夫上班必须打领带。邱贵兴说,医生的衣着一定要整洁,给人严谨的印象,这样才能赢得患者的信赖。“小事抓得紧,在开处方、做手术等大事上才不会马虎!” 邱贵兴的“严”还体现在大查房制度上。邱贵兴要求,每个病人手术前,主管大夫必须报告术前的详细计划,经大家充分讨论后,拟定正式手术方案,才能执行手术,不能擅自决定。术后必须将病人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及X线片向全科汇报,并逐个病例地总结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翁习生和赵宇都说,邱老师最难得的一点,是他十分爱才惜才。在协和这个十分看重“出身”的地方,邱老师对协和自己培养的人和“外来的和尚”一视同仁,给大家公平竞争的机会。对于自己看准的人,邱贵兴就会不惜代价地延揽使用。 邱贵兴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全科的医生都强了,这个科室才能强大。因此,他十分重视科室的梯队建设和年轻医生的培养,给他们创造各种机会,派他们出国深造。同时,他还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一传授给年轻医生,并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为他们选择不同的专业,让他们“各有所长”。他还常常从有限的科研经费里挤出3万5万,培养一名他认准的可造之才。 目前,协和骨科不仅有邱贵兴这棵“大树”,还有一片“森林”??十几位教授、副教授个个身怀绝技,无论是脊柱外科、创伤骨科,还是骨关节、骨肿瘤疑难重症,他们都可以独立诊治,治愈了大量的骨科疑难杂症。正是在大家的努力下,协和骨科得到了全面发展, 2007年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人生历练延安十年 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苦修8年的邱贵兴,毕业后在革命圣地延安有一段历练的经历。 1968年,邱贵兴从当时全国唯一的8年制医学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时,正赶上“文革”高潮,全班近60名同学无一例外都被分配到了大西北。从此,邱贵兴和同班同学、爱人林守清在延安开始了医生的职业生涯,这一待就是10年。其间,林守清先去延川县医院任妇产科大夫,邱贵兴则留在当地的公社医院(相当于现在的乡卫生院)做副院长。两口子要想见上一面,就得走几十里崎岖山路。 一年春节,邱贵兴夫妇回上海探亲,假还没有休完,就遵照上级要求在大年三十赶回了延安城。又折腾一天,于正月初一回到自家窑洞。一进家门,夫妇俩累得倒头便睡过去了。半夜,邱贵兴被爱人摇醒了:“老邱,你快醒醒!我怎么那么心慌呢?”爱人一摸他的脉搏,发现跳得比自己的还快。情况不妙!邱贵兴夫妇猛然想到,一定是堆放在窑里的过冬口粮??土豆、红薯发芽霉烂了,在通风不良的情况下形成一个天然的“毒气场”。两人赶紧把门窗打开,冲出门外,好半天才双双缓过来。至今回想起这一幕,邱贵兴还心有余悸。 在陕北乡下,卫生院常常半夜有病人家属敲响医生的门,主要是难产、摔伤、急腹症之类的紧急问题。一天深夜,邱贵兴从热被窝里爬起,随几位来自偏远山村的老乡出诊。翻过一道又一道山峁,终于在天亮前到达目的地。处理好病人,天已大亮。他这才发现昨晚一路上都是在悬崖峭壁上行走,难怪当时总感觉身前和身后随行的老乡是和自己贴身走。邱贵兴简直不相信自己能走过来。 “那时候我们常常自己背着消毒锅到各村去治疗病人,手术也经常在老乡的炕上进行。当时最困难的还不是吃,而是缺水……”邱贵兴说,在延安十年不易,但是非常锻炼人,“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懂得了什么是苦,什么是甜!” 1978年,全国恢复研究生培养制度。邱贵兴夫妇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复习,先后都考回协和念研究生。那时,邱贵兴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岁月蹉跎的紧迫感,令邱贵兴一刻也不敢懈怠。他在自己选定的主攻方向??脊柱外科,20余年如一日,耕耘不辍。从建立骨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到创建研究脊柱侧凸的模拟人体直立姿势的双足鼠动物模型,再到全面系统地在基因和蛋白层面上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研发成功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邱贵兴一步步稳扎稳打走来,并引领着脊柱外科向国际顶尖水平迈进。 ■邱贵兴小传 江苏无锡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获政府特殊津贴。 在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尤其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脊柱侧凸的中国分型方法(PUMC协和分型),对指导脊柱侧凸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为项目负责人开展了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协和(PUMC)分型及其临床应用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弯相关基因的研究、老年骨关节炎的临床分期及优化防治等7项国家级、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另外还有多项院内课题。 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委,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主委,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兼任国际脊柱畸形矫形研究组(SDSG)中国组主席,国际脊柱功能重建学会(SAS)中国分会主任委员等职,并担任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编委。主编、主译《骨科手术学》等37部专著。在国内外各种杂志发表论著376篇,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两项、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国家教委三等奖、卫生部二等奖等奖项,并多次获得院内医疗成果奖及科技成果奖,获授权专利5项。 曾被评为中国科协先进个人(2006年)、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北京市总工会教育创新标兵(2005年)、中华医学会优秀工作者(2005年)、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2000年,2005年)、北京市总工会经济技术创新标兵(2001年)等。
来源:健康报
|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