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为病人,文化引领新发展。近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致力提升服务能力,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探索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在组织领导、目标措施、检查督促、支持到位的基础上,通过抓学习、抓管理、抓投入、抓载体、抓廉政等措施,不断深化和拓展医院文化建设内涵,让医院文化真正落地生根。
01.文化指导行为,好的文化基因是医院事业常青、基业不败的基础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也逐步向纵深推进,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的征途上,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紧密结合实际,因时而为、因势而动,以文化发展为基石,以改善服务为抓手,让文化建设落实到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让医院文化真正落地生根。
“文化指导行为,好的文化基因是医院事业常青、基业不败的基础。”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韩传恩看来,医院文化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并被广泛认同的观念形态、价值体系和文化形式的综合,是医院工作人员恪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为做好医院文化建设,该院设置了医院精神、办院宗旨、院训、核心价值观等立体化文化体系。其“重德、精业、求实、创新”的院训时刻提醒着全院职工注重道德品质,精进业务水平,做事严谨求实,不断创新进取,真心真情服务患者。“患者需求至上,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观被投射到医院日常管理、创新发展等方方面面。
“知易行难,作为医生当以患者为中心,但在实际中,却也有一些人不自觉地把重点放在了其他的方面。”韩传恩颇有感慨。此时,医院文化的价值便凸显出来,它潜移默化地柔性引导每一位员工将负面行为“清零”,自觉践行正面行为。
医院将建院初期的楼宇打造成院史馆,对外开放,定期维护;设立文化墙、宣传栏等,将文化核心内容放在职工目之所及的范围内。同时,通过会议等形式,引导职工学习医院文化核心内容,培育医务人员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并不断加强对新进人员的培养教育,在激发全体职工工作热情的同时,在全院营造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行政管理科室围绕一线服务,医护人员围绕病人服务——2011年至今,“两围绕”服务行动已经在该院践行了八年,从最初的“温馨服务”,到后来的“亲情服务”、“提升服务”、“感动服务”、“精准服务”等,这项行动使该院赢得了百姓口口相传的赞誉和信赖,并被锻造成医院的招牌和名片。
2012年,该院提出“主动服务”,其中包括“十米关注、三米问候、一米帮扶”的“十三一”服务。“‘十三一’服务我们已经做了七年,每天会向患者随机发放六十份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门诊部主管护师王艳珂说,门诊部还专门设立了外省患者服务中心,帮助外省患者缩减看病、排队时间,尽量保证他们能当天来当天回,替患者节省不必要的住宿费用。
而行走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诊室内为保护患者隐私而设立的围挡、卫生间内配备的手纸和消毒液、电梯内安置的酒精消毒液……无不体现着细微之处医院对患者的体贴考虑。
以“两围绕”服务为抓手,把改善医疗服务进一步引向深入。患者在医院怎样才算获得好的体验,韩传恩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治好病,二是受到应有的尊重。”出于这样“单纯”的考虑,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两围绕”服务理念应运而生。
为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该院自2011年以来开展“两围绕”服务,即:行政、管理、后勤科室围绕临床一线服务,医护人员围绕患者服务。两围绕活动已开展多年,始终是围绕患者的需求,呈现出了累加效应,从方案制定、动员部署,到督导检查、反馈整改,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使医院的服务水平逐年提升。活动开展以来,该院的医疗纠纷事件大幅度减少。
02.让职工更深入了解基层老百姓的健康情况和需求,以自己所长,补群众所需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前身圣保罗医院在战争时期免费救治当地贫苦百姓与战争伤员;非典时期组成“非典小组”,日夜不眠控制疫情;汶川地震中组成医疗组进驻灾区,帮助受灾受伤灾民治疗……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建院之初便已被编写进这所医院的生命基因中去。
“目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慢性疾病,其死亡率已经远超过结核病、乙肝等传染性疾病,其中癌症、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呈逐渐上升趋势。”韩传恩说。为此,该院与市属媒体合办慢病知识讲座,提出“治病不如防病,健康需要管理”的理念,借助讲座与科普呼唤百姓重视身体健康,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和嗜好。
