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是我国基本医保的支付依据,做好目录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进而提升医保治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看待今年的医保目录管理呢?结合国家医保局印发的《2020年医疗保障工作要点》,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
方向一:完善基本医保用药管理,建立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从过去两年的医保目录调整工作可以看出,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工作机制上、技术上都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条件。在工作机制上,经过2016、2019年两次全面调整以及2018、2019年两次谈判准入,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工作程序、调整方法都更加科学、完善,比如在2019年目录调整中增加医保用药摸底调查环节,增加评审过程中基层专家的比重,强调临床证据和药物经济学评价,加强与医药、医疗政策的配合衔接等。在技术层面,全国统一的医保药品编码数据库、医保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也使得“每年一调”成为了可能。
方向二:做好新版药品目录的落地工作,推动各地按进度完成自行增补品种的消化工作
在2019版医保药品目录前,乙类药品的15%是地方目录可调整的权限,从而形成了所谓的“地方增补目录”。然而,2019版目录发布后,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对其进行解读时明确要废除地方增补目录,即“除有特殊规定的以外,地方不再进行乙类药品调整,原增补的品种原则上应在3年内逐步消化,并优先消化被纳入国家重点监控范围的品种。”而在随后国家医保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这个调整时限被进一步明确为“按各省增补数量的40%、40%、20%三年内剔除完毕。”
方向三:逐步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实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
根据2019年5月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将针对高值耗材建立基本医保准入制度,具体措施可以概括为两点:第一,建立高值医用耗材基本医保准入制度,实行高值医用耗材目录管理,健全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及时增补必要的新技术产品,退出不再适合临床使用的产品;第二,逐步实施高值医用耗材医保准入价格谈判,实现“以量换价”。”
方向四:研究出台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规范文件,推动建立医保药品支付标准形成机制
近几年,关于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制度研究和地方探索从未停止,但国家层面一直未出台定论性文件。然而,当这项工作又一次被列入2020年的医疗保障工作重点时,意义却与往年有所不同。因为在过去一年,国家医保局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探索实施了“国家级”药品集采,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省级药品集采模式,势必会对医保药品支付标准的形成带来重大影响。
方向五:循序渐进统一全国医保目录,减少异地就医待遇差
国家医保局在2019年9月对人大代表提案的答复函中,明确了在医保目录管理方面,有几项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的工作:第一,修订《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用药范围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医保目录调整工作;第二,修订《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管理办法》,建立符合国情、基金可承受的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第三,开展药品、诊疗项目等的全国编码统一,为全国医保目录统一工作打下基础,这项工作目前正处于推动地方的落地实施阶段;第四,制定《医疗保障待遇清单》,逐步明确医疗保障政策调整权限,在2019年7月,国家医保局已经发布了征求意见稿,明确医疗保障待遇清单采取目录管理。
更多详情请访问 医院管理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