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医患两方,都觉得委屈?仅仅靠提高医德,或是加大对优秀医生的宣传,就能解决当前中国医疗界的根本问题吗?”
●“为什么一个神圣的职业,现在却被妖魔化?是职业的悲哀,还是制度的缺陷?”
新闻事件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拍一部医生的DV电影有这么难,我也许不会自讨苦吃了。”29岁的卞正乾叹一口气,“太累了!”
卞正乾,人称“老卞”,上海仁济医院普外科的一名年轻医生。从2006年2月开始,他利用业余时间自导自拍一部反映医生日常工作生活的DV电影《白领日志》。4个月前,开始进入后期制作。不过,就在即将全部“杀青”的现在,老卞却十分肯定:“我以后不会再拍了,这是最后一次。”
让他觉得“这么难”的,并不仅仅是作为一名外行导拍DV电影的“费力”,而是他发现:自己想倾诉的东西,在现实中正变得无力而困惑。
作为老卞
“我就是想告诉人们一个医生的真实生活”
说起拍DV的目的,老卞很干脆, “想拍个片子,真实记录医生的生活状态,还原医生的真实形象。”
在他眼里,社会公众所认同的医生形象与真实相去甚远,“哪有医生像电视剧里一样,每天查查房就算完成工作,西装革履地走来走去,把白大褂当风衣穿?”
2003年,卞正乾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进入上海仁济医院担任住院医生。上海的三甲医院人满为患,仁济医院每天的门急诊量高达7000人次。“我每天上班时刻保持高度紧张,就怕出事情。”
一直以来,他都有倾诉的欲望,“每个医生都压抑太久,很想说话。”在卞正乾看来,医生这个行业工作辛苦,压力大,负面舆论却很多,得不到社会公众的认可。
与DV的接触让卞正乾找到了一种倾诉方式。2006年2月,拍一部DV电影的念头在卞正乾脑海中成型。电影取名《白领日志》,因为医生也算白领,“至少白大褂领子是白的”。主要情节,是讲述4位一心要成为优秀医生的年轻人,在实习中发现医生在承担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更饱受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困扰,最后只有男主角一人留下来,其他三人不是改行就是回学校继续深造。
作为卞导
“支持者和嘲讽者,远超出我的意料”
《白领日志》剧本由在仁济医院实习的医生李振元执笔,其中医生被病人家属责骂、护士因不给冒用医保卡的病人配药而被打等情节都脱胎于医院发生的真实事件,“演员”与“职员”大多为医院实习医生。
“同行特别支持”。卞正乾说,“两年来,演员们所有的休息日都给了我,这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电影,而是大家在合力做一个理想化的东西。医院的领导、同事、学生先后有100多人参与拍摄,有台词的角色就有三四十个,大家都是义务来拍。”
前期拍摄的一些“日志”,老卞在集中众多三甲医院医生的论坛“丁香园”试探着发布,引起巨大反响,已有3万多的点击率,一些同行甚至称该片“是一部反映当代医患关系的跨时代作品”。
但同行之外呢?却是冷嘲热讽的多。“卞导”到常去的DV网站上向网友们发布“要拍关于医生的电影”这个消息时,下面的回帖都是嘲笑,还有攻击。 “医生自拍反映医患关系的片子,能指望多少客观、公正呢?”网友毫不客气地质疑着。“卞导”希望还原的“真实”,也被网友指责为“自辩与美化”。
“医与患中间,横亘的鸿沟远比我想象的要深,要难以逾越。” 老卞感叹道。
作为卞医生
“医患矛盾远非一部DV所能缓解的,但如果根本不去努力,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了”
相较于一年半前拍DV时的踌躇满志,如今的老卞,热情与期望明显下降,“我现在只想赶快完成。”
同行们的支持热度也降低不少。很多同事开始把这部片子当成一个内部人的“自娱自乐”,至于“获得理解”的目标,持“没用”观点的,越来越多。
更让卞正乾始料不及的是,一些网友干脆扒起了医疗界的“皮”,什么“病人给外科医生送红包的,多了去,怎么不写写这个?”还有,“医生就算有千般委屈,但比起被宰的病人,谁更需要理解?”医患矛盾几乎是随处可拾,网友们一边“曝光”着,一边气愤难抑。
这让卞医生觉得自己真有些“自讨苦吃”,也引发他对医生职业的更深思考。
“为什么医患两方,都觉得委屈?仅仅靠提高医德,或是加大对优秀医生的宣传,就能解决当前中国医疗界的根本问题吗?”
