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经营管理网

医管智库MEDICAL TUBE

首页>医管智库>专科建设
老话题新见解 知名院长集中支招学科建设
提交者:九鼎医管 发表时间:2020-2-28 点击次数:2253 来源:

医院管理


  “学科评估与排行榜,真正关心的应该是学科发展,而不是医院排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高解春所长,在7月6日,由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学术主办,健康界主办,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特别支持的“医院专科发展力沙龙”会议上这样说道。本次会议吸引了众多医院管理者与学者出席,就学科建设的形式、人才、协作、平台和信息化等方面各抒己见,为与会嘉宾带来诸多借鉴经验。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的十项重点工作中,每一项都离不开学科能力的有效支撑。作为医院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医院应如何乘势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同时增强学科能力向临床服务能力的有效转化?这些问题尚需医院管理者们思考与实践。


医院管理
  
  高解春:指标与目标结合 规范促进医院发展
  
  作为医院建设的两大抓手,绩效评估和学科评估相同的一点是:在设置评估方法时,要将指标与目标相结合,以此促进医院规范发展。而两者的不同则体现在考核方向上。一个优秀的绩效评估要将权重分配和指标综合考量结合,着力解决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同时促进学科建设和运营效率提高。学科评估则需强调临床专科能力发展,以战略目标和诊疗规范为管理要点,在评估结果应用机制上,要与学科设置、学科带头人聘任、临床资源配置挂钩,促进医院对学科的重视,加强学科建设与发展。
  
  吕富荣:创新发展形式 共建医院学科发展
  
  专科发展的关键在于亚专科的建设。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根据医院发展需求,提出学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两大策略。
  
  医院通过新技术、特色技术开展,提升三四级手术占比,关注疑难重症,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提升医院辐射能力五项举措促进医院学科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转变。学科群和多学科诊疗模式(MDT)的探索与实践则是学科交叉融合开展的显著代表,学科群的建设不仅促进核心学科自身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科室的建设。
  
  施秉银:强化人才队伍 确保学科发展后劲
  
  人才是学科的核心竞争力,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人才队伍建设确立为医院战略发展抓手之一。在把好关口、保障和提升人员质量、培养拔尖人才、引进和交流高层次人才、搭建平台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方案。首先,规定医师队伍的准入原则为985、211大学毕业生。其次,制定医师规范化培训,衔接专科医师与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形成一体化培训体系,为学科发展增强后劲。再次,选派优秀青年医师出国进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临床和科研思维活跃的复合型人才;大幅度引进国家院士、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的人员数量,构建数量与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体系。最后,搭建强有力的科研平台,为医院的后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形成一种以人才带动学科,以学科培养人才的良性循环机制。
  
  刘同柱:发挥区域医疗中心作用,解决学科难点问题
  
  区域医疗中心要以优质医疗资源合理布局为出发点,以重大疾病和短缺医疗资源为方向,推进专科实现纵向一体化的医疗资源重组,构建区域同质化医疗服务平台。同时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切实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增强引领、辐射、帮扶和指导,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另一方面,区域医疗中心要以自身能力建设为立足点,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和优势学科资源,善用合力、巧于借力,通过战略联盟、专科联盟、医联体等多种形式,依靠信息化“翅膀”,提升自身水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全面提升自身能力水平。首先,医院启动“科大新医学”校院联合基金项目,大力支持理工医结合的医学项目。同时布局重点疾病研究中心,构建临床研究体系。其次,启动“登峰计划”,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医院高峰、高原、高地学科。再次,整合校院资源优势建立校院人才双聘机制。最后,医院建立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打造国内先进的高水平临床医学院和区域医学教育模拟中心。
  
  唐其柱:以救治中心和防控体系搭建平台 推进学科发展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头号杀手”。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唐其柱认为,防控和治疗对解决心血管病同等重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在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构建上进行了诸多有效探索。
  