与此同时,该院在开展各项公益性活动时,也将慢病防控放到了重要位置,先后开展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村教育活动,广泛普及慢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并多次进社区、下基层、驻农村进行义诊,为基层老百姓提供测血压、测血糖、免费问诊等检查,有效缓解了当地群众就医难问题。
“一旦患上慢性疾病会导致患者终生痛苦,生活质量低下,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面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对国家来说,慢性疾病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和包袱。”在医院文化的感召下,该院为多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制定详细治疗方案,还主动为缺乏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平台的贫困村提供资源,帮助解决农产品滞销积压问题,使得多个贫困村、贫困户得以脱贫致富。
此外,该院积极开展、参与志愿者服务,一方面吸纳社会爱心人士走进医院帮扶患者,一方面号召医院职工走出医院回报社会。2018年,该院职工志愿者免费为商丘市清洁工群体提供了一个月的爱心早餐。
“平均一年开展义诊30余次,每年为年度‘商丘好人’做免费体检……公益性的活动既惠及百姓,也可以让我们的职工更深入了解基层老百姓的健康情况和需求,以自己所长,补群众所需。”党委书记、院长韩传恩掷地有声,经过历代医护人对“救死扶伤”的执着,对“温暖万家”的慷慨,对“惠及世代”的追求,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传承建院初心,取得了全面发展,下一步,还将为打造豫、鲁、苏、皖四省接合部区域性医疗中心不懈努力。
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就医环境、医院建筑、医疗设备、医院等级、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与科研教学等多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从未改变。
从三台普普通通的X光机,到瓦里安直线加速器、飞利浦256层极速CT、GE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等大中型先进诊疗设备,医院硬件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培育出5个省级重点学科,形成了“人有专长、科有特色、院有重点”的发展格局。
如今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成为商丘市唯一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可让一方百姓在第一时间享受到最新的医疗技术服务。
陈旧脏乱的环境、低矮拥挤的门诊楼、简陋落后的医疗设备都已随时光的流逝而成为历史,但救死扶伤的使命与信念却深深镌刻在这所百年老院的灵魂深处,也深深印在了每一届医院职工、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心中。
2018年年底,消化内科收治了一名因先天代谢障碍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情况危急,命悬一线。
“正常人体内约有8至10斤血,患者大量呕血,只剩下大概两斤,急需输血、止血治疗。”主治医师刘亚清果断带领同事做了紧急处理,帮助患者暂时脱离生命危险。结束紧张的抢救,大家才了解到,患者的弟弟也身患重病,此时就躺在离哥哥不远的血液科病床上,而这个贫寒的家庭为给兄弟俩治病早已债台高筑,再也无力支付后续医疗费了。
“病一定要治,钱我们想办法!”刘亚清对患者的父亲说,随后,消化内科多名医护人员凑钱替病人垫付了医药费,又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发布求助信息,紧急筹措了近9000元医疗费,帮助患者家庭暂时度过了难关。
03.服务让关爱延伸,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件件实事办在患者心坎上
“我下班后过去。”“你家孩子小,晚上还要照顾孩子,还是我去吧!”“别争了,我今天没事,我去!”……临近下班时间,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二病区的几位护士却在争抢着“出差”。
原来,这天下午,一位患者家属急匆匆赶来医院求援,想请护士出诊到睢阳区临河店乡卫生院帮助一位刚刚出院的患者护理PICC导管,肿瘤科二病区护士长黄云娜了解情况后,立即决定派人前往。
经过一番争让,护士陈香宏、沙莎“抢”到了这个“机会”。下班后,她们一刻没有停歇便地赶到临河店乡卫生院,一边帮患者进行导管维护,一边给卫生院的医护同仁们讲解着使用、维护PICC导管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太谢谢你们了!”一旁的患者家属不停地向两位护士道谢。事实上,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这种场景对于大多数医护人员来说都并不陌生。“患者哪里分什么我们医院的,你们医院的,只要能帮上忙,每一个同事都会这样做。”沙莎说。
2017年,全国第66支南丁格尔志愿者服务队在商丘一院成立并授旗。两年来,由各科护理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走进学校、养老院、福利院、社区,为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开展体检和健康知识宣讲。志愿者服务队还到乡镇卫生院,针对基层护理工作者开展培训,提升其护理水平。在作为主角开展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之外,护理团队还积极参与该院“感恩家乡”等爱心义诊活动,将护理特有的温馨关怀送到百姓身边。
