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参加“2011年两会十日谈”活动时,针对网友提及的民营医院问题,我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医改必须是两条腿走路,公立医院是公立医院,民营医院是民营医院,左是左,右是右,不能两条腿都绑在一起……对待民营医院,我们要鞭挞弄虚作假者,更要扶持真心办医者!我始终认为,市场的,准入要宽,监管要严,尽量使它在市场环境下找生存和求生存。目前民营医院为什么一定要与公立医院拼得你死我活呢,是因为我们公立医院没有多少公益性,基本与民营医院在市场环境下生存和求发展
近日在成都接触了两位业外朋友对成都某高端民营医院表示了赞赏,她说,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到这所医院享受星级服务。上周日,我也与一位大型中国民营医院开拓交谈了心得,我问他,如果中国公立医院真正回归了公益性,你是否认为民营医院在基本医疗方面有立足之地?你现在开拓香港市场看准的又是什么?
目前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民营医院的话题,我一直在注意观察本菠菜园的动态,也一直公开自己对民营医院发展的观点,有针对政府的,有针对民营医院的,也有针对公立医院的,诸篇博文被各种媒体转载和使用,如:近期的《民营医院赖以生存的土壤》、《民营医院首次晋三甲热议》等。对某报所言:目前多种民营医院的运行模式如医教研、市场化属性以及发展出路等关于民营医院的那些事。对于很多问题他也并不含糊,以犀利的言辞直指民营医院发展中的实质问题。
去年年底,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正式挂牌,这是北京市首家民营医院被正式纳入重点高等院校科研教学体系。媒体评价,此举不但探索“学院型民营医院”的模式,也开拓了社会资本办医的新思路,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实践经验。
在广东省,其实已经有民营医院开始了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探索。2001年,广东东华医院成为中山大学的临床教学基地。2004年,东华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附属医院,正式改名为“中山大学东华医院”。中山大学定期派专家到该院指导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并对该院提供知识、技术、人才和品牌等方面的支持。此外,今年2月获评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东莞康华医院也即将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教学医院。
说起民营医院“牵手”高等院校,我认为是可行的,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民营医院,但从整个行业来看,医学人才还是不愿意到民营医院工作,原因之一就是其缺乏科研、教学的平台。除了为患者看病以外,医生还注重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但目前在民营医院很难有这个机会。而民营医院纳入高等院校的科研教学体系,为民营医院吸引人才提供了有力的砝码。同时,这也有利于民营医院的发展,尤其是在技术提升、新技术利用等方面。
不过,当前不必过分强调民营医院的教研方面。民营医院是按照市场规律去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他可以去吸引人才。而人才选择去哪里服务取决于他的个人价值取向,如果他愿意通过自己的技能过上体面的生活,那么他就可能去民营医院工作,在临床技术等方面做文章。教研确实可以促进民营医院的发展,但现在民营医院还欠缺教研的能力,除非有雄厚财力的支持。民营医院可以先配合医学院校开展临床实践或新技术应用。
通过与高等院校合作,借助其优势,可以提高民营医院的实力和影响力,但这只是一个形式。民营医院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自身的经营。找准位置,创造服务,寻找自己的蓝色海洋。但是,如果公立医院去托管民营医院,可能就是一个怪胎。香港中文大学托管或者与深圳滨海医院这种不投入而获取利益的合作也是一个怪胎。关键就是对公立医院的属性模糊甚至不明白。
最近几年,医疗服务市场化一直广受诟病。有网友指出,市场化的弊端在民营医院反映得更为突出。如果缺乏必要的监管,市场化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将是场噩梦。其实这又是一种误解,我觉得没有必要责怪民营医院市场化,它本身就是市场的产品呀!它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去经营,没有也不可替政府行驶公平的责任。民营医院涉足基本医院,随它去,如果亏本必会退出;民营医院愿意办高端医疗,随它去,如果办不下去会退出;民营医院买高端设备,随它去,如果成本高了,市场必定会调节。因此,政府监管的是它的质医疗安全与是否依法办医。
当前的问题在于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大多数公立医院都是在市场里面去“拼搏”,和民营医院去竞争、较量。在发展民营医院的同时,我们要明确公立医院的任务。然而,现在很多公立医院挂着‘公立’的牌子,却走着市场化的路子。一些医院使用‘薄利多销’的市场营销战略去千方百计诱导医疗,去‘创造服务’,然后再从新农合和医保部门拿钱。到底该不该治疗或用这种药没有人愿意去过问。再加上一些政策误导,比如住院才能得到报销,医生就会尽量让患者住院,不该打的吊针都打了。
在同一市场环境下求生存,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医院在规模、人才、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等多方面相差甚远,因此其举步维艰,在狭路中前行。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措施、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等推进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还是将面对公立医院在政府补偿机制下的强势竞争。民营医院的出路在于:与公立医院错位经营的专科医疗领域和高端医疗领域。
民营医院可以走专科特色道路,采取“小综合、大专科”的错位竞争策略;通过走高端专科发展线路,做公立医院服务不到的范围,凭借良好的医疗技术和全新的服务理念,奠定在医疗市场的地位。民营医院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可以在常见多发病、专科疑难病和高端人群需求上下工夫。广东省民营医院在脑科、眼科、医学美容、特需服务等方面显露出优势。如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坚持“厚德从医、医德共济”的办院方针,实施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迄今冷冻消融治疗肿瘤患者总例数已达5000多例,国际冷冻治疗学会已将该院评定为亚太区冷冻治疗培训中心,吸引了不少境外患者前来就诊。
我们目前提倡大力发展民营医院,民营医院要做的理应是政府不能做,也不允许做的事情。政府要做的不是“与民争利”,而是留足空间给民营医院,要明确政府医院提供的是什么服务。如果明确谁来办的问题,民众就不会出现“发展高端医疗或会占用本来就稀缺的医疗资源,使得看病难问题加重”类似的担心,而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也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民营医院并不是一些人认为不可信的。只要民营医院的投资者用心办医,一样可以有良好的医生和良好的管理;对患者说实话,同样也有良好的声誉和前途!近年来广东省民营医院的发展基本上是处于积极、稳妥和健康发展的局面,省政府积极鼓励和扶持民营医院的发展。随着民营医院服务模式的转变,群众的认识在逐步改变,业务量也在持续增多,从前几年的6%上升到去年的14%,这是社会认可度的体现。在广东,民营医院享受同等的政策环境,只要符合条件,都可以纳入医保。
享受“一视同仁”的政策,是民营医院管理者们广泛呼吁的问题。去年年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卫生部、财政部、商务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各类医疗机构,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合理确定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范围,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众多民营人看到了希望。
《意见》的出台对于民营医院来说确实是个利好信息,但是要想让其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尽快出台社会资本办医的具体配套文件。我认为税收一直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因素之一。营利性民营医院承担着如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负担,而且税费基本是参考餐馆、酒店这样的服务行业来收取的,这无疑加大了他们的运营成本。作为医疗卫生这个特殊的行业,民营医院的税费不应与一般商业同等标准,应该向教育、体育、文化看齐。除此之外,还应该再出台一个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去规定其所得收入应该如何使用,以及奖金、工资构成比等问题。
民营医院是市场发展的产物,因此要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运行。而市场主要是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约束的条件要少。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医疗机构管理办法,不影响有关的准入制度、规章制度,就可以让其大胆去做。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