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开会明确2025年医疗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三大方面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5-2-25
点击次数:126
来源:华医网
2024年底,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于北京召开,明确了2025年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工作重点。自2025年1月起,各省纷纷召开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依据国家总体部署并结合本省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一系列重点工作。
从整体趋势看,
各省医疗卫生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
▶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各省在部署2025年医疗卫生工作时,
普遍关注以下领域: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多地计划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覆盖率。
▶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培养中医药人才。
▶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强健康大数据应用,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
▶儿科与精神科发展:多省响应国家卫健委提出的未来3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号召,促进这两个学科发展。
从各省具体情况来看,医务人员关注的编制、薪酬、财政补助等方面,河北、吉林、甘肃、湖北等省份均有提及;山东等地着力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北京进一步推动大医院号源“下沉”,为全国推进分级诊疗起到示范作用。
北京
2月12日,北京市卫健委组织召开2024年度首都卫生健康工作成效媒体沟通会,介绍了2025年重点工作:
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社区延伸。
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进一步畅通基层预约转诊通道,市属医院全量门诊预约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三级公立医院50%门诊预约号源提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
狠抓电子病历质量提升。
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加强儿科、精神卫生等专科建设。
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帮扶提升医疗资源薄弱区服务能力。
推进有条件医疗机构开展周末和夜间门诊、周末手术等服务。
持续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与管理,督促落实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专项。
完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风险研判等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2025年将推动大医院号源“下沉”,加快分级诊疗落地。2024年,北京、上海率先将三甲医院号源提前放给社区医院,实现大医院号源“下沉”。这一举措为医院与医务人员带来诸多好处,如保障医疗体系顺畅运转,让基层医生有更多接诊机会以提升诊疗水平,避免优质医疗资源浪费,使大医院医生能专注科研和疑难重症诊治。
河北
2025年河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确定了卫生健康重点任务。2025年,河北省将着力实施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赋能、基层医疗服务强基提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干预、中医药定量化攻坚突破、医防融合样板5个跨越赶超工程,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启动基层医生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现全省乡村医生线上培训全覆盖。
依托综合性医院建设老年医学特色医院。
积极探索赋予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推进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和中医特色专病门诊提质扩面。
实施基层医疗服务强基提能工程,推动70家左右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确保所有行政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全覆盖,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并落实相关保障政策。
建好人才梯队,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推动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
推动完善薪酬制度。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推动优化财政补助政策。
将“基层医疗服务强基提能工程”列入重点工作,“推动70家左右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等举措,有助于县医院建强临床专科、培养专业骨干、填补技术空白、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让基层医务人员受益。
甘肃
1月15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人才兴医、人才兴卫,精准引进和培养卫生健康人才。
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健康入万策”理念落地生根。
加力推动医疗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高水平医疗高地。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做深做实基层首诊便民惠民工程。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全产业链规模。
推动公共卫生安全工程提标扩能,加强疾控体系建设。
坚持全周期保障,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落实好生育支持政策和老年健康服务。
提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是甘肃省今年重点工作之一。甘肃卫健委明确:因地制宜推进“三医”沟通协调、研商大事的机制全覆盖,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推动完善薪酬管理制度,逐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湖北
1月25日,2025年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推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解决群众“看病繁”问题。
坚持全周期保障,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坚持中西医并重,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深化医药卫生领域腐败问题及不正之风集中整治。
防范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湖北卫健委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方面,要求:完善“三医”协同改革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编制、价格、薪酬、监管+投入”“4+1”改革任务,加快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大力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四川
2025年1月26日,四川省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对2025年重点任务作出安排。
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以重大部署为引领,高水平推动健康四川建设,高标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高质量谋划推动项目建设,打造卫生健康区域高地。
持续健全服务体系,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持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进一步深化综合医改,以学习三明为抓手,推进公立医院“4+1”改革,深化“两个紧密型”建设,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便民惠民为宗旨,健全人口支持和发展体系,加强重点人群服务,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健康福祉。
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以凝心聚力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人才强基,信息赋能,夯实健康强省建设根基。
山东
2025年山东省卫生健康(中医药)工作会议部署了山东省2025年重点工作:
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拓展。
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扩面拓展。
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强儿科医疗服务,提升儿童健康保障水平。
