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王人颢是“乘风破浪”的书记,一点也不为过。
在以床位数衡量医院规模的年代,他一上任就力排众议,半年内直接砍掉2000张床位,被外界誉为“开创了先河”。
在疫情尚未明朗的大年初一,他就直接去了病区一线,为医护增加信心;大年初二,他下令医院全员停止休假,在岗待命。
面对争议,这位行事颇具魄力的党委书记说:“这个时代你不醒,你就不要醒了,以免醒来是痛苦。”
硬核变革,推动高质量转型
两年前的2018年6月,王人颢走马上任,担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下称“徐医附院”)党委书记、代理院长。
在他的带领下,徐医附院两个月内削减1000张走廊加床,半年后又取消1000张加床,累计取消床位2000余张,医院床位数最终回归到江苏省卫健委批复的4150张。这一举措一度引起了很大反响,也带来不少质疑。
大刀阔斧的床位改革,源于王人颢对医院发展的“哲学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干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徐医附院是家百年老院,立足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徐医附院的目标是打造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守护淮海经济区百姓健康。过去十多年,通过规模发展,医院年门急诊量达到280多万人次,年出院患者21万人次以上,在“中国医院百强排行榜”中位居第65位,在地级城市医院百强排行榜中名列第2位。
成绩不错,但王人颢也深刻意识到,“高速度”带来了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必须要变。
对此,王人颢锐意改革,提出医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战略,即“1234”发展理念。“总体来讲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两项战略,狠抓三项工程,实现四个回归。即建设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的区域医学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建设,扎实推动人才学科战略和文化铸院战略,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回归初心、回归本职、回归传统、回归梦想。”
为实现这一目标,徐医附院首先进行了自我革命。王人颢提出,打造高质量的医学中心,必须从量的扩张向内涵质量提升转型。
而这“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第一刀就指向削减走廊床位。“病床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提高医院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病人看病就医感受。”王人颢介绍,在砍掉走廊床位的同时,医院也针对“提升效率”和“提高患者救治能力”下了大功夫。
两年来,徐医附院不断通过调结构、去加床、引人才、优服务、铸文化、细管理等一系列精细化举措,着力推动医院往高质量转型发展。王人颢说,“我们这届党委领导班子就是要把医院带上正确的道路,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经历此次新冠疫情,历时两年的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也得到了检验。
作为一家具有123年历史的区域龙头医院,徐医附院在新冠疫情期间承担了定点救治和核酸检测的工作。王人颢告诉健康界,一手抓日常诊疗工作,一手抓防控,这是早在2020年2月2日就开始谋划的应对策略。
疫情阴霾之下,王人颢带领4500名徐医附院人,守卫在疫情第一线,科学部署,精准施策,实现“医务人员零感染,确诊患者零死亡”的防控目标,同时从3月中旬开始,医院的门诊量、手术量和收入也恢复到了去年同期水平。
“当前,医院疫情防控工作和日常工作平稳向好,全院干部职工精神饱满,经济运营稳中有进,再一次证明了我们选择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道路是完全正确的!”王人颢如是说。
文化铸院,增强医院软实力
对于把徐医附院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区域医学中心这一目标而言,人才学科战略和文化铸院战略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王人颢表示,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徐医附院要抓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进一步推进医院改革创新提质增效。在此背景下,医院的人才学科战略和文化铸院战略也在加快推进。
据王人颢介绍,医院正着力培育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打造有温度的医院,提供有关怀的医疗,培养有文化的医生。
2020年8月19日,恰逢第三届医师节。早上7点半,数百名白衣医护齐聚在徐医附院的病房主楼西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医师节宣誓仪式。徐医附院党委号召全体医务工作者,争做“维护核心的忠诚卫士、守护群众的健康卫士”;做“有知识、有能力;有温度、有情怀;有尊严、有价值”的新时代“六有”徐医附院人。
徐医附院党委还对全体医护提出了全面加强能力提升的六大要求,即“提升护佑生命、德术并举的服务能力;提升精益、精湛、精准的救治能力;提升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创新能力;提升提质增效、制度治院的管理能力;提升相互配合、互相支撑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坚守底线、廉洁行医的风险防控能力”。
