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国家卫健委召开2025年首场专题发布会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5-4-24
点击次数:2
来源:国家卫健委
4月2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本场发布会介绍了湖北省、宜昌市和十堰市深化医改的做法。
这是国家卫健委在2025年举办的首场以“三明医改推广”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2024年,国家卫健委就相关主题已召开7场发布会。
在坚持医院公益性方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将湖北省的做法总结为“5个实”。
一是夯实党建领航工程。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了“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以党建带动公益性改革举措落地。
二是落实委省共建试点。支持同济医院实施“高水平学科群建设计划”,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业绩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进一步突出医务人员的有效激励。
三是做实改革示范。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带动,鼓励探索创新。如宜昌市创新设立公益事业聘用编制,重点解决优秀护士、做出贡献的医生的编制问题;十堰市坚持改革联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四是落实强县行动。坚持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省级筹资1亿多元,每年遴选13个县市,围绕科学治理、精细管理、能力提升、医共体建设等重点,鼓励人才、技术、管理、服务“四下沉”;以县域影像、心电中心建设等为抓手,推广分散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区域内互认的有效的检验检查模式。强基层、提能力,让90%的患者留在县域。
五是压实动态评价。建立市、县以及医院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从政府履职、落实医院功能定位、优化经济运行、缓解群众负担等多个维度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评价,指导各地对标补短板、强弱项。
三明医改经验中,为突出体现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以及提升医务人员固定薪酬占比一直被突出强调,湖北省的部分地级市也分享了当地的做法与成效。
据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云慧介绍,十堰市建立了医疗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一次性核增公立医院编制315个;利用药品耗材的集中采购,腾出空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3479项。
目前,十堰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5.4%。通过动态核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45%;此外,十堰还制定公立医院债务管理办法,逐步化解债务,不断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让医院轻装上阵。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选址地宜昌,它也是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城市。据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红辉介绍,宜昌市近年来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财政对卫生健康投入年均增长8.5%。市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由财政保障,促进医院运行管理符合公益性要求以及政府部署。
目前,宜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了37.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增设公益事业聘用编制1728个、建立市县编制周转池,从制度上、机制上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公益性。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湖北省各个地市的医疗情况有所差异,不同地市改革有哪些侧重点?王云甫在回答中表示,湖北省支持宜昌、十堰、襄阳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在人事编制、薪酬分配、医院管理、数智赋能等关键领域先行先试,打造标杆示范。同时鼓励各地到三明等医改先进地区进行实地学习,将经验系统集成到本地实践。
他提到,湖北正着手构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以及“进度表、问题表、成效表”,通过“三单三表”来推进机制。此外,湖北还开展改革监测,全省“一把尺子”评价成效。同时,会同财政、人社、医保等部门,不定期地开展调度和指导。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这是国家卫健委在2025年举办的首场以“三明医改推广”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2024年,国家卫健委就相关主题已召开7场发布会。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突出强调“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类似表述也频繁出现在近期的医疗政策文件与重要会议中,如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及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凸显了国家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高度重视。
在坚持医院公益性方面,湖北省卫生健康委主任王云甫将湖北省的做法总结为“5个实”。
一是夯实党建领航工程。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了“党建业务”双考核机制,以党建带动公益性改革举措落地。
二是落实委省共建试点。支持同济医院实施“高水平学科群建设计划”,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建立以岗位、业绩等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与收入分配机制,提高医务人员固定收入占比,进一步突出医务人员的有效激励。
三是做实改革示范。以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为带动,鼓励探索创新。如宜昌市创新设立公益事业聘用编制,重点解决优秀护士、做出贡献的医生的编制问题;十堰市坚持改革联动,调整医疗服务价格,优化医院收入结构。
四是落实强县行动。坚持财政投入向基层倾斜,省级筹资1亿多元,每年遴选13个县市,围绕科学治理、精细管理、能力提升、医共体建设等重点,鼓励人才、技术、管理、服务“四下沉”;以县域影像、心电中心建设等为抓手,推广分散式检查、集中式诊断、区域内互认的有效的检验检查模式。强基层、提能力,让90%的患者留在县域。
五是压实动态评价。建立市、县以及医院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从政府履职、落实医院功能定位、优化经济运行、缓解群众负担等多个维度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评价,指导各地对标补短板、强弱项。
三明医改经验中,为突出体现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以及提升医务人员固定薪酬占比一直被突出强调,湖北省的部分地级市也分享了当地的做法与成效。
据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云慧介绍,十堰市建立了医疗卫生人才编制“周转池”,一次性核增公立医院编制315个;利用药品耗材的集中采购,腾出空间调整医疗服务价格3479项。
目前,十堰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35.4%。通过动态核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和绩效工资总量,薪酬中固定收入占比达到45%;此外,十堰还制定公立医院债务管理办法,逐步化解债务,不断健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让医院轻装上阵。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选址地宜昌,它也是中央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项目城市。据湖北省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陈红辉介绍,宜昌市近年来坚持健康优先发展战略,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财政对卫生健康投入年均增长8.5%。市医院主要负责人薪酬由财政保障,促进医院运行管理符合公益性要求以及政府部署。
目前,宜昌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到了37.5%,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增设公益事业聘用编制1728个、建立市县编制周转池,从制度上、机制上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公益性。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湖北省各个地市的医疗情况有所差异,不同地市改革有哪些侧重点?王云甫在回答中表示,湖北省支持宜昌、十堰、襄阳以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在人事编制、薪酬分配、医院管理、数智赋能等关键领域先行先试,打造标杆示范。同时鼓励各地到三明等医改先进地区进行实地学习,将经验系统集成到本地实践。
他提到,湖北正着手构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以及“进度表、问题表、成效表”,通过“三单三表”来推进机制。此外,湖北还开展改革监测,全省“一把尺子”评价成效。同时,会同财政、人社、医保等部门,不定期地开展调度和指导。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