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昕
与做医生的朋友聊天,我说:做医生真是很难,既要有感情又不能太有感情,没感情不大可能,医生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亲朋好友??太有感情又会在关键时刻敏感、脆弱,对病人“下不去手”。这种心理体验与考验,换位思考一下,自忖做不到,所以十分敬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他们比常人看过更多的生死,也必须有种异于常人的坚强。
柳叶刀就曾经是这样一个医生。柳叶刀是她的网名,“柳叶刀”形如柳叶,正是外科手术刀的别称。柳叶刀开始写作是想解答朋友们对医学方面的问题,并想向儿子讲讲“人是怎么死的”,当往事渐次浮现,就汇成这些与生死有关的回忆性文字,最终结集成眼前这本《向记忆道歉》。作为一名行医多年的军人,柳叶刀无数次目睹了死亡,她说“他们的相貌我大多都记不清了,但是他们是怎么死的,我却记得清清楚楚。很多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向我说了很多连他们的家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做了很多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记忆迫使柳叶刀拿起了笔,记录下了一个个普通人的故事。《向记忆道歉》最先发表于博客,也非刻意的“专业性创作”。柳叶刀拒绝把她的文字当做小说来读,“这是对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往事做一次重新描绘,里面有一些文学成分,可能用记忆文字来表达更准一点”??这让我想起前不久关于杨显惠《定西孤儿院纪事》“是小说还是纪实”的争论,杨显惠老师回答说,故事有加工、有创作,当然是小说??而此类作品之所以会令读者有“纪实”的误会,是因为那些细节太真实。任何记忆都不可能完整全面地还原当初,但是生活的多变与无常永远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真正残酷的细节、那些生命从生机勃勃到缓缓衰退或戛然而止,若非亲历,绝不是哪个编剧能捏造出的戏剧情节,一切的核心终归是“真实”,这也正是这些故事无形中给人带来震撼的内在力量。
关于生死,甚至所谓哲学,我们都或多或少或一知半解地谈论过、思考过,也常有人感慨说,人何必整天为蝇头小利锱铢必较勾心斗角呢,生一场大病或者去火葬场看看,就会想开许多。柳叶刀博客的标题是“生是偶然的,死是必然的”。记得看过波伏瓦的《人都是要死的》,描写了一个获得长生不死能力的人,最终却陷于无处可逃的绝望,那时就暗自庆幸,死亡,其实是上天宽厚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条退路,有了它,我们才可以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资讯发达的年代,几乎每天都会听到死亡的消息,可它距离我们太远,远得像一部电影或者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字,这种距离令人麻木,可是,每个人都会发现,当自己真正要与死亡面对面时??比如朋友或者至亲,或者,就是我们自己,总会有那么一天吧,我们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超然或洒脱,仍然会茫然无措甚至难以接受。即使“身经百战”的柳叶刀也坦承自己惧怕死亡,或者,我们惧怕的是一种难以驾驭的未知,那么,怎样能更坦然、少痛苦地面对死亡,这实在是在一个人画上句号之前应该思考的事。
除了职业经历与素质,柳叶刀无疑有更敏锐的触觉与洞察能力,集女性的温情细腻及军人的坚韧豪爽于一身。她讲故事的文字也清冽如刀,锋利简练无一丝拖泥带水,不做无谓的抒情或煽情,犹如素描高手,几笔就勾勒出一个极具神韵的人物形象。她也不因为讲述的是死亡就做惨痛状,该哭时哭、该笑时笑、该讲医学时讲医学,这种“平常”似乎在时时提醒着读者悲喜交集、生老病死其实就是我们生活的常态,而这些冷静凝炼的故事背后却是深切关爱悲悯的柔情,留下更多空间在读者心中产生巨大的回响。
更为难得的是,当一个个小人物的命运在柳叶刀的雕刻下凸现时,她和他们经历过的时代也成为必然的背景,普通的士兵、贫困的农民、被迫害的老人、敬业的医生……他们活着或者死亡、爱与恨、伟大或者卑微,每个人有独属于自己的轨迹,又不可避免地被大历史挟裹甚至扭曲,仿佛一幅幅无名者的老照片,最终他们本身也构成了可真实触摸的历史。或者说,这是柳叶刀积淀半生、厚积薄发的人生记录,与时下满坑满谷轻率制造的垃圾相比,自然散发出了几乎无法复制的独特魅力。
不知死,焉知生,当我们为这些生命曾经的悲欢离合落泪或感叹时,会更体味到生命的价值、活着的价值,努力去写好属于自己的那本书,哪怕终将离去,给他人、给这个世界留下的是记忆,哪怕微不足道,可那是我们真正的灵魂所在,这也是此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吧。
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