“为什么一个神圣的职业,现在却被妖魔化?是职业的悲哀,还是制度的缺陷?”
“以药养医现象何时能改变?何时才能既让老百姓看病不再难,又让医生的医疗技术能有合理的价值回报?”
没排时间表,但老卞坚信,他的《白领日志》会很快完成。他希望人们看完《白领日志》,能对医生多一些理解,“不然压力越来越大。医生心凉了至少是个很悲哀的事。”可他也有种预感,“可能会有大量恶评出现,这与现状有关。”
是啊,医疗行业的现状,岂是拍一部DV电影所能解决的呢?“制度的问题不是我所能改变的,但我们不应放弃个体的努力。” 这位年轻的外科医生想在编辑DV故事时,留下一个意味深长、给人期待的结局。
各方观点
患者 期盼职业精神回归
其实,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并非是患者不了解医生的真实生活,不认可医生的辛苦工作,而是患者对医生“态度生硬”的不满,对“回扣”、“红包”等医疗不正之风的愤怒。
“医者父母心”,中国自古就不缺少悬壶济世的良医,更不缺乏尊医敬医的百姓。然而,今天的不少医生对我国的医学人文传统以及西方现代医学中的仁爱精神都比较隔膜,我们的医学院校教育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术的攀升。缺少人文关怀,服务意识淡漠,是眼下许多医生的通病。
至于医生受利益驱动,开大处方的行为,更加剧了患者看病贵的程度,损害着患者对医生的信心和尊重。
热切期盼医生职业精神的回归。
网友 星 空
医生 承受着额外的压力
平心而论,哪个医生不愿意有尊严地挣钱?哪个医生愿意靠开大处方、拿回扣来扭曲地实现自我价值?看一个病人,医生要付出多年学习与实践所积累的技术和经验,但是这种知识性的劳动报偿过低。挂号费,普通医生只有几元,主
目前,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没有解决,“以药养医”导致医院公益性淡化,医疗水平提高带来医疗费用上涨,医保制度不完善造成医疗费用压力,这种种矛盾最后都集中到了医院,集中到了直接面对患者的医护人员,医生成了患者的出气筒。
一些患者一旦抓住医生某些把柄,就添油加醋地“声讨”,索取巨额赔偿甚至伤害医护人员的行为,让医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委屈。
在制度不完善,“自律”、“宽容”、“忍让”、“与人为善”这些优良传统没有被国人很好继承和光大的大环境下,医生的从业环境何其艰难!
网友 丁 香
专家 医院出路在于改革
上海医生自导自拍反映日常工作的电影,以此展示“这个行业工作辛苦,压力大”,希望得到患者的理解,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但百姓却不认可,居然有人认为这是“自辩与美化”之举。这种障碍从何而来?
笔者认为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有其苦衷。一方面,医生承担着救死扶伤的责任,精神紧张和业务竞争的压力是一般职业难以比拟的,“活到老,学到老”是医生的职业要求;另一方面,百姓生活也不易,经常会品尝“看病”的滋味,如何让他们能超然于现实之外?这种不认同,根源于扭曲的医疗政策和现实生活的矛盾。近年来,医院总体上实行“以药养医”,过度追逐经济效益,在丧失公益性的同时,将医生的美好形象也玷污了;而老百姓难以有足够的理性来为医生开脱,特别是他们多数人缺少基本的医疗保障,还要花大价钱看病,如果再有碰到无良庸医的经历,其感受可想而知。
医改有很多内容,但笔者认为其中一个重点就是要“给医生宽容,给医院出路”。应通过制度安排给医生一个体面收入,同时依法对其收入给予严格监管,对其医疗行为进行考核监督;给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必要的经费保障,同时,做到账目公开透明,让社会进行监督。如果再遗留一些暗箱操作空间,再有一些灰色收入地带,医患之间的信任就很难恢复。
(王虎峰 中国人民大学卫生医疗体制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背景链接
-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医疗总费用的比重。
-公立医院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切断医院运行与药品销售的利益联系,降低药品价格。采取增加财政补助、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
——摘自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医改方案(吴焰 李媛)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