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就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流程的优质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最安全的诊疗环境、最好的病人体验、最好的临床效果和最适中的医疗成本。患者至上,不仅体现在诊疗环节,也体现在患者满意度上,努力实现三大目标:更安全的医疗服务、更理想的临床效果、更可负担的医疗成本。
为患者服务,必须坚持医学伦理学的四大基本原则:1、不伤害。在诊治过程中不使患者的身心受到损伤。2、有利。医务人员的诊治行为以保护患者的利益、促进患者健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3、尊重。医务人员要尊重患者及其做出的理性决定。4、公正。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合理享受医疗卫生资源权利,享有参与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的权利。
“首先,请不要伤害(First do
no harm)”始终是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重心。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来说,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安全是大家共同的目标和任务。但是,不仅长期以来的安全问题没有解决,新的严重的威胁又在不断滋生。不断增加的老龄化患者通常被多种慢性疾病所困扰,新的治疗方式会增加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能性。近几年,为了应对不断下滑的经济增长,经合组织(OECD)成员国收紧了医疗卫生方面的预算,这明显影响了患者安全方面的投入。国内医疗保障快速覆盖,医疗需求大量释放,医院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导致合格医务人员相对短缺。
患者安全对患者、医疗卫生系统以及社会所造成伤害的成本是巨大的。医疗服务系统的复杂性,使患者很难得到足够安全照护。即使医学技术不断发展,流程不断优化,患者依然处于患病和受到伤害的高风险状态。技术使用不当或者工作人员沟通不畅,都会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据统计,乘客遭遇空难的机率是1/1,000,000,而患者在医疗机构中受到伤害的机率是1/300。据估计,美国每个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误诊经历。患者受到伤害将导致高额医疗费用,在一些经合组织国家中,医院15%的费用和活动都用于应对发生的安全问题。最沉重的负担包括医源性感染(HAI)、静脉血栓栓塞(VTE)、压力性损伤、用药错误、延迟诊断等。发生伤害后,治疗项目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导致残疾,医生和患者生产力下降,医疗费用增加,诉讼成本增加。还有其它不可测量的代价,例如患者及家属的精神损害或者医生名誉受损。
患者安全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后期才引入患者安全(patient safety)一词。在上世纪90年代,卫生保健系统陷入窘境:医学技术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患者安全未见显著成效,常有患者受到伤害。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发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创建一个更加安全的卫生体系》,引起了全球性的患者安全讨论。2001年,建立了美国国家患者安全局(National Patient
SafetyAgency)。2002年,创建了约翰-艾什伯格患者安全和质量奖。2004年,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启动。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现有1/10的患者遭受过因医疗错误导致的伤害,提出了“九项患者安全解决方案”。2008年,WHO建立了一份安全手术清单,每年可以拯救50万条生命。2015年,美国医院评价联合委员会(TJC)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布了《医生及卫生保健生组织必须采用新方法改善医疗质量和安全》。2017 年,WHO总干事发起了第三项世卫组织全球患者安全挑战--“避免用药伤害”。
今年5月20日,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在瑞士日内瓦开幕。会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作了《患者安全:全球患者安全行动报告》(Patient safety:Global action on patient
safety)。《报告》指出:全球医疗卫生领域正在发生变化,卫生系统运作环境日益复杂。虽然新的治疗方法、技术和护理模式具有治疗潜力,但也可能对医疗安全构成新威胁。患者安全问题现在被视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挑战。全球每年因不安全医疗丧失6400万残疾调整生命年,因不良事件导致患者伤害可能是全球死亡和残疾的十大原因之一。每年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医院里,发生1.34亿次由不安全医疗造成的不良事件,导致260万人死亡。在高收入国家,据估计约十分之一患者在接受医院治疗时受到伤害
。
2019年5月31-6月1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2019年中国医院质量大会在成都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2019版),包含10项目标:1、正确识别患者身份;2、确保用药与用血安全;3、强化围手术期安全管理;4、预防和减少健康保健相关感染;5、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6、防范与减少意外伤害;7、提升管路安全;8、鼓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患者安全;9、加强医学装备安全与警报管理;10、加强电子病历系统安全管理。中国医院协会作为我国医院的行业组织,秉承“汇集行业智慧、推动行业发展”的理念,致力于推进医院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协会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及世界患者安全联盟工作,从2006年起连续发布了六版中国医院协会《患者安全目标》,为促进我国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医疗中的错误可能并将继续出现。28%的不良事件是医务人员一时疏忽造成的。据估计,在英国只有5%的不良事件得到了充分的报告,而未进行报告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责罚。当不良事件的报告文化,从责罚转变为理解错误并从中学习时,患者安全的改善工作才可能得以开展。本质上,人们需意识到错误不仅仅由一个简单的动作引起,而是由一连串行为引起,包括:工作场所的条件,个人情景因素,组织和管理层的决定。想办法解决并分享错误,可以促使人们从错误中学习,这比掩盖错误更有效。当然,如果允许医务人员走捷径或者逃避惩罚,其他人将纷纷效仿此行为,从而导致错误不断发生。管理者应该让每一位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承担起监督他人的责任。无处不在使用的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工具,在安全数据的测取和患者风险意外来源的识别方面,都具有较大的潜力。最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行为重塑,是改善患者安全的根本。
始终牢记“首先,不可伤害”原则。有效领导、有能力和富有同情心的充足医务人员是提供安全医疗的先决条件。要确保患者安全,就必须保证提供安全的基础设施、技术和医疗装置,并保证这些得到充分知情的患者的安全使用,同时还必须拥有一支熟练和尽职的卫生人力队伍。确保患者安全需要重新设计医疗流程,并在医疗卫生系统各层面实施标准化程序,以达到不易受到人为错误影响的目的。应在其他干预措施中特别优先考虑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学习系统,以解决患者安全问题。应用信息化技术对于实施患者安全干预、监测和测量其影响,是不可或缺的。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