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捷报飞传,四川省卫生厅批准该院骨科为省乙级重点专科,神经外科、普外科为省甲级重点专科创建单位,实现了省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就在这一年,该院在肩负着繁重的灾后重建任务的情况下,在实践“办人民最信任、最满意的医院”的行动中,门诊人次突破100万,再次跻身省内同级地市州医院前列。
居安思危
002年12月,市人民医院迎来了“三喜临门”——新门诊大楼落成、吴阶平院士题写的院名揭牌、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顺利通过。就在全院职工为那一句“德阳市人民医院达到国家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而击掌相庆时,院长赵鲁平的喜悦之情中却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沉重。
在评审组的综合评价中,几次提到医院人才梯队和重点专科建设的不足。在赵鲁平眼里,他才上任不满一年的这所医院的成长之路的确太短了。从1993年到2002年底,医院从创建二甲医院起到戴上三甲医院的桂冠,靠的是干部职工的激情,靠的是从县医院继承来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水平,由于临床科研整体水平偏低,创新的后劲不足,束缚了学科发展,使得学科的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仍不乐观。这时候戴上三甲医院的桂冠,对于市人民医院来说,抓学科建设已经如箭在弦。
万事开头难
2003年,市人民医院领导班子郑重地将学科建设的规划摆上了医院发展的日程。借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医院将开荒锤对准了骨科。当时的骨科是院内三个重点专科之一,医院集中力量支持该科的学科建设,不管是在设备配置、人才培养、科研经费、新技术项目的开展上都给予一定倾斜。在医院的支持下,骨科主动走出去,向省内外同行学习经验。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在一批老专家的传帮带之下,中青年医生迅速成长,形成了较合理的人才梯队,科研能力和水平在院内各专科中已经走在前面,骨科一跃成为市重点专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也有了飞跃式的发展,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2009年,骨科门诊病人达25000余人次,住院病人2200余人次,手术1500余台,病床使用率达174.2%。
良好的开局,让市医院干部职工树立起了信心。依照骨科的发展模式,消化内科、神经外科争先发展,相继成功创建市重点专科。在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重点专科优势凸显,让更多的人尝到了发展的甜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重点专科的影响和带动下,院内学科建设呈现出蓬勃的生机。继骨科成为市重点专科之后,神经外科、消化内科又相继通过市重点专科的评审,成为在德阳地区技术领先的学科。医院在充分考虑了学科发展趋势、发展现状、与省内外一流学科的差距、医院发展需求及未来社会发展等因素后,将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泌尿外科等11个学科作为院内重点发展的优势学科,科学地谋划了学科建设的中长期战略。
突破瓶颈
2003年,在成功创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基础上,市人民医院明确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中变,五年大变”的中长期规划。在谋划、勾勒医院未来发展蓝图时,赵鲁平提出“医院学院化、科室专业化、个人专长化”的战略思想。说是战略,其实同时也是发展目标。为了实现前两条目标,必须突破人才的瓶颈。但是,医学人才的培养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而医院学科的发展已经迫在眉睫,不容再等。怎么办?“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把外引与内培并重、人才与学科并进结合”——这是院班子在当初作出的大胆决定。几年的实践证明,这是突破人才瓶颈的最佳方案。
德阳地处绵阳和成都两个大城市之间,生活条件和事业环境远不如周边,引进人才的难度不小。那么,市医院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华西医院普外科教授、人称“西南第一刀”的肖乾虎坦言,当初放弃高薪来市医院工作,是被该院的诚意所打动。从2003年至今,医院引进博士10名、硕士84名、学科带头人11名,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给医院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项目,使医院的学科影响力得以大幅度提升,医院的引进人才工作也在不断的实践中日趋完善和规范。2003年,医院被评为“德阳市人才开发先进单位”。
为降低引进人才的难度和成本,医院采取了“引进就是拥有”的刚性引进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华西在德阳,德阳有华西”的专家巡诊活动,就是市医院开展最早、成本最低的人才柔性引进模式。2009年,医院与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陆续派出医务人员赴西南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深化了跨区域合作行动。
在引进的同时,医院通过送出骨干学习进修、请进专家传经送宝、鼓励职工继续深造等方式培养人才。耳鼻喉科青年医生张萌辞职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仍然选择回到市医院,是因为被赵鲁平当年那一句“德医随时欢迎你回来”所感动;呼吸内科主任莫郁苓从北京带回了先进的呼吸支持技术;泌尿外科代庆德医生从广州引入了输尿管镜技术;以色列整形专家莫瑞斯•托帕兹数次来院无私地传授负压吸引技术,并被医院聘为客座教授;巫奇、李友伟、周芳明等优秀青年医生走出国门学习深造,并赢得了外国同行的认可和赞扬。
