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把“量尺”给医院公益性打分
提交者:jiuding
发表时间:2016-3-9
点击次数:1966
来源:本站整理
随着医改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破除了“以药补医”,公益性明显得以回归和强化。但相比之下,社会办医还没有找到类似破除“以药补医”这样清晰的目标和路径,进展相对缓慢。
国内外医疗机构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均表明,公益性并非公立医院的专利,社会办医院也有公益性,只不过是公益性与营利性的权重孰大孰小而已。如何评判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表现?近些年国内不少专家学者做过专题研究,成果不少,但共同的缺憾是定性分析成果多,定量分析成果少,引导实践的成果更少。有些研究提出的评价测量指标,虽然注意到了可操作性和可测量性,但由于评价指标过多、数据获取不易,难以进入大范围应用阶段。
本文作者依据国内外相关学术理论成果,提出建立“医院公益指数”的设计方案,为评价医院公益性提供一个定量分析工具。
公益指数包含10个指标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承担社会公益责任是医院公益性的最直接体现,这已是社会的普遍共识。当然,反映这三个方面的主观、客观指标很多,遵循科学性、实用性、简洁性、可比性、导向性的原则,笔者确定了以下10个指标:
评价医疗服务,选用4个指标:
1.诊断三日内确定率:指医生在三日之内确诊患者的病种和病因,计算方法为诊断年度三日内确诊人次除以年度门诊人次。该指标从诊断角度反映了医院的技术水平。
2.治愈好转率:指年度内经医生判定为治愈好转的人数,计算方法为年度内经医生判定为治愈好转的人数除以年度门诊人次和住院人数之和。该指标从治疗角度反映了医院的技术水平。
3.门诊医生年均诊疗人次:指年度门诊医生的诊疗人数,计算方法为年度门诊人次除以门诊医生总数。该指标反映了门诊医生的工作效率。
4.住院医生年均完成住院日:指住院医生年度内在医院值班的天数,计算方法为年度住院医生值班总天数除以住院医生总数。该指标反映了住院医生的工作效率。
评价医疗费用,选用3个指标:
1.药品费用占医疗费用的比重:指年度药品费用占全部医疗费用的比值,计算方法为年度药品费用除以全部医疗费用。该指标反映了“以药补医”的程度。
2.门诊次均费用:指年度患者看一次门诊的平均花费。该指标反映了门诊患者的费用情况。
3.住院次均费用:指年度患者一次住院的平均花费。该指标反映了住院患者的费用情况。
患者评价,选用2个指标:
1.门诊患者满意度:指医院委托第三方通过随机方式确定一定数量的门诊患者,就其对服务质量的主观感受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方法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占评价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门诊患者的满意程度。
2.住院患者满意度:指医院委托第三方通过随机方式确定一定数量的住院患者,就其对服务质量的主观感受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方法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占评价人数的比重。该指标反映了住院患者的满意程度。
社会公益,选用1个指标:
用于社会公益的费用占净收入的比例:指年度医院投入各项公益的费用占年度净收入的比例,反映了医院对于社会公益的财力投入程度。各项公益费用主要包括: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定向对口支援、特殊人群扶贫、志愿者活动、慈善项目、免费(优惠)培训、义诊等公益性活动的支出。
各指标权重如何算
在对医院实施公益性评价时,各三级指标的分值总和即为该医院的公益指数值。
应用医院公益指数构成指标体系对具体医院进行评价时,必须把握以下要点:
1. 选准参照系。获得被评价医院的三级指标实际数后,应以本地同等级医院的平均值作为参照,进行量化比较。测定其正向或负向差异程度,可参照省级平均值,也可参照市级平均值。
2.确定记分法。评价者可根据评价指标与参照平均值之间的正向或负向差异程度,合理确定记分标准进行计算。
3.区别等级差。在医院管理中,一、二、三级医院的综合能力差异很大,公益指数的测算和对比,在同等级医院中进行才有可比性。
公益指数的应用前景
医院公益指数采用不同等级医院中具有可比性、定义清晰、数据可获得的行业统计指标,最终换算成了一个指数值,直接反映医院公益性的高低,是一个能进入实际操作的医院公益性定量分析的实用工具,具有广阔而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是定量评价医院的公益性表现程度。该指数可以相对客观、定量地评价医疗机构公益性状况,为管理层根据医疗行业总体公益性水平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与监管,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避免落入以经济绩效为主的资源配置模式,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医改提供循证支持。
二是动态把握医院公益性的变化趋势。通过建立医院公益指数的年度统计制度,可以定量分析医院公益性的变化动态,跟踪观察医改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程度,建立预警指标和机制,避免公立医院在改革中偏离公益性方向。
三是客观引导医院公益性的社会认同。通过在一定区域内定期公布医院公益指数,为社会判断不同医院公益性程度提供客观的、权威的信息,逐步形成对不同医院公益性表现的社会认同,引导患者在求医过程中选择社会责任感强的医院,同时也对医院形成具有倒逼压力的优胜劣汰机制。
四是积极推动医院公益性的扩展渗透。以医院公益指数对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进行评判,可正面引导非公立医院增强社会责任,参与社会公益,改善社会形象,推动社会公益性在非公立医院中的扩展渗透,提升各类医院的整体素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转载的所有文章的版权归版权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