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办医是健康服务业的重要推手。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激励下,中国的社会资本蜂拥而至,新业态不断涌现,民营医院持续、快速发展。
然而,一边是公立医院“巨无霸”夹击,一边是非公医疗“爆发式”增长,社会办医如何实现突围?进入互联网医疗时代后,社会办医的新机遇从何而来?在日前召开的2018博鳌·健康界峰会上,社会办医大会主论坛上,GE非公医疗事业部总经理陈奕琪从影像设备采购数据上,分析了社会办医“弯道超车”的最佳路径。
资本涌入 社会办医“爆发式”增长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9.5万个,其中医院3.0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1.8万个。这意味着,相比于2016年,公立医院数量减少了约1000家,而民营医院增长了2000家。
为什么公立医院在减少而民营医院数量在飞快增加?
相对来说,民营医院的投资成本和周期较低。同时,专科医院专注于某一领域,更容易建立品牌优势,其针对特定医疗器械的大量采购也更容易获得价格优势。
2013年,16排CT年增量950台,其中社会办医仅占15%。2017年16排CT年增量1900台,社会办医占到43%。在PET-CT的采购量上,社会办医也“突飞猛进”。2015年PET-CT年增量54台,其中社会办医占6%。2017年PET-CT年增量60台,其中55%的需求来自社会办医。
陈奕琪提到,社会办医正在发挥力量,填补市场空缺。毋庸置疑,社会办医在持续、快速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得益于国家连续性、开放性的政策引导,近两年民营医院保持着每年新增1500家的“生长速度”。
绕道而行 差异化竞争成突破口
随着数量的增加,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就不可避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郝德明曾提到,“未来两三年内,社会办医的竞争性会更强,淘汰率也会提高。”
社会办医发展至今,已经到了量变到质变再起航的时刻。其中,医生资源成质变“必经之地”。
“医生资源的缺乏成限制社会办医发展的最大挑战。而医生集团等集团化的运营模式,聚合了大量优质医生资源,对推动社会办医意义重大。” 陈奕琪研判,集团化运营,成社会办医未来趋势。
但从医生团队到医生集团,对于医生的考验非常大,“从单体运营到集团化运营,对管理者的运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社会办医不和公立医疗机构“正面交锋”已然成为业界共识,大家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了与公立医疗机构形成差异化竞争上。“发展专科优势,以满足民众对医疗和健康服务的不同需求,成为社会办医首要考量。”陈奕琪提出,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互补,成社会办医突破口。
那么,社会办医如何找到自己的差异化竞争方向?社会办医的突围利器是什么?
突围利器 数字化迭代更新在助力
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科技正深入到各个领域,帮助行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同时,这也是新时代给社会办医实现突围的重要机会。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患者需求的不断升级,传统医疗模式正发生巨大变化。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对传统医疗模式进行数字化升级,使得医疗行业各个环节能够更大程度地被优化,从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科研等多个维度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其实社会办医普遍尝到了数据化的甜头。但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的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医疗机构的数字化方案的迭代更新,同样重要。
“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必须要有迭代的能力。大多数医疗机构也非常重视数据化的管理与应用,但由于迭代能力落后,原本的‘利器’逐渐变成‘负担’。”陈奕琪强调,大数据是一个不断迭代更新的成长模式。
医疗机构的数据化需要升级、迭代和变革调整,需要适应互联网的发展环境,构建新的数据化体系,这也是迫在眉睫的趋势。
“非公医疗要发展,数字化方案就不能仅看当前效果,最重要的是数字化方案是否有迭代能力,是否有未来性。”
未来,搭建更为完善的、适应网络时代的数字化系统,将会成为非公医疗机构发展更坚实的基础。在快速迭代变化的今天,医疗行业也要不断迭代,更新医疗技术,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迎接未来的变化。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