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专科建设
基层是否应该有专科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19-1-2 点击次数:2829 来源:健康界

中国基层医疗的发展长期以来受制于多重的困境,人才、服务能力和信任缺失等都制约了基层医疗的发展。随着分级诊疗等多种措施的推出,基层医疗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快速发展的增长点,正受到来自市场各方更多的关注。但是,基层医疗目前的发展依然非常困难,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已经或者正准备拓展专科领域,以期获得突破。但是,在目前全科服务能力不足的前提下,基层医疗是否应该增设专科来提高其服务能力?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几部分来看:首先,人才的流动意愿始终是最大的瓶颈。中国的基础医疗之所以与大医院之间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主要的原因是体制刻意拉大了两者之间的差距,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基础医疗的发展。由于中国的医生评价体系是基于职称,而职称的获得的主要难点是科研。而在基层接触到的病人更多的小病和慢病,很难去真正做出有价值的科研。这导致越是优秀的人才,越是不甘于留在基层,最终在基层形成了逆向选择。

 

平心而论,基层医生的职能确实不应该是搞科研,而是真正发挥医疗的本质——治病。即使在主要发达国家,科研也是主要集中在大医院。但是,在这些国家,不做科研并不代表这样的医生就无足轻重。无论在收入还是社会地位上,基层的全科医生与大医院的专科医生相比,差距并没有那么巨大。但是,中国的医生被职称决定了一切,病人看病也主要是根据职称来决定可信度,这导致医生都要流向大医院,最终完全弱化了基础医疗的根本。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基础医疗都添加了专科,也无助于其获得优秀的人才来提供有质量的服务。

 

其次,需求决定了基础医疗的专科市场只能集中在某几个细分领域。目前基础医疗的整体服务能力依然非常薄弱,除了医生的技术水平不受信任以外,药品匮乏、检验能力薄弱以及标准匮乏所导致的服务能力层次不齐都严重阻碍了基础医疗的发展。目前,在基层领域最匮乏的有两类专科——儿科和康复,而这两类专科也是目前全国在人才和服务能力上最薄弱的。儿科主要针对儿童,而康复则主要针对老年人,这是两块巨大的市场需求。在这两个领域设置专科确实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并提升基础医疗的整体服务能力。

 

但是,这两个细分市场对服务需求是有着高度要求的,同时也是对药品依赖整体较小的。如果在现有的医保体系内发展,这类医生所获得的收益也是非常有限的。正是无法依赖产品来发展才造成了这两个专科所遭受的冷落,也造成了供需之间巨大的矛盾。因此,如果不能从服务的角度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激励和监管标准,这样的专科发展依旧困难重重。

 

最后,基于基础医疗之上的大中型专科诊所可能在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与大中型医院相比,诊所整体的成本和收费要相对低廉,多专科的大中型诊所可以在支付方控费的需求下成为大医院门诊的有益补充。随着中国医疗费用的大规模上升,支付方对控费的需求正日益强劲。专科诊所可以有效的为多个社区服务,提供各类专科服务,但从整体上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但这类专科诊所不应设置所有的科目,而是针对所服务半径确定最主要的需求,贪大求全必将失败。另外,专科诊所并不是取代大医院,而是为病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主要针对的还是普通的全科医生无法处理的疾病。这类专科诊所在医疗资源密集地区并不合适,更多的还是需要与大医院错位竞争,以填补市场空白。

 

不过,这类面向基层的专科诊所更多的是与基础医疗进行互补,而不是取代基础医疗。以儿科为例,如果设立一个面向多个社区服务的儿科诊所,可以有效的补充基础医疗在这方面的弱势,更好的增强整体医疗服务的能力。但在每个社区都安排一个儿科医生却有可能无法获得那么多的需求,毕竟专科的需求要大大小于全科。这样在成本和收益上也更合理。

 

总之,基层是否应该有专科的核心是市场的需求和供给能力。目前在某些专科领域虽然市场需求巨大,但供给能力严重不足,如何切入是其难点。基础医疗的核心依然是全科,如果在全科发展依然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想避重就轻靠专科来起死回生也是舍本逐末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