  医院探索实施了两大重点工程。一个是成立湖北省急性心血管救治中心,另一个是建立以心血管疾病为基础,扩展至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慢病综合防控体系。医院搭建急性心血管疾病救治中心网络系统,分类记录患者救治过程的所有操作及关键指标,按时间顺序展示救治操作及时间,借助网络系统的沟通,救治中心内的74家医院实现入院到导管室开通50分钟的记录。慢病综合防控体系则是一项覆盖中南地区1000多万人口的慢病防控协同工程,目前已建立居民、家庭/公益组织、社区、疾控中心、医疗机构五位一体机制,实现人群健康管理。
  
  李观明:信息化助力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推动专科发展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从路线图到施工图的转变,医院要跳出传统的发展模式,把信息化建设、学科建设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更好的服务医院发展。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核心智能化功能单元的大健康平台,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健康评估流程中,评估引擎根据档案识别的高危项、体检识别的异常项等,对人体健康状况进行智能化评估分类,通过智能算法形成每个人的健康画像,并对未来健康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给出个性化干预方案。在健康干预流程中,引导主动参与,通过线上线下相互相配合实施非药物为主的干预,做到“预见未来,遇见健康”。
  
  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平台至少可以促进医院学科建设今后十年的发展,为什么这么说?关键在于数据。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城乡结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可以有效收集人群数据,为医院学科管理计划提供数据支持,为医院科研发展和病源研究提供基础。
  
  在高解春所长、邓绍平院长的主持下,与会嘉宾进行了两组讨论环节,嘉宾们根据自身实践,提出了对医院专科发展力相关问题的见解。
  
  讨论环节一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院长陈元仲:如何才有效增进医疗稀缺资源共有共享?需要医院制定以需求为导向,包含观念、共识、规划、机制在内的一整套体系。其中,资源共享必须实现共赢,否则就不存在共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现阶段区域医疗存在一个显著问题,同区域内同级别的医院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业务往来更是稀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互补与共享,是医院管理者们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问题。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李海洋:医院在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平台搭建、教学科研能力等内涵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医院的外延建设,扩大医院服务范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多院区多元分类,院区间再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发挥协同效应,才能促进医院持续发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康德智:战略就是顶层设计,做好顶层设计,要把握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懂行情”,要知道医院“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二是“知己知彼”,三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四是“集中精力办大事”。最后实现学科建设带动学科体系建设,学科发展推动医院整体发展。
  
  武汉大学副校长兼人民医院院长唐其柱:关于创新的认识,有两点医院要做到。首先,创新是生产力,也是医生的发展潜力,医生要有创新意识,时刻保持学习劲头防止被淘汰。其次,要严格规范医学创新,必须经过伦理与法律的论证。
  
  讨论环节二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吕富荣:现阶段,我国医学科研成果转化难度较大。究其原因,首先是部分研究不适于成果转化。其次是政策欠缺力度,没有调动转化的积极性。第三,医务工作者的转化意识有待培养和加强。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刘春:日间手术管理,我们先关闭部分科室手术室,避免资源浪费;同时,适用日间手术的病例将无法办理住院手续。另一方面,日间手术住院日也将不划入科室平均住院日。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袁向东:医院不能为“赶时髦”而推行日间手术,安全是最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现阶段国家缺乏安全体系的支撑,日间手术后病人的后续康复是否有保障值得医院思考。
  
  湖南省人民医院院长李小松:医院日间手术的开展,对医院服务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医院持续循环、不断推进。到目前为止,医院日间手术没有因为服务管理流程不到位而发生医患纠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副院长陆晨:日间手术如何保证其安全性需要医院高度重视。现阶段,需要医院建立一套日间手术的质量安全体系,用于解决安全隐患和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提高医院信息化水平建设,借助数据发现日间手术存在的问题,达到防微杜渐的效果。
  
  更多详情请访问  医院管理  http://www.yyjg.net

医院管理

医院管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赞 收藏

当前输入字数0个,您还可继续输入140

扫一扫

关闭

1请填写注册信息

2注册成功

获取验证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医院经营管理网使用条款  和  隐私条款

关闭

看不清?换一张

忘记密码? 立即注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