护理服务是该院的一面旗帜。该院前护理部主任吴静芳曾于1991年获得第33届南丁格尔奖章。在老一辈护理精神的感召下,近年来,该院护理团队不仅继续传承前辈亲切热情的工作态度、敬业奉献的职业精神,还从护理精细化、科学化方面下功夫,拓展了护理工作的发展空间。
老年护理是该院护理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该院致力于建设老年人友好型医院,在急诊科设有绿色通道,为危重患者及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提供轮椅陪检服务;开设老年门诊及诊室、检查室无障碍通道,为老年患者发放优先就诊卡,以及收费、取药优先等标识;咨询、医技科室优先为老年患者提供检查服务。此外,在病房及卫生间内设置报警装置、扶手,方便老年人使用。医院还在内科、外科、心脑血管内科、眼科、骨科、胃肠肝胆外科、糖尿病科及重症监护病房等多科室为老年患者提供“三位一体”的“一站式”整体医疗护理服务。
针对家属陪护不便的老年患者,该院实施“入院有人接、检查有人陪、出院有人送”的整体护理模式。由护士及护理员组成医疗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三位一体”的护理小组,对患者实行整体护理,提供“全程式”服务,用爱心、细心、耐心,关爱呵护患者住院的医疗、生活全程,从而减轻了患者家属的负担。
延伸护理服务。据介绍,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将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指导其如何预防压疮及并发症,以及合理用药。在人手紧张的情况下,医院与社区医院开展合作,提升基层护理人员对疾病的识别能力,并开展护理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护理水平。
预约诊疗是方便群众就医、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措施。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将预约诊疗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电话、自助机、网站、诊间预约之外,将微信公众号作为预约的“主阵地”。医院于2018年12月推出无卡预约就诊服务,患者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进入无卡预约界面,即可完成注册、预约,按预约时间到医院门诊各楼层的自助机上取卡后,可直接到相应科室就诊。
针对患者对预约诊疗知晓率不高的问题,医院除了在门诊自助挂号机边张贴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并发动导医人员对患者进行宣传之外,还将预约诊疗任务进行分解,分配到各科室。在诊室中,医生就预约诊疗对患者进行面对面耐心宣导,从而让再次就诊的患者大多数选择了诊间预约或微信预约方式。
该院对提前预约的外地患者免除挂号费,开车前来的患者还可优先停车。外地患者不用等待检查结果,只需留下自己的地址信息,出具结果后由医院免费邮寄至患者手中。
据统计,该院的预约诊疗率已从2018年的20%跃升至30%,到今年年底有望突破40%,实实在在地体现了该院因地制宜,对预约诊疗工作的有力推进,患者就诊观念得到转变。
筑起急诊急救全流程保护网,架起生命绿色通道。时间就是生命。据介绍,该院对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统筹建设,突出急危重症救治,重点在“救急”上做文章,于2018年通过验收,成立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开展“绿色通道品管圈”活动,查找难点和问题。同时,将中心设在方便救护车进出的急诊科,并购置了多功能卒中称重床,配套相关检查设备。患者到院后,免去挂号步骤,可先救治后付费。
中心的组建不仅是流程的再造,也是人员的重组。为此,该院集合神经内科、检验科、介入科、影像科、超声科等精锐力量组成了一支24小时待命的脑卒中团队,可随时为患者实行溶栓、取栓治疗。经过重组,该院的DNT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从之前的将近90分钟缩短至40分钟,最短达15分钟。据统计,中心今年上半年共开展静脉溶栓168例。
作为国家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该院“双管齐下”,一方面将门诊、住院患者中有卒中危险因素的患者,送至筛查中心进行全面筛查;另一方面,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周边县城、社区进行筛查。对筛查出的患者提早进行预防干预,采取电话随访的方式,定期提醒患者来院复诊,并提出治疗方案,对其生活方式和饮食给出合理建议。为进一步提升百姓的卒中防治意识,医护人员在筛查的过程中随时向百姓普及卒中预防常识、急诊急救方法,开展健康教育。
该院利用微信,建立了与商丘市500余名心内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会诊平台。各县、乡、社区乃至诊所医生接诊胸痛患者后,均可随时得到该中心专家的会诊与帮助,并通过提前启动导管室,绕行急诊科,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急性心梗患者再灌注时间。
多年来,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一直致力于医院文化建设,形成了以患者为核心的优秀文化,也让越来越多的患者爱上这座有温度的医院。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文化建设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