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耗材支出一直是卫生医疗费用中的重要一部分。据201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相关数据测算,我国公立医疗机构2018年卫生材料支出约3000亿元。然而,如此庞大的产业却没有足够的与之相适应的规模型企业。据统计,目前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7000余家,行业集中度低,世界排名前100位规模的的医疗器械企业仅有6家国内企业,前30位更是没有一家。
与此同时,深化医保制度改革也对医用耗材领域提出了一些要求。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在深化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引领作用,“坚持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全面实行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
所以,不管从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医保治理水平,还是推动我国医用耗材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发挥医保战略性购买的作用都势在必行。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要求针对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多家企业生产的高值医用耗材,按类别探索集中采购,鼓励医疗机构联合开展带量谈判采购,积极探索跨省联盟采购。多地医疗保障部门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指导下进行了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探索。
同时,以南京市为代表的江苏13个地市均单独或以联盟形式开展了输液器、留置针、血液透析器、口腔托槽、中心静脉导管、喉罩、超声刀头、透析液、高分子夹板、人工骨、乳房旋切穿刺针、等20余种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探索,根据本地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节约数亿元费用。以烟台市为代表的山东8个地市开展了输液器、留置针等品种的带量采购,取得较大降幅。还有一些地市如辽宁辽阳、山西临汾也进行了探索。
据不完全统计,上述省级和地市带量采购项目预估将为患者和医保节约超过30亿元支出。
此外,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指导和推动下,以京津冀为核心的3+6北方联盟,湖南、福建、重庆、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市,黑龙江、贵州的一些地市也将启动医用耗材带量采购。
事实上,虽然目前对于耗材带量采购仍然以地方自行探索试点为主,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随着各地实践的逐渐规范化、科学化,未来医用耗材带量采购不仅将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也很可能会像药品一样逐渐向着全国一盘棋的方向前进。结合相关研究和地方实践情况,笔者认为以下3个要点可以作为开展耗材带量采购的参考方向:
1.选择大额品种
据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2018年药品医用器材诊疗项目利用情况调查报告》,使用费用前20位的医用器材包括球囊扩张导管、冠脉支架、输液器、骨板、人工晶体、肠吻合器、骨钉、人工髋关节及配件、静脉留置针、敷贴、植入式心脏起搏器、聚乳酸缝合线、人工膝关节及配件、加压空心螺钉、高频电刀电极及负极板、注射器、血液透析用血浆分离器管路、PTCA导丝、医学影像胶片、指引导管,费用达医用器材总费用的45%,使用频次达医用器材总频次的55%。
同时可结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第一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重点治理清单》以及国家药监局《第一批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产品目录》挑选交叉品种,形成三医联动合力。
2.产品科学分组
医用耗材种类繁多,合理的产品分组是企业公平竞争的基础,需根据各类医用耗材的技术发展特点和临床功能等因素制定不同的分组。例如冠脉支架可分为金属裸支架、药物洗脱(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心脏起搏器可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人工髋关节可分为骨水泥型、非骨水泥型(生物型);人工晶体可分为单焦点型、多焦点型;输液器可分为普通型、避光型、精密型。有的地区结合实际也探索了同类产品按照市场占有率、按产地、按价格分组。
3.避免唯低价论
据各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显示,下列典型产品的平均成本、平均出厂价、挂网价(医院采购价)对比如表所示。
医用耗材生产企业毛利大部分在60%以上(即平均出厂价是平均成本的2.5倍以上)。上述产品的挂网价(接近于医院采购价)与企业出厂价相比,最低1.6倍,最高12倍,中位数3.6倍。可以看出,大部分产品确实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产品毛利较高,上述表格中平均成本为生产环节及原料成本,不包括研发、销售、管理、税务、进口报关等成本。另外,尤其是支架、关节等高值耗材的全国采购量通常百万这个数量级,与普通消费品上亿的销量不同。如据2018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统计,2017年我国冠脉介入支架手术达75万例,年增长约13%,按照例均1.4个支架计算,2019年全国冠脉支架用量为134万枚左右。据2019年中国髋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披露,我国人工关节置换每年超70万例,其中人工髋关节约45万例,人工膝关节置换约25万例。虽然单件产品毛利较高,生产企业总体利润并非暴利,这是业内要认识到的情况。
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在当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原材料成本上升,进口产品物流压力增大的情况下,要注意避免唯低价论,带量采购挤压的不是企业的合理利润,而是虚高水分。
若同组产品中选价格采取类似药品集中采购1.8倍熔断机制,由于医用耗材的个性化较强且没有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作为标准,建议可允许同组产品中选价格差不大于2.5倍或达到一定价格降幅后均可中选。
本文基于对招采政策的理解和产业发展逻辑的判断,相信通过医保战略购买和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医用耗材亦将回归价值医疗体系。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管理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