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日本对中国开放一系列的签证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日本旅游就像是「打个飞的」一样方便。在微博微信上,也时常能见到来日本体检、看病、医美的消息。
而几乎所有体验过日本医疗服务的人都会忍不住感叹“日本医院人真的很少”、“日本医院的服务真的很周到”等等。
如此再对比在中国的就医环境,诸如“挂号难”“看病难”“缴费难”的问题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过并深感无奈。
那么,日本为什么能让病人有这么好的就医体验呢,这跟日本的“分级医疗”有怎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日本的分级医疗制度。
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实现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都建立了“分级诊疗”,比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印度等等。不过,各国根据各自国内的实际需求,采取的“分级诊疗”体系也各不同,比如,英国是“政府主导型”,美国是“市场主导型”。而日本,则是采用“区域医疗层级式分级诊疗”,划分了“三级医疗圈”:
通俗来讲,日本的医疗是采取了国立、公立、私立的三类医疗体制。国家有综合性的国立医疗与研究机构,各地方政府设于公立的医院。然后数量最多的是遍布全国各地,尤其是社区的私人医院,大多数是专科诊所。
那么,日本私人小诊所可靠吗?小诊所和大医院的服务有什么差别?
私人诊所
首先,日本对医生的医疗准入制度非常严格,所以私人诊所的医疗水平有很大的保证。日本医生的知识都很全面,这和日本医生的养成制度有很大关系。许多像内科、妇产科、外科等私人医院和诊所,都是几代人祖传,院长大多是医学博士。而且日本非国立医院的医生允许兼职,因此许多诊所的专科医生,都是著名的医学专家、医学教授,而不是医科大学刚毕业的实习生。
日本YOKOI牙医诊所
此外,小诊所的水平,服务,待遇都是一流的。服务水平和待遇水平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
在日本,私人医疗保健也是一个服务性行业,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不例外。这首先可以通过医务人员对病人使用的尊重语言来感受到。无论是医生还是护士,以非常有礼貌的话语详细解释患者的病情,创造良好的服务意识。
因此,日本整个社会是小病去自家附近的诊所,发烧等小病,一般会先到私人诊所或地域内的中小病院(即一次医疗圈)就诊。如果诊所觉得这个病需要做进一步的精密检查,或者需要手术,那么诊所的医生会给你开介绍信,再去大医院治疗和动手术。
大医院
在日本,大型的医疗机构承担的主要是科研等功能,越是级别高的大医院,越挑剔病人。他们只接受疑难杂症的患者,如果这个病例普通的医院就可解决,他们是不接收的。
日本的任何一家医疗机构,无论任何时间,都非常安静有序,甚至有些“冷清”。这是因为在日本的医院,除了急重症的突发病例,其他的病人都需要提前预约。
与我国不同,日本的护士会做更多的初步检查。例如,初次检查时,患者不舒服,有特定症状,然后根据症状,做一些基本检查(身高,体重,血压,血液检查,尿分析等)均由护士完成,之后等待测试结果出来后,转给医生。医生做的只是根据检查的数据和所描述的症状进行诊断。
在日本,住普通病房不需要交纳住院费,只有高级病房才会加收服务费。住院期间不准家属陪同,在他们看来,家属不具备专业的医护知识。所有患者住院后,全部由医务人员负责。只能在规定时间探望。
一日三餐和生活问题,医院会全部给患者解决。病室的卫生间,到处都是护士呼叫装置。种种细节,每一个都准确精细地执行下来,就成了日本医院里干净、有序,没有拥挤人群的情景。
日本为何就能将“分级诊疗”制度做得如此好?
1. 医生可在多种级别的医疗机构坐诊:
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医疗集团IMS医疗集团主干医院板桥中央综合病院的负责人曾接受采访说,他们的医生分为“常勤”与“非常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由执业医生)。而“非常勤”的医生占多数,他们在多种级别的医疗机构坐诊,这也提高了优质医疗资源的流动率与均衡性。
可以这样说,日本的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小诊所都能找到很好的医生,所以小病在家门口即可解决,解决不了的,由主治大夫推荐上转,他们也更为放心。并且集团里的各家医院所有的医疗技术与医疗信息都是共享的,这也保证了患者在任何一家医院的无障碍高效流转。
为了做好分级诊疗,他们还联动了医院周围4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基层医疗机构与小诊所,需要上转的患者,他们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工作,而病人手术完需要到基层康复的,又可以顺利转回去。不仅保障了病床流转率,也给患者节省了费用。他们甚至在每个地铁口都有转送患者的车辆,来保障时间与高效。
由于快速准确的床位周转率,所以,在日本的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病床位并不多。在他们看来,一家大型实力强悍的医院,床位数超过500张他们都已经很吃惊,觉得不可思议。
2. 针对医疗机构的激励措施:
如果医疗结构达到了地域医疗支援医院的规定标准,则每年可以得到想到大的政府补助,而这个标准中的其中1项就是“双向转诊率”,即来院初诊的患者中诊所(或其他医院)凭介绍信转诊过来的患者比例达80%以上,或向上转诊比例达到60%且向下转诊比例达到30%,或向上转诊比例达到40%且向下转诊比例达到60%。
日本双向转诊流程
需要上转的患者,医院会第一时间做好准备工作,而病人手术完需要到基层康复的,又可以顺利转回去。不仅保障了病床流转率,也给患者节省了费用。由于快速准确的床位周转率,所以,在日本的一些大型综合医院,病床位并不多。
3. 对普通患者的激励约束措施:
除了急诊之外,患者都需要凭诊所医生的介绍信才能到上一级的医疗机构治疗。
介绍信”政策最早由日本厚生劳动省为让大医院减轻接诊负荷而出台的政策。旨在鼓励轻症患者先到中小医院或诊所就医,如果病情在中小医院或诊所实在得不到有效治疗,必须拿着由中小医院开具的治疗“介绍信”,方能去大医院看病。
如果患者跳过一次医疗圈而直接选择二、三次医疗圈治疗,除全部自费外,还需缴纳一笔额外费用,一般为3000日元~5000日元(大医院甚至更高,且大医院不接受此类门诊患者)。
除此以外,日本还通过医院病床的急病慢病分治、专病定点医院等等方式,构成完整的“分级诊疗”体系。从而形成了日本有很多的私人医院和诊所,而很多大医院很清净的现状,再加上日本医院周到的服务,让病人有良好的就医体验。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