在王人颢看来,“能力是医生最重要的底色,医生没有能力,就谈不上服务。”但他同时也表示,医疗技术强起来了,还要不忘医者初心,还要让医疗服务暖起来,传承宝贵经验,让优良传统扬起来。
王人颢非常赞同作家梁晓声对于“文化”的阐释:“文化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他感慨道,如果每个科主任、学科带头人都是这样的人,会带领团队,能将真心真情用在服务病人和学术研究上,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将得到极大巩固提升。
任职两年间,王人颢还总结了一系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价值理念:管理部门全心全意为医务人员服务、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两个全心全意”理念。锤炼品德修养,让医德品行正起来;坚持学习为先,让专业素质和能力强起来;不忘行医初心,让医疗服务暖起来;传承宝贵经验,把优良传统扬起来;坚守医者正道,让规矩纪律意识挺起来;保持健康体魄,让身体素质好起来的“六个起来”理念。
在这些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徐医附院施行一系列措施:在淮海经济区率先实施医务人员双休制度,医务人员结束了“5+2”“白加黑”的过劳状态;善待医护工作者,承诺把医院干部职工的健康终生管理起来,为4500名职工做体检筛查,号召保持健康体魄;面向全院青年开启院课题申报项目,包含临床、护理、管理,总投入超过3000万……
从西医诊所到现在的区域医学中心,徐医附院形成了“艰苦创业、严谨求实、救死扶伤、团结奉献”的附院精神。王人颢始终坚信,价值观引领内涵发展,作为一家拥有123年历史的百年老院,文化建设是增强医院凝聚力、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8月29日,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19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中显示,徐医附院在全国顶级医院100强排行榜中再进位,排名第62位,较2018年进步一位,为苏北地区和淮海经济区唯一入榜单位,在2019地级城市医院100强排行榜中再次蝉联第2名。
铁腕严管,为青年人扣好第一颗扣子
“台下坐着的都是值得致敬的人!”第三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结束后,王人颢感慨良多。
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全体医护人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贡献和牺牲。就在前一天夜里,20余名医学专家通过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1名消化道出血的重症病患。当天,两位援疆的检验队员李颖、李世宝也成功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医院掌舵人,决定了医院这艘航船的发展方向。作为改革先锋,王人颢也承受了巨大压力,他不得不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和抱怨,承担来自于方方面面的阻力。但是随着医院的持续发展,外界的声音也有了更多的肯定和赞誉。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院长韩光曙称赞王人颢“看似做了减法,实际上做的是加法”。这也让王人颢更加坚定:“实践证明,我们确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是完全站得住脚的,也是可以复制的。”
自上任以来,王人颢带领党委领导班子,按照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要求,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把医院的发展放到国家区域发展的大格局中去,而他的“铁腕”政策无一不在倒逼着全体医护“茁壮”成长:实施科主任任期目标责任制,制定年度考核标准,自2019年底,院领导和每个科室主任座谈,帮助科室发现问题、找准定位、制定发展路径,王人颢和院领导子成员集体到科室和科主任签订目标责任书;由纪委办公室(监察处)负责,各部门、科室配合,抓好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给不同的医护群体开座谈会,如年轻医生座谈会、博士座谈会、护士座谈会、离退休老同志座谈会、中青年骨干和科主任座谈会等等,传递教育价值观。
经过3个月的重症专业轮训,徐医附院危重症综合救治能力提升班首批学员——19名主治医师于3月31日顺利结业。
“既然选择了,就要终身坚守!”这是王人颢对青年医生的一句赠言。对于青年一代的成长,他恪守“严管即厚爱”的原则,支持他们成长为“德术并举”的良医。“我们党委领导班子,一方面要给予他们好的成长平台和呵护,一方面还要修枝裁叶,帮他们把第一个扣子扣好,用价值观来引领他们,辅助他们长成参天大树。”王人颢说。
过去两年,徐医附院的发展史就是一段改革史。王人颢“醒”得早了两年,而改革的举措也让全院的干部职工变得更有自信和信心。王人颢表示,徐医附院未来还将继续坚定地践行以价值观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他也希望自己所做的探索性工作,能为推动医院发展和行业进步做出贡献。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文化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