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首个医师节”前夕,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通知》(国卫医发〔2018〕34号)。通知指出:“加强医务人员待遇保障。要创造性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允许’的重要指示,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注重长效激励,稳步提高医务人员薪酬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制度”。随后在8月28日出台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8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18〕83号)指出:“落实‘两个允许’的要求。根据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完善薪酬分配政策,推动医务人员薪酬达到合理水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允许”的指示,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一方面要提高医疗服务收入,一方面要合理控制成本,因而提升收支结余是关键。
然而,随着医保支付方式、分级诊疗及医联体、药品零差率等政策的不断深化,依靠规模增长带动医疗收入增长的模式已基本结束。公立医院如何实现“增收、节支”越发成为医院发展和运营中一个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本文根据九鼎医院管理顾问多年的咨询经验,提出医院“增收、节支”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医院“增收、节支”基本思路
公立医院“增收、节支”四步走
第一步:收入合理增长
从医院收入构成来看,医院收入分为医保收入和非医保收入。
医保收入增长。虽然医保收入增长受到了越来越严厉的控制,但医院仍要争取政策范围内的合理增长。从医保支付方式看,目前国内普遍以总额预付制和按病种付费制两种方式为主,按病种付费一般采取单病种付费、病种分值付费、DRGs几种模式。在总额预付制下,医保总额控制还不严格的地区,应抓住最后的扩张机遇,适当扩大规模;医保总额控制严格的地区,也有合理的增长空间,可在政策范围内适当超额。在病种付费下,要重点提高服务量及治疗价值高的病例、危重病例的比重。
非医保收入增长。非医保收入将成为医院收入增长的重点领域。重视门急诊、体检、整形、生殖、口腔、生育、工伤等非医保业务的发展。
第二步:调结构
通过调整收入结构、业务结构、病种结构、险种结构,重点向附加值高的业务、重点专科、非医保业务倾斜,提高有效收入占比。
调整收入结构:提升手术、治疗等有效收入占比以及非医保收入。
调整业务结构:既要发展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业务,如手术、内科内镜;也要开展短平快的业务,平衡费用水平。
调整病种结构:疑难危重病例与普通病常见病并重;重视拓展外地病源。
调整险种结构:提高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外地医保以及非医保业务的比重。
第三步:控制成本
重点降低不合理及不符合政策导向的成本。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药占比应降到30%左右,耗材占比降至20%以下。药占比重点控制抗生素、中药注射器、辅助用药的使用;耗材重点控制高值耗材的使用。此外,加强预算管理,合理控制管理成本。
第四步:核心指标控制
加强医院运营管理水平,抓住核心指标管理,关注资源利用率和资源周转情况,提高运营效率和资源使用效能。核心指标包括:床均收支结余、人均收支结余、平均住院日、病床使用率等。
在目前的宏观形势下,如何“开源节流”是每位医院领导关心的头等大事,也是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的前提。本文无疑为医院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供各位院领导参考。
作者:九鼎医管资深咨询师 肖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