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一院:加强改革创新,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提交者:孙梦
发表时间:2022-7-22
点击次数:3308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7月14日,2022年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重要批示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医疗联合体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发挥高水平医院引领带动作用。
作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龙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在不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改革创新,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公益性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浙大一院建院于1947年,从最初一个战火硝烟之上简陋起步的小诊所,到现在很多学科走在全国前列,拥有顶尖高层次人才队伍,年门急诊量近700万人次,年出院30余万人次。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了核心作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变了公立医院党建弱化、虚化等问题。
党的建设上,浙大一院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医院现有在职党员逾4000名,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如果每个党员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医院的创新模式、工作效率、精神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强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障。
参与建设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
国家医学中心是“国之重器”。当前,浙大一院正在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医学中心,近3年制定重大疾病诊疗规范与专业质控标准50个。
此外,医院还与江西、福建两家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江西为例,2022年年初,浙大一院江西医院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依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打造以“心血管、神经、肿瘤”三大学科群为主体,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浙大一院已向南昌派驻专家骨干50位,平移关键核心技术13项,启动“卡脖子”攻关项目6项,联合申报江西省“双千计划”8项。
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如今,浙大一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近年来,医院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优势,全面推开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加速康复、中西医协同等服务模式,提升患者满意度。
例如,浙大一院自10年前启动多学科诊疗(MDT),目前已经创建了多个MDT团队,成立了MDT中心,以学科主导的模式组织、整合了多个科室共同参与到MDT的诊疗过程中。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得原本单打独斗的医生、科室联合起来共同提升、讨论,对于病人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从2020年开始,浙大一院在原有的MDT模式下积极创新,实现了MDT的全员、全院直播,形式的创新对于提升全院医疗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医院已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87个,每年开展疑难病多学科诊疗1万例以上。
大力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浙大一院近年来大力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逐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临床路径为抓手,促进医疗质量和费用成本“双控制”。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比如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检查系统、管理系统等,有了人工智能、5G技术的应用,医院运转更加便捷和高效。近年来,浙大一院积极推进管理数字化,实现智慧预约及结算全覆盖,开展“互联网+”诊疗10万余人次。
次均药品费用、万元收入能耗支出等近3年持续下降。
通过床位资源集中调配、优化病种结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等举措,浙大一院平均住院日连续3年下降,2021年降至5.16天。
此外,浙大一院还连续三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进入A++序列。
改革完善医院运行机制
2020年1月1日,浙江在医保支付领域全面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付费。作为全国DRG先行模式样板,浙大一院从顶层设计、目标管理、构建指标体系入手推进精益管理。如今医院全面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住院患者均费逐年降低。
稳步推进人事及薪酬制度改革,2021年人员薪酬固定部分占比为46%。
为进一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浙大一院在重点难点上使狠劲出实招,牢牢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改革探索完善卫生技术分类评价体系,秉持以德为先,坚持“破五唯”,推行代表性成果认定,强化过程评价,促进人才差异化发展。杜绝评审标准过于强调论文、实践导向性不强、重视临床不够等问题,激发各类人员的活力和动力。
在新的科学评价体系下,浙大一院通过抓取临床工作数据,加强过程性评价;通过大小同行结合,综合考核临床技能水平;扩大代表性成果范围,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对申报人的评价不再囿于科研业绩,对卫生技术高级职务的评价思路也大大拓宽。此外,自2021年起,浙江大学为临床水平特别突出、教学科研能力特别强、同行影响力特别大的人才特别开通了“一招鲜”申报通道,对科研等量化指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得益于“一招鲜”申报通道的设立,已有多名医务人员因在教学和临床方面有突出贡献而成为医院推荐的“一招鲜”人才,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恰逢浙大一院全新的之江院区建成,拥有1000多张崭新床位。浙大一院基于多次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认为尽早集中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床位用做集中隔离收治点。同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承担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任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做好规范化同质化诊疗,为做好患者救治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2年年初,组建6支医疗队共601名医护骨干驰援上海,全力开展患者救治,同时做好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全体队员“零感染”。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管理咨询 http://www.yyjg.net
