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卫健委提出5大工作措施,推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
提交者:
发表时间:2025-11-17
点击次数:25
来源:山东省卫健委
2025年4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健康乡村建设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统筹推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工作和健康中国行动的部署要求,省爱卫办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了《健康山东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2025年-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聚焦乡村主要健康问题,整体、系统地推动各项卫生健康政策措施在农村地区的落地落实,促进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缩小城乡健康差距,更好地维护农村居民健康。
(一)工作措施。围绕行动目标提出5条主要工作措施,即: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进一步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提升农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保障农村群众身体健康。
(二)主要指标。围绕行动目标提出3个方面6个指标。在个人和社会方面,鼓励农村地区居民主动了解和获取健康信息,知晓和理解能免费获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根据自身和家庭成员情况,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活动。在政府工作方面,对加强乡村医生建设、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情况、是否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提出了工作要求。在结果性指标方面,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出了预期性指标要求。
重点任务
(一)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综合考虑城乡融合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积极推进中心村卫生室、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建设。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体系上下联动和支援帮扶,推进远程医疗向乡村覆盖。持续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依申请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为农村地区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和医保结算提供便捷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分工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配合)
(二)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支持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或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急诊急救、临床专科、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加快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发展,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眼底检查、颈动脉斑块检查等设备“应配尽配”。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鼓励配置远程心电、血分析仪、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健康一体机等设备。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群众感受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助理医师尽快考取执业医师。(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三)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重点疾病防治。提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疫情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加强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关注和照护,统筹推动健康孕育、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近视防控、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推广符合乡村特点的中医健康生活方式、养生理念和生活规范。发挥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村民健康教育等活动,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的传染病和重大疫情预防与控制活动。(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疾控局、省妇联配合)
(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引导农民自愿改厕。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分类管控乡村噪声污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加强健康科普,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提高农村健康综合治理水平和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共同做好农村健康环境建设工作。(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分工负责)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农村居民健康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农村地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康环境改善、健康服务能力提升。到2030年,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远程医疗和智慧化服务基本普及,乡村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居民能够便捷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环境更加健康宜居,健康生活方式得到普及,重大疾病危害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一)工作措施。围绕行动目标提出5条主要工作措施,即: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进一步补齐农村卫生健康服务短板,提升农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保障农村群众身体健康。
(二)主要指标。围绕行动目标提出3个方面6个指标。在个人和社会方面,鼓励农村地区居民主动了解和获取健康信息,知晓和理解能免费获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根据自身和家庭成员情况,参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教育活动。在政府工作方面,对加强乡村医生建设、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覆盖情况、是否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提出了工作要求。在结果性指标方面,对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出了预期性指标要求。
重点任务
(一)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综合考虑城乡融合发展、人口结构变化、群众健康需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积极推进中心村卫生室、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建设。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强化服务体系上下联动和支援帮扶,推进远程医疗向乡村覆盖。持续推动将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依申请纳入医保定点管理,为农村地区参保群众就医购药和医保结算提供便捷服务。(省卫生健康委、省医保局分工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配合)
(二)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施卫生强基工程。支持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或中心卫生院基础设施、急诊急救、临床专科、设备配备、住院床位等建设,服务能力达到二级医院标准。加快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发展,CT、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眼底检查、颈动脉斑块检查等设备“应配尽配”。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鼓励配置远程心电、血分析仪、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健康一体机等设备。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扩大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供给,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群众感受度。加强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执业助理医师尽快考取执业医师。(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配合)
(三)提升乡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地区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等重点疾病防治。提升村卫生室医务人员疫情早期识别和应急处置水平。持续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效。加强对农村地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关注和照护,统筹推动健康孕育、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青少年肥胖与近视防控、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检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推广符合乡村特点的中医健康生活方式、养生理念和生活规范。发挥村民委员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卫生健康政策宣传、村民健康教育等活动,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的传染病和重大疫情预防与控制活动。(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委社会工作部、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疾控局、省妇联配合)
(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引导农民自愿改厕。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协同推进农村有机生活垃圾、厕所粪污、农业生产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利用。分类管控乡村噪声污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动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加强健康科普,强化病媒生物防制,提高农村健康综合治理水平和农村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充分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作用,共同做好农村健康环境建设工作。(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公安厅、省民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分工负责)
(五)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健全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精准实施分层分类帮扶,落实分类救治等健康服务。健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发展,引导慈善力量依法依规参与,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的底线。(省卫生健康委牵头,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医保局配合)

武汉九鼎医院管理顾问是一家集医院发展战略、医院文化、医院人力资源、医院绩效管理等咨询模块为一体的医院管理咨询公司。如有咨询需求请拨打热线:027-82444583。
更多资讯请访问 医院绩效咨询 https://www.yyjg.net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3778号
恭喜您,新账户注册成功!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