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式的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文明和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如何使护士(生)在护理技术操作中体现人文关怀精神,真正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温馨服务已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许多国家的护理教育者认为:在护理课程中融入人文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构建侧重于人文教育的护理课程考评体系是加强护理人文教育的途径之一。但传统操作标准以时间为限制,要求操作程序正确,符合流程,忽视了人文关怀意识,使护理技术过度操作化、规范化、程式化。为此,笔者将人文素养评价纳入护理技能实训和考核范畴,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甘肃省卫生学校2008 级护理三年制中职班600 名护生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16~18 岁,平均(17.3±1.3)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0 人,2 组护生文化基础、招生方式、前期学习内容、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等基本相同。
1.2 方法
(1)课题组在对相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听取护理专家的意见,并参照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年出版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一书,在预初调查后制定了《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评价标准》,内容包括五大部分:礼仪要求(20 分)包括服饰、仪表、语言、态度;操作前(20 分)包括问候、解释、评估;操作中(20 分)主要考查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爱伤观念等;操作后(20 分)包括嘱咐、整理、致谢;整体效果评价(20分)包括护士的应变能力和患者的满意度。其中对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提出了具体要求:护士(生)做任何操作均要做到服饰整洁、仪表大方、语言得体、态度温和;操作前对患者亲切尊称与问候,合理地向其解释操作目的、意义、方法及配合要点等;操作中给予患者体贴入微的关心,积极询问患者的感受和需要,从患者角度出发,为其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操作后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感谢患者的合作等。
(2)对同一技能操作,对照组根据《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进行目标教学及考评,实验组根据《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与考核标准》和《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进行目标教学及考评。
(3)多角度评价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在校期间由教师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评价。在研究对象进入临床实习1 个月后,由研究组成员对护生负责的患者随机进行满意度调查。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2 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1)由表1 可知,2 组护生在护理技术操作考核中人文关怀能力存在差异,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
(2)由表2 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在护理技术操作中注重人文关怀
护理技术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身心状况。随着社会发展和公民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在接受治疗的同时也非常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为改善目前护理技术操作中普遍存在的注重程序与技能,忽视人文与心理问题,我们把提高护生人文素养作为改革重点,明确和细化了护生在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应体现的人文关怀精神,要求她们以《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中的人文服务为指导,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着重强调温馨护理与人文服务意识,培养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3.2 改革考评标准,重视人文关怀能力考核
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而操作流程和考评标准则对护理人员操作训练起着导向和塑形作用。但传统考评标准只注重操作程序和技术,忽视了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忽视了人文服务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现。改革后的考评标准既保证了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又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观,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患者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护生沟通和应变能力,提高其综合技能。
3.3 将患者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纳入质量评价体系
护理技术操作是把人作为服务对象的技术,护理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应主动分析服务对象的身心状况,本着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实施操作。然而目前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和考核忽略了患者个性化护理要求,导致考核过分程式化。考核时只关注护生,对患者满意度缺乏必要的评价。因此,我们将患者满意度作为操作效果评价指标纳入质量评价体系,以促使护生在操作过程中体现人文关怀,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3.4 新标准对实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护理技术操作中人文素养要求及效果评价标准》要求护生在操作前对患者病情、治疗环境和身心状态作出全面评估,操作过程在保证严谨、规范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与患者的沟通,发现病情变化能及时作出积极的反应并能灵活处理; 既考查护生对操作中省时、节力原则的掌握和操作的终末质量,又要满足患者需要,提高患者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因此,新标准更有利于培养护生整体护理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操作中养成规范、严谨的工作作风,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