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建设实例】——资中县:实施“四个三”工作路径,纵深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4-8-13
点击次数:163
来源:健康四川
资中县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实施“四个三”工作路径,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优化组织保障,高位推动狠抓落实。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推动,紧盯医共体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着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统筹全县各部门,凝聚改革合力,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纵深开展。
二是优化管理体系,融合发展优势尽显。制定“1+1+10+1”医共体融合型管理体系(即1个医共体建设方案、1个医共体章程、医共体编制统一管理等10个管理办法、1个医共体考核办法),统筹组建“县人民医院+13个镇卫生院”“县中医医院+9个镇卫生院”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是优化组织架构,内部运转质效同升。医共体内部统一行政管理,统筹设置“两办八中心”,具体负责分院的管理、指导、业务带动等工作,管理制度从32个提升至74个,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总医院、分院统一规范管理、高效运转。
一是突出“资源下沉”,实现服务专业化。建立医共体总医院“下沉资源”、分院“上派学习”机制,总医院利用技术支持、人才培养、骨干下沉等手段,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医共体运行以来,总医院在银山、太平等分院新设临床科室24个,下沉业务骨干22名,下派技术骨干828人次,开展查房、教学、手术等技术指导,指导手术26台,对分院开展临床医护专题培训109场、1011人次。分院上派59名医护人员到总院进修学习,实现县镇服务水平同质化。
二是突出“医防融合”,实现服务多元化。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总医院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家庭医生预留20%的专家门诊号和病床位,提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乡镇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服务。全县累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69支,总医院选派44名骨干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有效签约人数63.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100%。
三是突出“同频共振”,实现服务均衡化。建立医共体县、镇联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队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形成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常态化管理。总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实现医共体内规划发展、技术规范、规章制度、业务指导、工作考核“五统一”。
一是深化人事改革,用人机制更活。核定医共体总医院人员总量,推行员额制。落实员额招聘、中层干部聘任、分院副院长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四个自主权”。建立医共体编制“周转池”,有序推行县聘乡用、岗编适度分离,实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二是深化财务改革,财务内控更优。制定医共体财务、经费统一管理办法,完善医共体内控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设置财务管理中心,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对各成员单位提取资金,建立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池”,统筹用于设备购置、项目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债务化解等,形成抱团发展格局。
一是畅通双向转诊服务,急诊急救再加速。制定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完善双向转诊评估体系,明确双向转诊目录,优化转诊流程,在医共体内建立转诊绿色通道,总医院对基层转诊患者免挂号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打造“一键呼叫、接诊即出诊、上车即入院”5G智慧急救服务模式。总医院挂牌以来,上转病人1207人次,下转病人686人次,建立分院急救站3个,急诊急救平均缩短30分钟。
二是畅通信息化服务,智慧医疗增活力。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总医院建成心电诊断、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资源共享“五大中心”,22个镇卫生院分别纳入县人民医院与县中医医院远程诊疗网络体系,技术直接延伸到分院,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结果互认。医共体成立以来,开展远程影像105423人次、远程心电73730人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畅通错位发展服务,功能定位更明晰。总医院、分院实行错位发展,总医院接收分院上转疑难危重症患者。乡镇卫生院着力发展特色科室、新增3家分院开展三级手术。与上级优质资源协作,与华西医院等建立专科联盟12个。2023年,全县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3.05%,医疗收入同比上升7.37%。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www.yyjg.net