实施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行动,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
实施“数智赋能”提升行动。
以三明医改经验为标杆,加快推进深化医改提质增效。
以公益性为导向,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提质增效。
以更精准更有效地防为方向,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质增效。
“数智赋能”成为山东省今年重点工作之一。2月12日,山东省卫健委官方账号“健康山东”发文指出,2025年将以医疗管理相关电子病历数据采集及治理工作为突破,发挥信息系统数据支撑作用,减少基层医务人员人工填报,减轻基层负担。同时,利用数智赋能支撑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推进医生工作站建成操作友好型医生服务终端,实现信息精准提醒、便捷调阅、全程管理,为医务人员减轻工作负担。
安徽
2025年安徽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指出,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工作重点包括:
强基层,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医疗服务向农村覆盖。
公益性,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
重落实,落实“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强公卫,坚持预防为主,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基层医疗、儿科、精神卫生科、公共卫生科等将是安徽省重点发展学科,相关政策与利好将向这些科室医务人员倾斜。
吉林
2025年吉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吉林省将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全面推进健康吉林建设,深入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2025年吉林省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稳定公立医院医疗床位规模,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推动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增强儿科服务供给,加快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持续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血液保障,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隐患。
持续加强财务保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从严从实狠抓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整改实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医疗领域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通过编制管理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薪酬制度改革、财务保障、人才培养与引进、基层减负等措施,吉林省旨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此外,医疗反腐也是吉林省2025年重点关注方面。
广东
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广东卫生健康工作重点如下:
实施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提升县域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通过实施儿童医疗服务行动、精神卫生服务行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行动、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等,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推进卫生健康数智化转型。
深化疾控体系改革。
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壮大中医药服务体系。
强化医学科教人才建设。
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将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此外,广东省重视护理工作,提出要持续加强医护队伍建设,合理提高护理服务价格和护理人员待遇。推广“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加强数据实时采集、治理分析和挖掘应用,为临床医务人员所用。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从整体趋势看,
各省医疗卫生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三大方面:
▶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公立医院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各省在部署2025年医疗卫生工作时,
普遍关注以下领域: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多地计划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强化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签约服务质量和覆盖率。
▶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培养中医药人才。
▶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加强健康大数据应用,实现医疗数据互联互通。
▶儿科与精神科发展:多省响应国家卫健委提出的未来3年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号召,促进这两个学科发展。
从各省具体情况来看,医务人员关注的编制、薪酬、财政补助等方面,河北、吉林、甘肃、湖北等省份均有提及;山东等地着力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北京进一步推动大医院号源“下沉”,为全国推进分级诊疗起到示范作用。
以下是部分省份在2025年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发布的工作重点汇总:
北京
2月12日,北京市卫健委组织召开2024年度首都卫生健康工作成效媒体沟通会,介绍了2025年重点工作:
推动工作重心向基层、社区延伸。
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进一步畅通基层预约转诊通道,市属医院全量门诊预约号源提前2周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三级公立医院50%门诊预约号源提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放。
狠抓电子病历质量提升。
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加强儿科、精神卫生等专科建设。
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帮扶提升医疗资源薄弱区服务能力。
推进有条件医疗机构开展周末和夜间门诊、周末手术等服务。
持续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与管理,督促落实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专项。
完善重大呼吸道传染病、慢性病等防控体系,全面提升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疫情风险研判等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核心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在2025年将推动大医院号源“下沉”,加快分级诊疗落地。2024年,北京、上海率先将三甲医院号源提前放给社区医院,实现大医院号源“下沉”。这一举措为医院与医务人员带来诸多好处,如保障医疗体系顺畅运转,让基层医生有更多接诊机会以提升诊疗水平,避免优质医疗资源浪费,使大医院医生能专注科研和疑难重症诊治。
河北
2025年河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确定了卫生健康重点任务。2025年,河北省将着力实施医疗卫生领域大数据应用赋能、基层医疗服务强基提能、人均预期寿命健康干预、中医药定量化攻坚突破、医防融合样板5个跨越赶超工程,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启动基层医生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现全省乡村医生线上培训全覆盖。
依托综合性医院建设老年医学特色医院。
积极探索赋予医疗卫生机构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
推进中医优势专科集群和中医特色专病门诊提质扩面。
实施基层医疗服务强基提能工程,推动70家左右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确保所有行政村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卫服务全覆盖,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并落实相关保障政策。
建好人才梯队,加大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
推动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
推动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
推动完善薪酬制度。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推动优化财政补助政策。
