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省中医院工作已有8年了,在领导的关怀和爱护下,我的技术水平已逐年有所提高,但与患者的沟通尚欠火候。近日,梳理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试图从教训中吸取营养,进一步改善与患者的沟通。
语言婉转易沟通
在我们工作的妇科,与患者沟通不是件容易的事。又一次,一位慢性盆腔炎反复发作的病人问医生:“我的病是不是永远也断不了根?永远也治不好?”医生答道:“慢性盆腔炎一般是无法痊愈的,我们只能控制症状,以后还可能反复发作。”此话一出,病人勃然大怒。这里,医生说的大实话,但患者却无法接受。面对同样的问题,另一位医生的就比较巧妙,他说:“就像咽喉炎或感冒一样,盆腔炎治疗后不可能保证永不复发,但只要注意平日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心情舒畅,还是可以将复发的机会大大降低的,况且这又不是不治之症,不必为此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
多次信息弱刺激
与癌症患者沟通,采用多次的信息弱刺激比较容易奏效。有一位离异后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后等待病理结果期间,身体恢复很好,但就是精神状态很差,终日郁郁寡欢,也不愿与医生多说话。病理结果回复后,因患者没有家属在场,我们只好向患者说明了病情,属于早期的宫颈癌,是可以治疗的,个体化的手术方式很成功,既切除了病灶,又保留了卵巢的基本功能,使患者不会因手术而过早衰老……患者听后嚎啕大哭。后经细谈,才知道她的孩子还小,生怕病情过重,不敢主动向医生打听结果,经过医生解释,她才如释重负。次日,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增加。在此后的治疗中,我们根据病人的心理承受力,一次一次地向其透露肿瘤的分化程度较差,需要追加化疗,患者也能够接受,并且积极配合治疗。病人出院后,按时回院行相关复查,肿瘤均未复发,而且她已经重新找了一份新的工作,有了新的伴侣,掀开生活的新篇章。这件事给我一个启发,从癌症患者的心理学角度看,多次的信息弱刺激较一次性的强刺激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隐瞒病情是不好的,但告知也得讲究技巧。我们的责任是尽量挽救那些处于“难得糊涂”的患者,让他们端正心态,尽快回归到康复的正轨上来。
专业术语慎使用
当医生的都习惯使用专业术语,殊不知,某些术语一旦产生歧义,病人就非常反感。一位50来岁的女性患者,因为医生在病历上记录其“外阴阴道呈老年性改变”,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而投诉医生,认为这一写法影响了她的心情,破坏了她在家人心目中的形象。其实医生的描述完全符合病历书写规范,但在患者看来却难以接受,所以如果临床上还有可替代的术语,我们要尽可能选择不那么容易有歧义的字眼。经过讨论,我们给这患者的病历进行了修改,更改为外阴阴道呈萎缩性改变,诊断为萎缩性阴道炎。
巧语安慰消疑虑
留待手术的病人往往有一种莫名的“恐惧感”,这对医护人员也是一种挑战。一位病人次日就要做手术了,她告诉医生说“我很害怕”,医生不经意地说“不用怕”,谈话就这样终止了,尽管这位医生主观上也想安慰这病人,但沟通不到位,让病人感到很郁闷。后来,一位高年资医生安慰她说:“这不是个难度很大的手术,您的主刀医生是科里的技术骨干,您就放心吧。”后来又提到“隔壁病房的病人手术难度比你的大得多,你看她恢复得多好!”这一说,患者的疑虑就慢慢消除了,为次日的手术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无论患者采取何种态度,都要恪守 “把对让给患者”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做到:舍得花时间倾听患者的话语,做一个有效的倾听者;在与患者沟通中要集中注意力;切勿打断对方的谈话;不要急于判断;注意非语言性沟通行为(如端茶倒水等);仔细体会“弦外音”,以了解对方的主要意思和真实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出处理方案。
来源:互联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