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众多要素中,最关键的是人。李克强总理也曾表示,改善基层医疗环境,最缺的还是人才!新医改十年来,基层医疗资源的硬件设施建设发展迅速,但是医疗人才却没有跟上去。
另外,近年来关于“吸引人才到基层,留住人才在基层”的政策也是陆续出台。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基层医疗机构在岗人员数量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医疗需要,“人才荒”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基层“人才荒”:逃离与流失
一方面,让乡村能够共享中心城市的高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和大数据等作为一种基层医疗辅助手段,在一些地方已经实现;另一方面,针对基层医务人员的政策也很多,如取消外语、论文限制等。仿佛是“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为何这股“人才风”还是吹得不够猛烈?
笔者近日在和某乡镇卫生院院长交谈的过程中,得到了些许答案。
1.学历是道坎,编制配备不满
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在招聘基层医务人员时,在学历这块有地方会明确要求为“全日制统招大专学历”,这一限制将一批想要留在基层、能留在基层的人挡在门外,最终的结果就是有些地方编制空缺,就是招上来的人员,其中还包括会计、后勤等。
2.诊疗公卫事情杂,拆了东墙补西墙
公卫的事情繁杂,现在要求基层医生诊疗和公卫“两手抓”。拿乡镇卫生院来说,比如每年几次下乡体检的时候,基层医生也都被派去乡下,结果当有患者来卫生院看病检查时,由于医务人员不足,一些业务无法开展。
久而久之,患者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往大医院跑,而卫生院少了患者,医生也会缺乏动力选择离开,这也有违当初分级诊疗的初衷。
3.职业价值无法体现,生活难以保障,纷纷跳槽
提到基层医务人员,不得不说两类人群,一是医学免费定向生,二是乡村医生。在前者身上主要表现为对“底薪高压”的不满以及一眼望到头的生活,难以发展。
一些年轻的、高学历的基层医生获得相应资质后,就会考到城市或县城医疗机构,甚至是在服务期违约跳槽。
而后者主要表现为,现在药品实行“零差价”后,村医的收入大幅度下降,尽管有各项补助,也只是基本可以维持生活的状态。一些考取执业医师证的村医,为了生存,选择跑去了私企。
解决基层缺人问题,这3个问题是关键
面对基层医疗机构“人才荒”的困境,该乡镇卫生院院长提出了3点希望,这也是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1.基层的敲门砖,是学历也应是资质
基层招聘医务人员的学历门栏能否能降低一些,该乡镇卫生院院长表示,比如一些中专学历的孩子能力并不比大专生或本科生差,相反前者会很珍惜这份工作,好好干,而后者有些人也只是把基层当做一块“跳板”。
能否对基层岗位采取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策略,比如像社会招聘合适的人才,或者招聘具有资质的优秀乡村医生,一旦录用到岗后给予享受编制的待遇。
2.为基层配备“健康管理员”
日常诊疗公卫繁重的工作,压在基层医生的身上,着实令他们“喘不过气”。在今年北京市曾提出为村医配备“健康管理员”,这样村医就可以专注于基层诊疗工作,以免具有优秀医术的医生荒废技能,变身公卫宣传员,该举措适宜全国推广。
3.提高医学免费定向生违约成本
为了吸引人才到基层,不少地方每年都会招聘医学免费定向生,各地政策不同,相关的优待政策也不一。任凭各项待遇年年提高,但到最后有些学生宁愿违约也不愿意履行义务去基层。
前不久,国家出台了《关于做好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就业安置和履约管理工作的通知》,里面提到加强违约定向医学生诚信管理和县有关部门诚信管理,望在地方上能真正落地实行。
在全国来看,以上情况绝非个例,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偏远地区,“缺人”体现得更为明显。只有基层医疗机构有人了,才可能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引擎,否则提升基层服务能力谈何容易?
更多资讯请访问 九鼎医院经营管理网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