将“基层医疗服务强基提能工程”列入重点工作,“推动70家左右县级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等举措,有助于县医院建强临床专科、培养专业骨干、填补技术空白、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让基层医务人员受益。
甘肃
1月15日,甘肃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部署了2025年重点任务。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坚持人才兴医、人才兴卫,精准引进和培养卫生健康人才。
坚持预防为主,推动“健康入万策”理念落地生根。
加力推动医疗质量提升工程,建设高水平医疗高地。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做深做实基层首诊便民惠民工程。
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加快中医药强省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全产业链规模。
推动公共卫生安全工程提标扩能,加强疾控体系建设。
坚持全周期保障,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落实好生育支持政策和老年健康服务。
提升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障水平,确保行业安全稳定。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是甘肃省今年重点工作之一。甘肃卫健委明确:因地制宜推进“三医”沟通协调、研商大事的机制全覆盖,深入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动建立编制动态调整机制和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推动完善薪酬管理制度,逐步推进“三个结构调整”,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
湖北
1月25日,2025年湖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安排部署了2025年全省卫生健康重点工作。
推进医疗资源提质扩容,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解决群众“看病繁”问题。
坚持全周期保障,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
坚持中西医并重,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坚持预防为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培育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深化医药卫生领域腐败问题及不正之风集中整治。
防范化解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
湖北卫健委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方面,要求:完善“三医”协同改革机制,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编制、价格、薪酬、监管+投入”“4+1”改革任务,加快构建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大力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四川
2025年1月26日,四川省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对2025年重点任务作出安排。
主动融入发展大局,以重大部署为引领,高水平推动健康四川建设,高标准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高质量谋划推动项目建设,打造卫生健康区域高地。
持续健全服务体系,以提升能力为重点,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持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卫生健康需求。
进一步深化综合医改,以学习三明为抓手,推进公立医院“4+1”改革,深化“两个紧密型”建设,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发展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便民惠民为宗旨,健全人口支持和发展体系,加强重点人群服务,办好民生实事,持续增进健康福祉。
强化要素保障支撑,以凝心聚力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法治护航,人才强基,信息赋能,夯实健康强省建设根基。
山东
2025年山东省卫生健康(中医药)工作会议部署了山东省2025年重点工作:
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拓展。
加快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扩面拓展。
实施儿科服务年行动,加强儿科医疗服务,提升儿童健康保障水平。
实施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
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扩面行动,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
实施“数智赋能”提升行动。
以三明医改经验为标杆,加快推进深化医改提质增效。
以公益性为导向,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体系提质增效。
以更精准更有效地防为方向,加快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质增效。
“数智赋能”成为山东省今年重点工作之一。2月12日,山东省卫健委官方账号“健康山东”发文指出,2025年将以医疗管理相关电子病历数据采集及治理工作为突破,发挥信息系统数据支撑作用,减少基层医务人员人工填报,减轻基层负担。同时,利用数智赋能支撑推广检查检验结果互通共享,推进医生工作站建成操作友好型医生服务终端,实现信息精准提醒、便捷调阅、全程管理,为医务人员减轻工作负担。
安徽
2025年安徽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指出,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2025年工作重点包括:
强基层,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以基层为重点推动医疗服务向农村覆盖。
公益性,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
重落实,落实“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扩大“一老一小”服务供给。
强公卫,坚持预防为主,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基层医疗、儿科、精神卫生科、公共卫生科等将是安徽省重点发展学科,相关政策与利好将向这些科室医务人员倾斜。
吉林
2025年吉林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吉林省将坚持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全面推进健康吉林建设,深入推进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2025年吉林省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不断提升卫生健康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医疗服务价格、薪酬等动态调整。
创新医疗卫生监管手段,稳定公立医院医疗床位规模,优化调整二级公立医院功能定位,推动完善财政补助政策。
开展“儿科、精神卫生服务年”活动,增强儿科服务供给,加快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深入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持续做好重大传染病防控、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和血液保障,有效防范生物安全风险隐患。
持续加强财务保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加强紧缺专业人才培养。
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
从严从实狠抓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以整改实效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医疗领域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
通过编制管理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薪酬制度改革、财务保障、人才培养与引进、基层减负等措施,吉林省旨在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此外,医疗反腐也是吉林省2025年重点关注方面。
广东
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广东卫生健康工作重点如下:
实施国家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加快提升县域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通过实施儿童医疗服务行动、精神卫生服务行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行动、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等,优化医疗卫生服务。
推进卫生健康数智化转型。
深化疾控体系改革。
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壮大中医药服务体系。
强化医学科教人才建设。
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工作将更好推动资源向基层、预防和中医倾斜,更好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和运行机制。此外,广东省重视护理工作,提出要持续加强医护队伍建设,合理提高护理服务价格和护理人员待遇。推广“人工智能+医疗健康”应用,加强数据实时采集、治理分析和挖掘应用,为临床医务人员所用。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