聚焦“三个优化”
重构服务体系
一是优化组织保障,高位推动狠抓落实。县委书记、县长亲自部署、亲自研究、亲自推动,紧盯医共体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着力解决改革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统筹全县各部门,凝聚改革合力,推动医共体建设工作纵深开展。
二是优化管理体系,融合发展优势尽显。制定“1+1+10+1”医共体融合型管理体系(即1个医共体建设方案、1个医共体章程、医共体编制统一管理等10个管理办法、1个医共体考核办法),统筹组建“县人民医院+13个镇卫生院”“县中医医院+9个镇卫生院”2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打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三是优化组织架构,内部运转质效同升。医共体内部统一行政管理,统筹设置“两办八中心”,具体负责分院的管理、指导、业务带动等工作,管理制度从32个提升至74个,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总医院、分院统一规范管理、高效运转。
聚焦“三个突出”
促进能力提升
一是突出“资源下沉”,实现服务专业化。建立医共体总医院“下沉资源”、分院“上派学习”机制,总医院利用技术支持、人才培养、骨干下沉等手段,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让病人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医共体运行以来,总医院在银山、太平等分院新设临床科室24个,下沉业务骨干22名,下派技术骨干828人次,开展查房、教学、手术等技术指导,指导手术26台,对分院开展临床医护专题培训109场、1011人次。分院上派59名医护人员到总院进修学习,实现县镇服务水平同质化。
二是突出“医防融合”,实现服务多元化。制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总医院的专家和技术骨干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为家庭医生预留20%的专家门诊号和病床位,提高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服务能力,让群众在乡镇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服务。全县累计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369支,总医院选派44名骨干加入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有效签约人数63.9万人,重点人群签约覆盖率100%。
三是突出“同频共振”,实现服务均衡化。建立医共体县、镇联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成立质量管理队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和全程质量控制,形成医共体内医疗质量常态化管理。总医院建成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实现医共体内规划发展、技术规范、规章制度、业务指导、工作考核“五统一”。
深化“三项改革”
完善运行机制
一是深化人事改革,用人机制更活。核定医共体总医院人员总量,推行员额制。落实员额招聘、中层干部聘任、分院副院长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四个自主权”。建立医共体编制“周转池”,有序推行县聘乡用、岗编适度分离,实施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灵活用人机制。
二是深化财务改革,财务内控更优。制定医共体财务、经费统一管理办法,完善医共体内控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制度,设置财务管理中心,建立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对各成员单位提取资金,建立卫生事业发展“基金池”,统筹用于设备购置、项目建设、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债务化解等,形成抱团发展格局。
三是深化医保改革,自主经营更实。改革定点服务协议签订方式,总医院代表成员单位与医保经办机构签订一个医保定点服务协议,明确总医院承担医共体医保结算、医疗费用控制、基金安全监管、参保人员权益维护等责任,赋予总医院共同监管的权利。推进DRG付费改革,年度清算时给予医共体病例DRG总点数1%倾斜。推动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医保服务包”制度,对年度考核合格的,医保按照15-35元/人/年的标准按人头支付。
畅通“三大服务”
创新协同模式
一是畅通双向转诊服务,急诊急救再加速。制定双向转诊管理办法,完善双向转诊评估体系,明确双向转诊目录,优化转诊流程,在医共体内建立转诊绿色通道,总医院对基层转诊患者免挂号优先检查、优先取药、优先住院。打造“一键呼叫、接诊即出诊、上车即入院”5G智慧急救服务模式。总医院挂牌以来,上转病人1207人次,下转病人686人次,建立分院急救站3个,急诊急救平均缩短30分钟。
二是畅通信息化服务,智慧医疗增活力。大力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积极推动智慧医院建设,总医院建成心电诊断、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资源共享“五大中心”,22个镇卫生院分别纳入县人民医院与县中医医院远程诊疗网络体系,技术直接延伸到分院,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通、结果互认。医共体成立以来,开展远程影像105423人次、远程心电73730人次,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三是畅通错位发展服务,功能定位更明晰。总医院、分院实行错位发展,总医院接收分院上转疑难危重症患者。乡镇卫生院着力发展特色科室、新增3家分院开展三级手术。与上级优质资源协作,与华西医院等建立专科联盟12个。2023年,全县门急诊人次同比上升3.05%,医疗收入同比上升7.37%。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或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客服微信。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