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持续进行,关于医保支付方式的变革也逐步在一些医疗机构实行,国家医保局2019年36号文和2020年50号文已经发布两个技术标准,即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付费技术规范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技术规范,意味着当前各统筹区可以按照国家医保局的统筹部署进行两种路径选择。
按照医保支付制度改革目标要求,国家医医保局先后启动了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
具体来说,国家早在2018年底,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DRG付费准备工作,并于2019年5月公布30个国家试点城市名单,明确了试点工作按照“顶层设计、模拟测试、实际付费”的总体部署。
而到了2020年10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工作方案》,试点覆盖了71个城市,要求2021年底前,全部试点地区进入实际付费阶段。并用1-2年的时间,将统筹地区医保总额预算与点数法相结合,实现住院以DIP为主的多元复合支付方式。
在两种支付模式同时存在试点的情况下,非国家试点统筹区是选择DRG还是DIP,目前会面临重要的现实选择难题。那么,到底是选择DRG还是选择DIP支付模式呢?
事实上,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DRG引入中国,在小范围内有过试点探索。
所谓DRG就是是指将住院患者按照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以及资源消耗程度的相似性分成一定数量的疾病组,原则上覆盖所有急性住院患者,决定患者入组的因素包括住院患者的主要诊断和主要治疗方式,以及合并症并发症、年龄、住院天数等。
而到了2018年开始试点的广州DRG后来被称为“基于大数据的病种分值付费”,即产生了DIP,它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依据现实匹配关系对每个病例的“疾病诊断+治疗方式”进行穷举与聚类,将稳定的住院病种进行组合,根据各病种费用均值、技术难度等与某基准病种的比例关系确定相应的病种点数,再结合点数单价及各医疗机构开展的总点数计算出支付总金额,是医保向医疗机构进行支付的方法。
DRG和DIP二者都是针对住院患者的分类,均属于病例组合的类型。原则上覆盖全部住院患者。用途上均可用于定价、付费、预算分配、绩效考核等领域。
在广义上,DRG付费和DIP付费都属于病种打包支付的范畴。数据来源和数据标准基本一致。二者均根据历史数据进行付费标准测算,数据来源主要是医保结算清单、住院病案首页等。
二者的主要分组要素都是主要诊断和主要诊疗方式,在分组时都进行了标化和归类。二者都将付费标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每个病种(或病组)的点数(或相对权重),另一部分是每个点数(或相对权重值)值多少钱,DRG称之为“费率”,DIP称之为“点数单价”。
二者都是对医保基金有效分配的方式,推行后均可以起到降低医保基金运行风险,提高医保基金运行效率的作用。由于加大了医疗行为的透明度,对医疗机构的评估和监管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加强,医院也可借助一些分析工具进行精细化管理。
而在具体方面二者分类规则侧重点不同。DRG以疾病诊断为核心,将相似病例纳入一个组管理,每个组内有几十个相近的疾病和相近的操作,优点是便于比较管理,缺点是专业性强、操作难度大。
DIP则强调主要诊断和主要诊疗方式的一对一匹配,病种数量可达几万到几十万,优点是操作更简便,缺点是主要基于数据匹配,缺少临床上对于主要诊断选择合理性以及诊断与诊疗方式匹配性的判断,对编码高套、错填、漏填等行为的监管难度加大。
二者支付标准在预付和后付上存在差异。预付或后付的主要区别是支付标准是事前确定还是事后确定,由于点数(相对权重)事前已经确定,预付或后付取决于点数单价(或费率)确定的时间点。
DRG付费中要求试点地区在总额的前提下提前制定DRG组的支付标准,属于预付。而DIP因为采取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最后才确定DIP组的支付标准,属于后付。预付和后付对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武汉九鼎顾问是一家集医院绩效、战略、文化、人力资源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点: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管理咨询公司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