2009年初,医院提出“人员英才化”的战略思想。随着这项人才工程的启动,市医院将会有一支更为优秀的人才队伍脱颖而出,进而不断抢占医学科学的前沿阵地,为全面提升学科实力、保障医院可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基础。
量身订做广阔舞台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各专业学科越来越细化,越来越专业化。亚专业学科的建设成为一个科室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为市人民医院“个人专长化”目标的实现带来了新的契机,成为医学人才量身订做的广阔舞台。
骨科是院内较早发展亚专业的学科,目前分为脊柱关节外科、上肢创伤骨科、手显微外科、下肢创伤骨科、关节镜外科、肿瘤矫形骨科5个亚专业组。这打破了原有的专业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的局面,为医学人才的成长打造了空间。它增强了医务人员的危机感,激发了其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专业技术的热情,从而促使每位医生都能做到不仅知识全面且更有学术专长,同时也使每个亚专科都能不断取得突破,进而提高骨科整体的技术水平。
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发展的领路人,是领跑学科发展的关键。医院积极为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打破论资排辈传统,优先提供研修、深造、学术交流机会,优先购置学科建设和发展所需的设备设施。2005年,医院在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将ICU独立成立病区,由具有丰富的危重病人抢救经验的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张雅卫任科主任。在她的带领下,ICU提高了外科重大手术的术后治疗水平,已逐步成长为代表医院危重病人抢救治疗水平的学科。感染科主任杨家红是医院引进的第一位女博士,她提出的建立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设想在经过缜密的可行性分析及评估后,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2007年,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顺利通过了卫生部的验收,从而为疾病的分子诊断提供了基础。由于有了发挥的舞台,杨家红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发展,当选为省感染病学专委会常委、市感染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并在采用抗病毒治疗方案,实行“个体化”治疗,促进肝炎DNA转阴和治疗肝硬化、肝癌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在她的带领下,感染科成功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研究协作单位资格,开创了省内地市州医院先河。
在充分整合丰富的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医院成立了17个疾病研究所,对全市多发病、常见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趋势及发病规律开展深入调查研究,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支持,也为部分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提供了发挥余热的空间。
科技兴院
科技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源,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才能促进医院学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市人民医院不断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完善实验室、设备、图书资料等科研基础设施与条件,创造条件鼓励医务人员攻克技术难关。“搞科研要吃糖”——这是赵鲁平对全院职工的承诺。
近几年,医院加大力度引进一系列先进设备设施支撑学科建设。肯莎维层流手术室的落户满足了高难度手术需求;数字化图书馆的开通丰富了医务人员的视野;手术直播系统首开手术示教先河;西门子直线加速器的引进大大提高了肿瘤放疗的精确性和高实效性;64排CT将疾病诊断从形态学提高到功能成像诊断;床旁C臂X光机的更新提高了骨科手术定位的准确性;乳腺钼靶X光机的引进提高了乳癌早诊率;数字DR系统在降低病人接受放射剂量的同时提高了成像品质和效率;视频广播系统运用于教学讲课拓宽了学术交流渠道。
近几年,医院每年在省、市科研立项多达30余项,斩获奖项颇多;今年在SCI(世界著名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之一)发表论文5篇,在市级论文评选中获得一等奖3个。
种下梧桐树,引来凤凰栖。科技的不断发展、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为项目的引进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项目的引进又为学科的发展推波助澜。2009年,依托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三维彩超影像及妇产科的技术等软硬件实力而建立的产前诊断中心以高分通过省级部门验收;由美国雅芳女性基金捐资、中国社工协会乳癌基金会提供技术支持的乳腺中心作为灾后重建的重点项目已经投入运行。
时光流转,德阳市人民医院的学科建设从骨科模式的推广到“医院学院化、科室专业化、个人专长化”,从打造优势学科群体到“以项目带学科”,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而今正呈现出百花争妍、万紫千红之势!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