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大学附属医院,如何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几十年来的办院实践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要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作为一所大学附属医院,要始终坚持公立性的主导作用,着力打造具有学科研究能力、医疗攻关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于一体的学府型医院。这是连接健康中国与教育强国的重要纽带,是在医教协同新医科背景下,培养服务全生命周期卓越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杨永刚介绍说。
多年来,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学科建设上坚持“强外固内、差异发展”,通过以中医学学科建设为统领,以3位国医大师为旗帜,引领三大龙头学科——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和中医儿科学共同发展,走出了一条集聚人才、培育名医、创建名科、推广名药、打造名院的医教协同育人的创新之路。
据了解,中医学学科2018年被认定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一流学科A类,是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的授权点,重在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全口径医学人才。中医学学科注重师承教育,全员强化中医经典,实施中医经典提升计划,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每周来院讲学,开展中医经典沙龙,交流临床运用经验。还组织学生进行晨读,强化中医基本功,学科学生连续3年在全国《伤寒论》背诵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2019年获得一、二、三等奖各1人。
其中中医内科学始建于1958年,在学术带头人、已故国医大师任继学教授的带领下,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特色,建成了以脑、心病为引领,肺病、消渴病、肾病、肝脾胃病等协调发展的完备学科体系。目前拥有脑病、心病、肺病、内分泌科4个国家卫健委重点专科;中医脑病、中医心病、中医肺病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心病学科、脑病学科因其在重点研究病种“中风病及冠心病”的研究成就,成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及中西部心脑血管病重大疑难疾病防治中心,承担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项目(脑梗死)。
学科还参与制定了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脑出血诊疗指南,主持制定了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指南;2014年参加编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负责编写脑出血临床诊疗指南的释义;2015年参加修订国家中医脑出血指南,主持修订国家中医痿病(重症肌无力)指南;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怔忡”方案及路径制定;参与“中医痰证诊断标准”国家行业诊断标准的制定;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和《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专家共识》的编写;参与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的制定。
国医大师刘柏龄终身教授是中医骨伤科学的学术带头人。中医骨伤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骨伤名科,国家药品临床试验基地。《中医骨伤科学》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课、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刘柏龄教授创立的天池伤科流派成为东北地区骨伤流派的代表。天池伤科骨伤流派传承工作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目前本学科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医骨伤科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中心之一。
国医大师王烈终身教授是中医儿科学领域唯一一位国医大师。他创新提出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哮咳”和“闻声辨咳一指诊法”等学术理论诊治小儿疾病,在儿科处于领军地位。
中医儿科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国家卫健委临床重点专科,与国内多家医院建立了稳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学科提出的儿童“哮咳”理论被国内同行广泛认可并普遍应用,进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学科负责国家“哮咳”指南制定,并推广应用。
三大龙头学科引领了医院医教研发展,彰显了医院的学科实力。前不久,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全国第12名,位列东北地区第一名。目前,该院拥有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5项,位于单体中医院首位;拥有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5个,位列东北三省单体中医院之首;拥有国医大师3人,位于全国前两名。
“学科是医院发挥医疗、教学、科研三大功能的基本平台,医院将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大力实施人才强院、质量兴院发展战略,致力于培养大医、大师、大家,建设学府型医院,向着打造百年中医名院不断迈进。”杨永刚说。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学科建设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