作为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医院和区域医疗龙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在不断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改革创新,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落实公益性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浙大一院建院于1947年,从最初一个战火硝烟之上简陋起步的小诊所,到现在很多学科走在全国前列,拥有顶尖高层次人才队伍,年门急诊量近700万人次,年出院30余万人次。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发挥了核心作用。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改变了公立医院党建弱化、虚化等问题。
党的建设上,浙大一院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医院现有在职党员逾4000名,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如果每个党员发挥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医院的创新模式、工作效率、精神面貌将会焕然一新,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强的组织基础和政治保障。
近年来,浙大一院实施党建、学术“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把一些优秀的党员培养成学科带头人或者学科后备带头人。同时,我们还将学科带头人培养为党建带头人。目前,医院82个在职职工党支部书记都由科室负责人担任,实现了双带头人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医院重点任务推进到哪里,组织工作就精准保障到哪里,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荣获全国“两优一先”荣誉称号。深化“清廉医院”建设,实行药品阳光采购,规范诊疗行为。
参与建设优质均衡的医疗服务体系
国家医学中心是“国之重器”。当前,浙大一院正在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医学中心,近3年制定重大疾病诊疗规范与专业质控标准50个。
此外,医院还与江西、福建两家医院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以江西为例,2022年年初,浙大一院江西医院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合作共建,依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共同打造以“心血管、神经、肿瘤”三大学科群为主体,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综合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目前,浙大一院已向南昌派驻专家骨干50位,平移关键核心技术13项,启动“卡脖子”攻关项目6项,联合申报江西省“双千计划”8项。
积极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如今,浙大一院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近年来,医院发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优势,全面推开多学科诊疗、日间诊疗、加速康复、中西医协同等服务模式,提升患者满意度。
例如,浙大一院自10年前启动多学科诊疗(MDT),目前已经创建了多个MDT团队,成立了MDT中心,以学科主导的模式组织、整合了多个科室共同参与到MDT的诊疗过程中。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得原本单打独斗的医生、科室联合起来共同提升、讨论,对于病人的治疗有积极作用。从2020年开始,浙大一院在原有的MDT模式下积极创新,实现了MDT的全员、全院直播,形式的创新对于提升全院医疗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今医院已组建多学科诊疗团队87个,每年开展疑难病多学科诊疗1万例以上。
大力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
浙大一院近年来大力推进医院精细化管理,逐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以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临床路径为抓手,促进医疗质量和费用成本“双控制”。
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比如医院的电子病历系统、检查系统、管理系统等,有了人工智能、5G技术的应用,医院运转更加便捷和高效。近年来,浙大一院积极推进管理数字化,实现智慧预约及结算全覆盖,开展“互联网+”诊疗10万余人次。
次均药品费用、万元收入能耗支出等近3年持续下降。
通过床位资源集中调配、优化病种结构、提高设备运行效率等举措,浙大一院平均住院日连续3年下降,2021年降至5.16天。
此外,浙大一院还连续三年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进入A++序列。
改革完善医院运行机制
2020年1月1日,浙江在医保支付领域全面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方式付费。作为全国DRG先行模式样板,浙大一院从顶层设计、目标管理、构建指标体系入手推进精益管理。如今医院全面实施DRG支付方式改革,住院患者均费逐年降低。
稳步推进人事及薪酬制度改革,2021年人员薪酬固定部分占比为46%。
为进一步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浙大一院在重点难点上使狠劲出实招,牢牢抓住人才队伍建设这个“牛鼻子”,改革探索完善卫生技术分类评价体系,秉持以德为先,坚持“破五唯”,推行代表性成果认定,强化过程评价,促进人才差异化发展。杜绝评审标准过于强调论文、实践导向性不强、重视临床不够等问题,激发各类人员的活力和动力。
在新的科学评价体系下,浙大一院通过抓取临床工作数据,加强过程性评价;通过大小同行结合,综合考核临床技能水平;扩大代表性成果范围,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对申报人的评价不再囿于科研业绩,对卫生技术高级职务的评价思路也大大拓宽。此外,自2021年起,浙江大学为临床水平特别突出、教学科研能力特别强、同行影响力特别大的人才特别开通了“一招鲜”申报通道,对科研等量化指标可不作限制性要求。得益于“一招鲜”申报通道的设立,已有多名医务人员因在教学和临床方面有突出贡献而成为医院推荐的“一招鲜”人才,通过高级职称评审。
积极投身疫情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恰逢浙大一院全新的之江院区建成,拥有1000多张崭新床位。浙大一院基于多次疫情防控的经验教训,认为尽早集中隔离是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在第一时间将这些床位用做集中隔离收治点。同时,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承担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任务,坚持中西医并重,做好规范化同质化诊疗,为做好患者救治发挥了关键作用。
2022年年初,组建6支医疗队共601名医护骨干驰援上海,全力开展患者救治,同时做好医护人员安全防护,全体队员“零感染”。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管理咨询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